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何处是精神的家园:铁凝《大浴女》解读
作者: 李莉   来源: 和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罪性理论   个体精神   价值观念   小说   《大浴女》  
描述: 在物质高度膨胀、精神日益失落的今天。小说《大浴女》围绕着“原罪与救赎”,展开了对精神家园的探讨。文中塑造了一系列光彩照人的女性形象,通过她们的喜怒哀乐与人生选择,铁凝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浅谈池莉笔下的叛逆女性
作者: 李彦萍   来源: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90年代   池莉   叛逆女性   女性主义   小说  
描述: 曾经被评论界冠以新写实的"双子星座"之一的池莉在进入九十年代以后,她的创作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客观冷静的叙述变为理想和观念的激情表达,表现出鲜明的女性主义特征。她笔下塑造了三类栩栩如生的新女性形象,她们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贤妻良母,而是具有独立人格、敢做敢为的现代女性。
灵与肉的搏击:莎菲之精神分析
作者: 卢志娟   来源: 语文学刊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丁玲   悲剧意识   知识女性形象   《莎菲女士的日记》   小说  
描述: 《莎菲女士的日记》是丁玲的成名作。这部小说以日记体的形式塑造了一个在“五四”新思潮中成长起来的知识女性形象。作品以坦白直率的心理剖白和大胆泼辣的内心披露道出了中国女性,尤其是知识女性在蜕旧变新过程中
淑的解读
作者: 张祎星   来源: 教学与科研(钦州)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我人格   创作理念   《无名的袭德》   小说   淑·布莱赫德  
描述: 淑·布莱赫德是托马斯·哈代的小说《无名的袭德》中的一位女性形象。淑一直在追求自我人格的完整,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对传统婚姻的排斥,在追求受情与自由中不断强化自身意愿,追求灵与肉的结合。虽然她在追求
简·爱
作者: 暂无 来源: 读写新时空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简·爱》   夏洛蒂·勃朗特   英国   人物形象   小说  
描述: 《简·爱》是英国19世纪著名的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全书以其对于一位“灰姑娘式”人物奋半史的感人刻而取胜,是女性文学的代表作品,是全世界能阅读小说的妇女必读的经典之作,具有强烈的震撼心灵的艺术力量。
试论多丽丝·莱辛创作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向丽华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多丽丝·莱辛   英国文学   文学创作论   女性形象   小说  
描述: 本文旨在分析20世纪英国著名的女作家多丽丝·莱辛创作中的女性形象。本文结合莱辛不同时期创作的代表性小说,透视了她创作中的女性形象,力图从整体上凸现出一个丰满而真实的女性群体。本文首先按年龄的差异将其进行大致的分类:少女形象、中年妇女形象和老年妇女形
病态灵魂挣扎的无望:张爱玲小说的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樊晓霞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张爱玲   文学评论   中国现代文学   女性主义   小说  
描述: 论文分成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张爱玲研究综述,介绍近年来张爱玲小说的海外研究和大陆研究。第二部分,开始本文的正文部分,以女性主义的批评方法分析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角色特征:女奴的灵魂与欲望的魔鬼。在张爱玲笔下,形形色色的女性人物,虽然仍存欲望,但还是
文学:个人心灵的景——王安忆的文学观管窥
作者: 李晓峰   来源: 陕西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生活体验   情感   文学观   小说   心灵世界  
描述: 王安忆是一位有着十分自觉的文学观的当代作家。她的文学观主要是以对小说这种文体的创作实践体悟和理论思考阐发的,也部分地体现在她对其他作家作品的批评和经典作品解读的言论中。王安忆的文论涉及到文学的本质
背离男权审美理想的女性角色:论池莉小说的女性形象
作者: 王艳玲   来源: 语文学刊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叛逆精神   池莉   审美意识   女性形象   小说  
描述: 在桑德拉·吉尔伯特和苏珊·格巴1979年联合出版的女权主义名著《阁楼上的疯女人》中,她们研究了西方19世纪前的男性文学中的两种不真实的女性形象——天使与妖妇,揭露这两类形象背后隐藏着的男性父权制社会对女性的歪曲和压抑。把女性塑造成天使般
道德与金钱的双重枷锁:浅析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陈红燕   来源: 合肥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女性心理   文学评论   女性形象   小说  
描述: 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形象颓废而又毫无出路,挣扎来去,摆脱不了道德与金钱的双重枷锁,难以避免情感的悲剧。张爱玲小说的主题也是女性文学的永恒主题——无非金钱与爱情。张爱玲与当代女性作家都没有解决女性的出路问题。
< 1 2 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