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家庭】搜索到相关结果 7 条
-
家庭中的女人——艾丽丝·门罗笔下家庭女性的部分解读
-
作者:
魏巍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爱丽丝·门罗
女性意识
家庭
男性社会
-
描述:
作为一名女性作家,艾丽丝·门罗在其创作的诸多短片小说之中,女性人物毫无疑问地成为了整部作品的核心。在她的笔下,各式各样的女人们展现着自己单调乏味,但又发人深省的生活。特别是在现代家庭中,女性自我意识
-
论当代日本女性文学中新家庭的建构
-
作者:
付妍妍
来源:
哈尔滨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母性
家庭
女性文学
无血缘家庭
-
描述:
文章对日本女性文学世界中涌现出的有别于传统家庭构成的家庭形象进行了分类和剖析,解读了当代日本女性在家庭中的自我认知和角色定位,得出随着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家庭形态趋向于多样化的结论。
-
通过“劳动”的“解放”——延安文学中的妇女形象研究
-
作者:
孙倩
来源:
重庆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延安
家庭
女性形象
劳动
-
描述:
本论文尝试以延安文学对四种妇女劳动形态——公务劳动、生产劳动、家务劳动及生育的考察为切入点,结合作家经历、政策文件和历史语境,整理延安文学中错综复杂的女性话语,尝试还原延安时期妇女解放复杂、完整的状貌,并评价其贡献和局限。第二章探讨公务劳动下的女性公家人的形象。本章又分为典型公家人和非典型公家人两节。“公家人”延续了五四和左联时期出走的“娜拉”主题。典型公家人分为女性知识分子和被解救的“受苦人”,表现出去个人化、去性别化和现代化的特征。公务劳动多表现为将女性知识分子将“受苦人”“传唤”为与自己类同的女“公
-
试论《上海屋檐下》对现代女性问题的观照
-
作者:
郑依梅
来源:
北方文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上海屋檐下》
命运
解放
家庭
女性
-
描述:
《上海屋檐下》是夏衍创作于1937年的一部现实主义探索话剧,描绘了上海一处弄堂房子里五户人家一天的庸常生活。夏衍在其中成功地塑造了四个女性形象,赵妻、桂芬、施小宝和杨彩玉,借此传达出他对现代女性问题的观照。动乱时代中女性与家庭关系纠结复杂,他们又将何去何从,值得深思。
-
试论《上海屋檐下》对现代女性问题的观照
-
作者:
郑依梅
来源:
北方文学(下旬)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上海屋檐下》
命运
解放
家庭
女性
-
描述:
《上海屋檐下》是夏衍创作于1937年的一部现实主义探索话剧,描绘了上海一处弄堂房子里五户人家一天的庸常生活。夏衍在其中成功地塑造了四个女性形象,赵妻、桂芬、施小宝和杨彩玉,借此传达出他对现代女性问题的观照。动乱时代中女性与家庭关系纠结复杂,他们又将何去何从,值得深思。
-
明初女性击鼓现象探微
-
作者:
陈伟
来源:
珞珈史苑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初
登闻鼓
家庭
理学
女性
-
描述:
明朝时期,兴起于宋代的新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依旧根深蒂固。由于受到传统礼教观念尤其是三纲五常思想的影响,明初大多数女性的家庭观念仍很浓厚。这些女性为了替自己的家人申诉冤情,敢于越过地方一级
-
无处安放的灵魂——《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特蕾莎的自虐性格解读*
-
作者:
李艳霞
来源: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灵魂
媚俗
自虐
特蕾莎
爱情
家庭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
描述:
特蕾莎是昆德拉塑造的一个自愿受虐的女性形象,是昆德拉为探寻存在中的某个疑问而创设的典型人物。从出生就受母亲和周围环境的影响,特蕾莎逐渐形成了软弱顺从的性格。在爱情生活中,特蕾莎虽极力与母亲抗争,以追求灵肉和谐的天堂牧歌式的爱情,但她始终摆脱不了世俗观念的影响,最终还是陷入了自愿受虐的情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