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小说】搜索到相关结果 936 条
-
“金陵十二钗”:浅析白先勇笔下的几个女主人公形象
-
作者:
付春霞
来源: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白先勇
人物形象
小说
女性
-
描述:
白先勇①在近半个世纪的创作生涯里,塑造出一大批生动形象的女性人物[1]。在他笔下既有性意识逐渐觉醒的平民女性,又有苦苦挣扎的下层女性,更包括为他熟悉的上层贵族女性。仅是凭借这些女性的魅力,白先勇也足以享誉中国乃至世界文坛了。
-
男权文化的反叛与归顺:池莉小说的一种解读
-
作者:
林盼盼
来源: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文化
池莉
小说
-
描述:
池莉是中国20世纪当代文坛上一颗耀眼的"明星",她的一系列的小说作品广受读者的喜爱,为其赢得了"文坛明星"的殊荣.在池莉的笔下活跃着一系列的女性人物形象,她们一直致力于冲破男权文化的制约,然而最终没能够打破这一制约.
-
胡辛小说中的女性主体性建构
-
作者:
陈祖英
来源: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建构
胡辛
小说
女性主体性
-
描述:
通过分析胡辛小说中女性人物形象,探寻作家建构女性主体意识的内在理路:女性:人(和男人一样)—女人(和男人不一样的)—个人(以独立的提升了的具体的千差万别的个人将做人与做女人统一起来)。
-
男权文化的反叛与归顺
-
作者:
林盼盼
来源: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文化
池莉
小说
-
描述:
池莉是中国20世纪当代文坛上一颗耀眼的“明星”,她的一系列的小说作品广受读者的喜爱,为其赢得了“文坛明星”的殊荣。在池莉的笔下活跃着一系列的女性人物形象,她们一直致力于冲破男权文化的制约,然而最终没能够打破这一制约。
-
菲茨杰拉德小说对女性的妖魔化
-
作者:
赵康
来源: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菲茨杰拉德
女性主义批评
小说
女性人物
-
描述:
被誉为"爵士时代的桂冠诗人"和"20年代的编年史家"的菲茨杰拉德,为美国文学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但长期来,人们只关注他对美国梦破灭的描写,却忽视了他作为一个有着父权制意识形态的作家对女性的歧视和偏见。若用女性主义批评的观点重新解读他的作品,就会发现这种歧视和偏见充斥在他的作品中。
-
从接受美学看张爱玲小说的艺术魅力
-
作者:
陈艳华
来源:
语文学刊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期待视野
接受美学
小说
-
描述:
接受美学强调作品的价值主要取决于读者的接受意识。从接受美学角度看,张氏小说在情感体验和叙述视角上满足了读者的期待视野,而在女性人物塑造和人物内心刻画方面又打破了读者的期待视野,张氏小说的艺术魅力也正由此显现。
-
浅析《爱玛》中的次要人物简·菲尔费克斯
-
作者:
安琦
来源: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物
内心世界
小说
-
描述:
小说《爱玛》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女性人物形象,她们各有特点,各自在小说中占有不同的位置,具有不同的作用。奥斯丁对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处理生动感人、细致入微,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文试从对次要人物简.菲尔费克斯的性格及写作方式的分析来感受《爱玛》这部经典作品的魅力所在。
-
从接受美学看张爱玲小说的艺术魅力
-
作者:
陈艳华
来源: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期待视野
接受美学
小说
-
描述:
接受美学强调作品的价值主要取决于读者的接受意识。从接受美学角度看,张氏小说在情感体验和叙述视角上满足了读者的期待视野,而在女性人物塑造和人物内心刻画方面又打破了读者的期待视野,张氏小说的艺术魅力也正由此显现。
-
90年代女性写作的独特景观——试论林白、陈染小说的话语形式
-
作者:
蔡育红
来源: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独语方式
女性作者
小说
-
描述:
作为 2 0世纪 90年代女性小说创作的代表 ,陈染和林白在小说的话语表达方面进行了大胆地革新 ,采用了独语的方式。独语既指向女性创作者本人基于个人的性别体验 ,面对世界的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 ,又
-
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女侠故事及女性研究综述
-
作者:
高慧芳
来源:
云梦学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侠
传奇
小说
女性主义
-
描述:
女侠故事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占有独特的一席之地,无论是传奇、话本还是戏曲,女侠在各类文体中都有着经典形象和文本故事。从20世纪初以来,对于女侠故事的研究,基本上从女侠形象、性格及对后世文学的影响等角度展开,以古典文学常见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切入,论述女侠形象及其文本意义、历史意义。而女性研究要想在前人基础上不断开拓,要从三个方面急需探索:一是打通分类和既有的研究范式;二是引入新资料、新证据,在史料、文献、文学作品中挖掘新内容,以及依托考古新成果及最新出土文献;三是理论的创新、提炼与总结。
<
1
2
3
...
24
25
26
...
92
93
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