首页>
根据【关键词:左翼文学】搜索到相关结果 2 条
-
变异与重组:海派文学的历史转型研究(1927-1937)
-
作者:
孙琳
来源:
南开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政治性
左翼文学
历史生成
转型
海派文学
-
描述: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伴随消费文化的兴起和上海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海派文学的研究已经成为“显学”。由于海派文学自身所具有的消费主义和都市文化特质,多数研究都仿照本雅明式的“物质文化-思想文化”范式进入讨论。这样的研究对凸显海派文学自身特质卓有成效,也描摹了较为生动活泼的物质文化背景,但是这种研究范式本身所潜藏的“预定论”色彩也从某种程度上限制了问题的深入:单纯从都市文化和消费文化视角进入海派文学研究,有意地凸显海派文学“消费”、“摩登”的一面,对海派作家严肃、真诚的一面缺少辨析;强调现代物质文化对文学创作的
-
生存转向与美国左翼儿童文学的勃兴
-
作者:
王予霞
来源:
文艺理论与批评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民阵线
性别角度
儿童文学创作
冷战期间
托尼
麦卡锡
儿童图书
左翼文学
维茨
美国黑人
-
描述:
目前国外学者对美国左翼文学的研究逐渐摆脱"红色30年代"和"人民阵线"等特定时代的框定,不断发掘新史料,拓展跨学科研究的视阈。葆拉·拉比诺维茨(Paula Rabinowitz)从阶级与性别角度解读旧左翼女性文学,并触及了这些女作家在冷战期间的生存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