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解读叶尔克西与哈依霞作品中的女性主义
作者: 李璐珂   来源: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哈依霞   女性作家   少数民族   叶尔克西   女性主义  
描述: 由于地理、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呈现出异于汉族的独特魅力。其中,女性文学在少数民族作家中悄然崛起,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本文试就叶尔克西的小说集《黑马归去》和哈依霞的"灵魂三部曲"为依据从三个方面进行女性主义的解读。
叶尔克西与哈丽旦作品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任金蔓   范学新   来源: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少数民族   哈丽旦   叶尔克西   女性主义  
描述: 内地的女作家那样开放和大胆,相比之下,少数民族女作家还缺乏这种强烈的女性主义观点,她们对女性主义的伸张和表现还停留在最基本的层面。
云南少数民族史诗歌谣中女性形象的认同构建
作者: 曾静   来源: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少数民族   云南省   人物形象   文学研究   史诗   女性  
描述: 本书聚集于云南少数民族史诗歌谣中女性形象的动态建构过程,探讨了女性形象认同建构的基础层面、基本特征和主要方式,揭示了女性形象认同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审美特质。由此表明女性形象认同的构建,并非只是一个建立在性属差异之上的自我意义的获取问题,而是在自然、男性乃
多学科视野下的壮族女性民俗文化研究
作者: 陈丽琴   来源: 北京:民族出版社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风俗习惯   少数民族   中国   壮族   研究   女性  
描述: 本书分成九个部分,对壮族民间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壮族女性的妆饰、节日、娱乐、婚育生活、民间工艺制作、信仰生活、生产习俗、家庭与社会角色以及壮族女性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等作了逐一分析,文章从多个学科的研究角度对女性这些层面的文化进行了揭示,有较高的可读性。
少数民族女性学学科建设与妇女发展
作者: 杨国才   陈星波   来源: 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妇女学   妇女   问题   少数民族   中国   研究  
描述: 少数民族女性学学科建设与妇女发展
社会性别视野下少数民族妇女的健康与生态环境保护
作者: 杨国才   来源: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生态环境   关系   妇女   健康   少数民族   中国  
描述: 国际人类学民族学第十六届大会专题会议论文集,收录论文27篇。本书的出版不仅为少数民族女性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推动民族地区妇女发展、边疆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起到了积极作用。
“嫁衣文化”研究让女性学走出象牙塔
作者: 孙央丽朱谦   来源: 中国妇女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研究者   妇女学   女性研究   实践与创新   主体发展   女性学   福特基金会   少数民族   妇女研究   中国女性  
描述: “嫁衣文化”研究让女性学走出象牙塔
中国历代女性裙装发展及其演变
作者: 王继训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优秀文化传统   风俗习惯   马王堆一号汉墓   中国历代   唐代女性   少数民族   《清明上河图》   裙装   女性形象   年轻女性  
描述: 俗话说:“人要衣装,佛要金装”。衣装是人类由野蛮跨向丈明的主要标志,中华民族开创的裙装艺术是古代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中最具有艺术魅力的财富之一。
清风如缕沁心脾
作者: 尹少淳   来源: 美术之友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观情趣   作品集   湘南山区   编辑工作   少数民族   艺术处理   伦理道德   湖南美术出版社   女性形象   以线造型  
描述: 清风如缕沁心脾尹少淳翻开新出版的装帧精美的《彭本人作品集》,仿佛缕缕春风扑面而来,顿觉清爽、惬意。本人先生的画,以其“静柔”之意趣,给人以抚慰、滋润。本人先生作品的静柔意趣,通过他对某种题材内容之偏好而宣泄出来。其作品多以苗、土家、瑶等少数民族生活为...
丁绍光绘画成功的契机和启示
作者: 尹雯   来源: 上海艺术家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重彩画   启示   中国传统文化   现代派艺术   审美意识   爱与美   少数民族   丁绍光绘画   女性形象   云南  
描述: 重彩画大师丁绍光1980年7月从云南赴美国,短短几年后便以其鲜明的艺术风格崛起于世界画坛,其画作越来越受到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文化圈的喜爱。 形成丁绍光绘画独特风格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首先是受他生活了十八年的云南山山水水、原始艺术以及高原独有的令人迷幻的色光的熏陶和
< 1 2 3 4 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