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局外人的寻求自我和拯救之路:莫里森黑人三部曲中的黑人女性形象解读
作者: 刘蕖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自由选择   局外人   处境   黑人三部曲   责任  
描述: 托妮·莫里森是当代美国著名作家之一,她的第一部小说《最蓝的眼睛》的问世为她的小说创作定下了一个基准音调,也使得她以一个尖锐思想者和黑人代言人的身份介入了美国黑人文学的传统。在莫里森的所有作品中,《宠儿》、《爵士乐》和《天堂》因为它们的共同点—都涉及最终诉诸暴力的爱以及它们之间的延续性—莫里森在这三部作品中逐步发展了她的抒情史诗艺术,而构成了一个总结和梳理美国黑人百年历史的三部曲,因此它们被国内外的众多评论家称为为“历史三部曲”或者“黑人三部曲”。“黑人三部曲”不仅是莫里森的创作的高度升华,更重要的是莫里森
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女权主义分析
作者: 朱国芳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   局外人   双性同体   抵抗的读者   战争  
描述: 弗吉尼亚•伍尔夫在西方女权主义思想史上具有划时代的地位。她继承了第一浪潮女权主义要求政治平等权利的诉求,特别是受教育权和就业权的诉求。弗吉尼亚•伍尔夫认为英国19世纪前半叶,英国妇女接受的是限制女性自由发展的“消极教育”,这是一种以培养“女性的魅力”为目标,是教导女性以结婚为职业的教育。她认为要改变这种局面妇女需要就业权,经济保障是女性取得独立地位的坚实物质基础。弗吉尼亚•伍尔夫一生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她把战争的根源归结于父权制的价值观。伍尔夫尖锐地指出父权制的价值观念
从双重视角解读严歌苓笔下的“文革”
作者: 从开青   赵君   来源: 金田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局外人   淡漠   戏中人   关怀   严歌苓   文革  
描述: 因而受到影响的童年经历。作者从文革中走来,却能站在文革之外冷淡叙述那个激情年代下的人与事。本文着重从“戏中人”和“局外人”这个双重视角来分析严歌苓笔下的“另一种文革”。
徐訏的革命与情爱:浅析《风萧萧》
作者: 刘芳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情爱   女性美   局外人   女主人公   海伦   人性   革命   第一人称   女性形象   小说  
描述: 自从中国现代小说兴起,"革命+恋爱"就成为一个经典主题。本文以徐訏的小说《风萧萧》为主要探讨对象,力图探索徐訏式的"革命与情爱",他属于"革命+恋爱"谱系的一个小小的变奏。《风萧萧》的小说材料包罗多项,且都是成为畅销小说的因素:抗日、谍战、享乐、感情、美女、死亡等,说它是奇情浪漫小说应不为过。小说的内容是关于一个年轻的哲学家与三个美丽的女性之间的情感纠葛。小说以第一人称叙述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