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试论《石点头》的女性形象及妇女观
作者: 黄杏枝   来源: 山东文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市民审美意识   作者   封建社会   小说集   拟话本   人文思潮   女性形象   妇女观   愚昧落后   石点头  
描述: 《石点头》是继三言、二拍之后的一部颇具艺术成就的拟话本小说集。以本书中的女性形象为切入点,重点分析作者独特的妇女观,并以此反观当时的人文思潮和市民审美意识。这对全面了解明末的社会状况和当时知识分子的复杂思想有所裨益。
女性情感及女性命运的影像呈现:解读电影《孤恋花》
作者: 李晶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情感   女性电影   女主人公   女性心理   白先勇   女性命运   影片   小说集   女同性恋   女性形象  
描述: 《孤恋花》是一部涉及女同性恋题材的电影,取材于台湾作家白先勇的短篇小说集《台北人》中的同名小说。白先勇是一位善于描写女性的作家,他自己曾经说过:"妇女是我挖不尽的宝藏!"他笔下的众多女性形象虽然
爱丽丝·门罗及其创作简谈
作者: 天行   来源: 博览群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索尔·贝娄   创作形式   加拿大   小说集   长篇小说   作品   门罗   女性形象   诺贝尔文学奖   短篇小说  
描述: 2013年10月10日,新科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诞生了,82岁高龄的爱丽丝·门罗(Alice Munro)就此成为加拿大自1976年(加拿大出生、后来移居美国的作家索尔·贝娄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来的首位获奖者,也是加拿大历史上首次获此大奖的女性作家。诺贝尔奖委员会在评价门罗的创
喊女溪
作者: 桑德拉·希斯内罗斯   熊裕   来源: 当代外国文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轨迹   童年   青年时期   记录   罗斯   青春期   小说集   故事   双重文化背景   女性形象  
描述: 这是桑德拉·希斯内罗斯的又一部短篇小说集。本书由22个短篇故事组成,分为三个部分,记录了双重文化背景之下女性成长的轨迹——童年、青春期和青年时期。虽然每个故事主人
黑人妇女主义的彰显:《外婆的日用家当》评析
作者: 刘颖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主义   彰显   母亲   文学创作   黑人女性   小说集   作品   美国黑人   女性形象   艾丽斯·沃克  
描述: 《外婆的日用家当》是美国著名黑人女权主义者艾丽斯.沃克早期的一部作品,收入在作者1973年出版的短篇小说集《寻找母亲的花园》里。《外婆的日用家当》一文虽然没有宏大、激烈的场面描写,但是却通过一个普普通通的黑人家庭中母女三人的一次会面恰到好处地体现了艾丽斯.沃克通过短篇小说集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原作者探源
作者: 严永官   来源: 档案春秋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警世通言》   小说集   原作者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女性形象   冯梦龙   白话   代表作  
描述: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是明代白话小说集<警世通言>中的名篇,也是冯梦龙的代表作之一.这篇小说以细腻的笔触塑造了一个执著追求自己心中美好愿望的女性形象,后来曾于1939年、1940年、1956年
山丁其人和他笔下女性形象的美学价值
作者: 陆文采   来源: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封建礼教   美学价值   东北   萧军   爱情悲剧   女性命运   小说集   新女性   女性形象   知识女性  
描述: (一) 我早就想一篇评论山丁笔下女性形象的文字,可一直没有如心愿。最近,沈阳出版社李树全同志将他编的山丁的小说集《伸到天边去的大地》给我寄来,翻阅了他小说集的全部著作,看了已故的东北作家萧军为该书
用笔勾勒出一个现实生活:读滕肖澜的小说集《十朵玫瑰》
作者: 杨剑龙   来源: 文学与人生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用笔   群体生活   情感   现实生活   小说集   故事   玫瑰   风格   人物形象   女性形象  
描述: 滕肖澜的小说大多为一个个曲折的悲情故事,她讲述的多为人世间执著追求却并不如意的情爱人生,在对社会诸多弱势群体生活的描述中,塑造了不少颇具个性的人物形象,以颇为流畅细腻的写实笔触,建构其小说悲婉写实的风格。她强调"小说应该是悲天悯人的……应该有一点责任感,把目光放远放宽,关注弱势群体,关注广大老百姓,用笔勾勒出一个现实生活"(滕肖澜《十朵玫瑰·后记》)。
飘零女子的哀歌-谈《台北人》和《纽约客》之女性形象
作者: 王丽华   来源: 吉林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纽约   台湾作家   优患意识   历史使命感   白先勇   小说集   作品   女性形象   台北   台湾社会  
描述: 《台北人》和《纽约客》是台湾作家白先勇到美国后创作的两部短篇小说集。它们不仅反映了作家在艺术创作上的卓越成就,而且也反映了作家对台湾社会、人生的深刻思索。在这两部小说集中,作者以神采各异的女性形象为其描写的核心,以悲天悯人的情怀为这些女子从大陆到台湾又到纽约的两代人的命运,唱出了一曲哀
侗族“月亮文化”的语言诠释:评张泽忠小说集《山乡笔记》
作者: 廖开顺   石佳能   来源: 民族文学研究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批判   太阳   民族   侗族作家   侗族歌谣   小说集   月亮文化   女性形象   “月亮”   短篇小说  
描述: 广西侗族青年作家张泽忠的《山乡笔记》(以下简称《山》,漓江出版社1992年12月出版)收入了他的中篇力作《方太阳》和16个短篇小说。这是一部很美也很耐读的小说集。 有两种常用的视角不适合对待《山》。其一,设若囿于传统的视角,以情节来论泽忠的小说,一定要从作品中看到侗族重大政
< 1 2 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