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他比女人更懂女人——初探白先勇小说女性意识
作者: 李琦   来源: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意识流   小说   女性   心理  
描述: 白先勇擅长从一个温婉的男性角度来剖析女性,他也精于细致打磨女性人物的心理.他笔下的女性人物,无论是达官贵妇,还是风尘女子,亦或是下等的劳役奴仆等等,均被赋予鲜活的生命力和极强的人物个性.
“她们”中的“这一个”与“另一个”:田中禾长篇小说《父亲和她们》中“两个母亲”人物谈
作者: 刘思谦   来源: 中州学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田中禾   创造性构思   父亲和她们   小说  
描述: 田中禾的长篇小说《父亲和她们》,以其新颖独特的叙述方式个性化的人物塑造以及厚重的思想内涵在新世纪众多长篇小说中脱颖而出。小说以马长安的父亲马文昌、生母林春如与养母肖兰芝之间恩怨情仇的故事为主线,以
试论铁凝小说的女性人物特征
作者: 李素珍   来源: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物特征   铁凝   小说  
描述: ,人物真诚坦荡,看重情义,人物悲剧多是命运悲剧。铁凝小说的人物表现了传统文化对女性的束缚、女性生存的真实境况与女性意识觉醒的艰难历程。
开在荆棘丛的花儿——浅析泰戈尔小说的女性悲剧
作者: 胡剑   来源: 北方文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悲剧   泰戈尔   小说  
描述: 泰戈尔不仅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他在小说上亦取得非凡成就。泰戈尔小说中悲剧的女性人物是理解泰戈尔小说创作的重要线索。本文以《摩诃摩耶》、《素芭》、《女乞丐》、《一个女人的信》等小说为例,浅析泰戈尔小说中的女性悲剧。
冰心小说的创作艺术解读
作者: 陆纯梅   来源: 语文学刊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冰心   解读   创作艺术   小说  
描述: 冰心的小说呈现出独有的特色,即削弱社会现实的不公平性,淡化主流文章惯用的激情情绪,重点刻画女性人物的心理。冰心小说重观察轻评论,重发掘轻批判,这些特殊的存在使得越来越多的学者对冰心的文章进行研究,分析冰心文学创作中的艺术境界,本文作者在前者研究的基础上对冰心小说的创作艺术提出几点看法。
许地山小说创作的悖论色彩
作者: 杨攀攀   来源: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悖论   宗教   许地山   小说  
描述: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风格奇特的作家,许地山的小说表现出了一种意味深长的悖论色彩。在思想文化倾向方面,许地山因其个人的宗教因缘而形成了杂糅的宗教哲学观,佛、耶、道精神的冲突,使其小说显示出了强大
浅谈席绢小说中的女子形象塑造
作者: 刘岩   来源: 南北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冰淇淋文学   席绢   小说  
描述: 席绢对于女性人物的刻画极其细腻,同为吉情大家,琼瑶笔下的女性人物多凄风苦雨,无原则的善良和隐忍往往有些脸谱化,相比较而言,席绢笔下的人物更鲜活而生动。如金庸大师对男子的塑造中,萧峰的义薄云天,张无忌的优柔寡断,郭靖的憨厚老实,杨过的狂放不羁一样,席绢笔下的女子或空灵或辛辣或帅气或张扬或惊才绝艳,却都是个性鲜明,少有雷同。
张爱玲和伍尔夫的女性意识对比
作者: 贺慧   来源: 数字化用户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伍尔夫   张爱玲   女性意识异化   小说  
描述: 张爱玲和伍尔夫是中西方女性小说的领军作家。本文通过对比两位作家笔下的女性人物来展示她们女性意识的一个方面,从二个方面来简单论述,即以传统男性世界为标准的自我异化和对女性自我认知在矛盾中异化,从而对中西现代女性意识的一个面有个新的看法。
浅谈席绢小说中的女子形象塑造
作者: 刘岩   来源: 南北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冰淇凌文学   席绢   小说  
描述: 席绢对于女性人物的刻画及其细腻,同为言情大家,琼瑶笔下的女性人物多凄风苦雨,无原则的善良和隐忍往往有些脸谱化,相比较而言,席绢笔下的人物更鲜活而生动。如金庸大师对男子的塑造中,萧峰的义薄云天,张无忌的优柔寡断,郭靖的憨厚老实,杨过的狂放不羁一样,席绢笔下的女子或空灵或辛辣或帅气或张扬或惊才绝艳,却都是个性鲜明,少有雷同。
超越怨恨——论张爱玲创作中的主体间性思维
作者: 李玲   来源: 中国文化研究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主体间性   怨恨   小说  
描述: 张爱玲小说在多数时候都能超越创作主体个体与性别的身份自恋,反思女性人物与男性人物心中的怨恨情结,建构关爱生命、理解人性的价值原则,从而在创作主体与笔下男女之间建立起主体间共在的亲近关系;但在少数时候,创作主体不免把笔下男女视为可憎的"他者",隔绝了自我与外部世界主体间共在的关系。
< 1 2 3 ... 23 24 25 ... 92 93 9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