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小说】搜索到相关结果 250 条
-
一部标志女性意识流变和女性文学发展的力作
-
作者:
黄柏刚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画家
灵与肉
婚外恋
女性意识
现代女性意识
赵玫
男人和女人
流变
女性文学
小说
-
描述:
一部标志女性意识流变和女性文学发展的力作
-
逃避·挣扎·毁灭:读路易丝·厄德里克的小说《影子标签》
-
作者:
严春妹
来源:
译林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毁灭
家庭关系
影子
比较文学
印第安文化
情感
日记
标签
女性文学
小说
-
描述:
近年来,美国印第安文学在美国文坛发展迅猛,广受好评。路易丝.厄德里克(1954—)作为印第安文学的经典作家之一,自然也受到评论界的强烈关注。在美国,厄德里克的作品不但长居于《纽约时报》的畅销书单中,同时也经常出现在大学的各类参考书目里,成为美国印第安文学、女性文学、少数族裔文学、比较神话学和比较文学等学
-
俄罗斯当代女性文学的代表人物 托卡列娃
-
作者:
石伟
来源:
世界文化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代表人物
戏剧性
“女性文学”
俄罗斯文坛
托尔斯泰
感伤
中心位置
小说
-
描述:
女性文学是20世纪俄罗斯文坛上一道亮丽的风景。在女性文学中占中心位置的不是感伤的爱情情节,而是作者对人物活动的精辟鲜明的分析性观点,价值取向问题以及女性评判的深度和戏剧性。这些主题在彼得鲁舍夫斯卡娅、托卡列娃、托尔斯泰娅、乌利茨卡
-
慢下来,阅读吧
-
作者:
刘铁群
来源:
南方文坛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
文学批评
沈从文
阅读
批评家
文字
女性文学
触角
优秀文学作品
小说
-
描述:
福柯曾说:"我忍不住梦想一种批评,这种批评不会努力去评判,而是给一部作品,一本书,一个句子,或者一种思想带来生命。"批评家的重要职责就是给作品带来生命。那么,作品的生命在哪里?它就在作品中,在一行行具体可感的文字中。优秀的批评家应该具有一双无形的柔软灵敏的触角,这双触角能够带着对文学的热爱在作品的文脉和肌质中触摸、游走,去寻觅作
-
揭示女性心灵的奥秘——我写“女性文学”的体会
-
作者:
莫少云
来源:
理论与创作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惊梦
“女性文学”
心意
保健护士
参观团
丈夫
烟花
作品
小说
黄花
-
描述:
一 从1987年以来,我先后创作并出版了4部“小长篇”小说,它们分别是《心意彷徨》(花城出版社,1991年)、《桃花美梦》、《黄花惊梦》、《烟花情梦》(广西民族出版社,1993年),后三部又称
-
秋水共长天一色
-
作者:
申霞艳
来源:
文艺争鸣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语言
新世纪
女作家
全球化
现代性
女性写作
失语症
女性文学
迟子建
小说
-
描述:
在20世纪以前漫长的中国历史上,只是星星点点地冒出几位女性的名字。女性一直是任由男性话语打扮的小姑娘,她们没能言说自己的忧伤、疼痛以及愿望,甚至她们没有自己的语言和名字,就是
-
文学的激情与理想
-
作者:
蒋原伦
来源:
上海文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作品
理想
王安忆
知青作家
激情
散文
爱情
用力呼吸
女性文学
小说
-
描述:
感谢上海作协召开这样一个作品研讨会使得我们有一个从文学作品的角度缅怀星儿的机会,并且也使我本人更加理解星儿。本来作为她的兵团战友,老朋友,我以为多少是了解她的,但是这次读了
-
《觉醒》中的阿黛尔需要觉醒吗
-
作者:
张燕华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文学
社会意识
自我意识
艾德娜
觉醒
丈夫
传统女性
女性文学
凯特·肖邦
小说
-
描述:
凯特·肖邦的《觉醒》被视为美国文学中女性文学的经典之作,描写了19世纪末美国南部一位富商的妻子——艾德娜的自我意识、性意识和社会意识的觉醒。小说中的艾德娜因不满乏味的婚姻,憎恨社会强加给她的家庭主妇的角色,走出家庭,离开丈夫和孩
-
试析凌叔华小说的审美视点
-
作者:
陈彦文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主人公
女性人生
审美视点
中国女性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
凌叔华
内心世界
新女性
知识女性
小说
-
描述: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代女作家群体"中,凌叔华的创作并不丰厚,但她却以卓然独立的艺术风采,在新文学园地中飘逸着奇异的馨香。当"五四"女性文学中的新女性们,大张旗鼓地挣离封建樊笼,追求妇女解放,号呼婚姻自主,以艳丽的色彩、馥郁的芳芬夺人眼球时,凌叔华则如一株幽兰,在争妍百花中绽放着自己的潇闲淡雅。她撩开了"闭锁在深闺,隐居在高宅"的旧式女性和"解放"
-
谭恩美小说《灵感女孩》中的疾病书写
-
作者:
李前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华裔女性
华裔女作家
主流文化
激励理论
需求层次理论
灵感
现实生活
谭恩美
女性文学
小说
-
描述:
一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中所提出的"基本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该理论将需求分为五种,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基本需要常因社会的种种剥夺与限制而得不到满足,此
<
1
2
3
...
19
20
21
...
23
24
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