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小说】搜索到相关结果 39 条
-
少女母性生长史的诗化书写
-
作者:
柯贵文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风格
母性
刘庆邦
《梅妞放羊》
小说
-
描述:
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文坛刮起了一股“颠覆”与“消解”之风。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首当其冲地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大规模改写,尽管改写的方式多种多样,但以大胆的肉体暴露取代细致的心灵描写则是其共性:女性的性别特征受到了明显的关注,而其固有的社会内涵则被悄然忽略;母爱与母性黯然退场,性放纵与性变态则闪亮登台;传统的少女、母亲形象日渐稀少,现代的“宝贝”、荡妇却逐年增多。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刘庆邦发表于一九九八年的《梅妞放羊》就以其对母性的精心建构而显得卓尔不群。在中外文学史上,究竟是哪位作家最早提及女人身上的母
-
扭曲的人生,畸形的形象:略论明清艳情小说的女性形象
-
作者:
刘畸
来源:
明清小说研究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
明清时代
文学评论
人物形象
小说
女性
-
描述:
明清艳情小说是我国古代文学遗产的一个独特部分,塑造了众多女性的形象,展示了她们不同的性心理和个性,也揭示了她们的悲惨命运,但由于传统道德,被视为“淫妇”“荡妇”而予唾弃.本文认为,这些形象事实上已
-
对现代女性精神命运的审视:评玛·德拉布尔近作《厉蛾》
-
作者:
芮小河
来源:
外国文学动态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风格
《厉蛾》
英国
玛·德拉布尔
女性主义
小说
-
描述:
英国女作家玛格丽特·德拉布尔多年来笔耕不辍,她的代表作《磨砺》、《金色的耶路撒冷》、《冰雪时代》近年来也陆续被译成中文为中国读者所熟悉。2001年出版的《厉蛾》一书延续了作家一贯坚持观照女性命运、关注社会现实的立场,描写一个家族三代女性人物在不同时代的经历,表现了女性在人生道路上上下求索的焦灼、孤独与无奈。一些评论者认为此书从个人的角度勾勒出了20世纪初以后约一个世纪以来英国的历史轨迹。
-
剪不断,理还乱——评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小说《猫眼》
-
作者:
杨昊成
来源:
当代外国文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叙述结构
《猫眼》
加拿大
人物形象
女性文学
小说
-
描述:
伍德的著名小说《猫眼》中的女主人公伊莱恩·瑞斯利就是这么一位对昨日永远都无法释怀的人。 伊莱恩·瑞斯利是一名画家,而且还是一名先锋派画家。她从加拿大西海岸的温哥华回
-
私语化写作与作家的人文关怀:论陈染小说的创作风格及其形成原因
-
作者:
张延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创作风格
私语化写作
中国当代文学
人文关怀
女性文学
小说
-
描述:
本文着重阐述陈染小说的创作风格——“私语化写作”以及这种风格形成的原因。 论文的第一部分主要运用文本分析的手法,通过对作品的分析从几个方面论证陈染小说的“私语化”写作风格。 第二部分论述陈染小说的这种私语化创作风格并不是意味着她的作品就是完全个体
-
茹志鹃、王安忆小说女性形象比较
-
作者:
吴苏阳
来源:
语文学刊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王安忆
心理描写
叙述方式
茹志鹃
女性形象
小说
-
描述:
茹志鹃、王安忆小说女性形象比较
-
《红楼梦》对于传统的超越与突破
-
作者:
孙逊
来源:
红楼梦学刊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语言
《红楼梦》
悲剧精神
女性形象
小说
爱情婚姻题材
-
描述:
:“总之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可以说这是迄今为止对《红楼梦》思想艺术成就所作的最言简意
-
“新历史主义”视野中的女性形象:以苏童的《妻妾成群》、格非的《大年》为例
-
作者:
董学武
来源:
百花洲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妻妾成群
大年
中国
文学研究
人物形象
小说
女性
-
描述:
“新历史主义”视野中的女性形象:以苏童的《妻妾成群》、格非的《大年》为例
-
留日女性的失重生存——试析蒋濮的留日小说
-
作者:
李东芳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蒋濮
爱情理想
艺术风格
女性形象
小说
人性精神
-
描述:
一主题:留日女性的失爱之痛
留学是一场现代化运动,但是女性和男性会不会有不同的境遇和体验?这是一个饶有兴味的话题.钱宁在<留学美国>里曾经分析过这种现象,得出的结论是男女有别:"除了革命,大概没有什么事情像出国这样迅速地改变一个中国人的社会地位了.而在这变化中,也没有什么人像中国男人们那么容易感受到失落了."
-
论张爱玲、琼瑶笔下的女性形象
-
作者:
陈雯
来源:
语文学刊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人生哲理
琼瑶
人性
传统意识
《金锁记》
人物塑造
女性形象
小说
-
描述:
在20世纪40年代的上海,张爱玲横空出世,在她那“奇迹”般的作品中,描摹出一系列处在当时沪港洋场上的“现代文明”和日趋没落、衰亡的封建文化冲突交错中的病态女性,打碎了亘古以来的女性神话。时至六、七十年代,台湾女性文学的代表琼瑶,虽然自称尊张爱玲为师。却把被张爱玲推翻的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