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游走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艺术精灵——张爱玲小说创作新探
作者: 饶玮   来源: 西南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艺术手法   张爱玲   《红楼梦》   小说  
描述: 年代的上海滩怒放。在本文中,我们主要探讨中国传统旧小说对张爱玲的写作产生的影响,从她的全部小说中探讨张爱玲小说的艺术特色及艺术风格,以此窥测张爱玲小说创作中“新旧文字的揉和,意境的含蓄隽永”的个性特征
从一位农妇的追求中看女性文学:解读斯坦贝克小说《菊花》
作者: 陈骋   来源: 农业考古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外国文学   追求   斯坦贝克   小说   《菊花》  
描述: 美国现实主义小说家约翰·斯坦贝克的《菊花》,通过平淡的对话和细节的描写,展现了女主人公伊莉莎的生存状态。本文从环境、人物、象征手法等方面解读女主人公,展示女主人公渴望追求自由的生活的心路历程。
内审·启蒙:论张爱玲小说对女性弱点的书写
作者: 许瑶   来源: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内审意识   张爱玲   女性弱点   女性意识   小说  
描述: 张爱玲的小说从女性生命本体出发审视女性自身的弱点,侧重从深层剖析女性在传统意识熏染下变异的灵魂,从而试图解析造成女性悲苦命运的内因,探求阻碍女性自我发展的因素。这种带有强烈的女性本体意识的创作深化了五四时期女性文学觉醒的内审意识,对以后女性文学探索女性自身发展道路有着不可忽略的启蒙作用。
普列姆昌德小说中的女性形象解读
作者: 李霞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普列姆昌德   女性观   女性形象   矛盾   小说  
描述: 普列姆昌德是印度现代著名作家,由于在小说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在印度被誉为“小说之王”。他的创作对印度近现代文学影响深远。在普列姆昌德的小说中,女性形象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她们性格鲜明、各具特色,既
逾越传统女性伦理的温婉绝唱
作者: 夏娟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传统伦理   凌叔华   温婉   小说   女性  
描述: 凌叔华是五四时期崛起的“第一代女作家群体”[“第一代女作家群体”是指现代文学第一个十年(1917-1926)期间登上文坛的女作家。她们的小说题材多以女性为中心。]的代表人物之一。她的文学生涯长达60
解析纷纭世相中的人性:铁凝小说
作者: 刘莹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人性       铁凝   小说  
描述: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中,铁凝是个难以归类的女作家。以往的关于她的小说的评论大多是从女性文学角度入手,但用“第三性”视角看待女性的铁凝的写作,只是较真实地展示了女性生存层面的种种困境和可能性,并没有承担
历史.语言.欲望:1990年代中国女性小说主题与叙事
作者: 王侃   来源: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妇女文学   中国   当代   文学研究   小说  
描述: 欲望主体的文化意义,也使在男权机制中遭遇“扁型化”处理的女性形象变得丰富和饱满。 在本书中,新锐学者王侃独辟蹊径,从历史、语言、欲望三个层面系统梳理了1990年代中国女性小说的遗产,认为它在
“献身日常要求”的女人——葛水平小说的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黄丹   黄英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献身   文学   身份定位   形象分析   女人   小说   女性  
描述: 从2004年登上文坛以来,葛水平便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和身份定位,构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文学坐标,超越了创作初期的想象与选择,直接步入一个理性的阶段。
理想的时代新女性与现实的善良普通人:论王汶石和路遥小说中的农村女性形象塑造
作者: 廖晓军   来源: 唐都学刊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学追求   艺术表现   新女性   普通人   小说   农村  
描述: 从时代新女性与善良的普通人、理想的激情与凝重的审视、同中有异的艺术表现三方面研究了王汶石和路遥小说在农村女性形象塑造上的不同特点和方法,可发现这两位作家在不同的时代环境氛围中不同的美学追求和创作特色.
一曲哀婉的陕地悲歌——《白鹿原》田小娥的悲剧人生分析
作者: 蒋霞   来源: 阅读与写作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哀婉   悲歌   《白鹿原》   悲剧人生   悲剧主人公   女性形象   小说  
描述: 苍莽广袤的黄土坡塬,浑重弥散的儒学气韵,严正刻板的宗法氛围,构成了《白鹿原》这部小说的总体背景。在这独特的背景之上,敷演的是一出惊心动魄、变幻沧桑的历史活剧,贯穿始终的是一支血泪纵横、悲剧交叠的复调
< 1 2 3 4 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