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妇女绝不能回家——对历史与现实中妇女回家问题的反思
作者: 李沂靖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劳动   妇女回家论   妇女解放   妇女运动   男子   妇女生活   贤良   历史与现实   贤妻良母   家庭  
描述: 妇女是回家还是走出家门的争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都曾多次发生。总结历次争论的规律,有助于进一步推动新时期妇女运动的发展。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关于妇女回家曾有三次争论。 第一次争论发生在“五四”运动后期。是在妇女的觉醒与争取解放的斗争都达到一个新的水平的情况下发生的。在“五四”爱国运动的推动下,一部分知识妇女投身反帝爱国运动,与女工反帝爱国力量融为一体,奋起挽救民族危机,并为争取妇女自身的解放
西方女性主义派别及其对现实问题的探讨
作者: 陈一筠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派别   自由派   黑人妇女   受压迫   女性主义者   有色人种   西方女性主义   自由主义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思想   家庭  
描述: “feminism”一词被译为“女权主义”,很可能使人们将西方各种不同的女性主义思想与激进派的“女权”概念混为一谈。实际上,“feminism”是指女性追求解放、争取与男人在社会、经济、政治和人格上平等的一整套思想和主张,仅仅用“女权”二字无法概括其全部意义。“femin”是指女性,“-ism”是主义、学说之意,因而译为“女性主义”或“女性观”比较确切。 追寻西方200年来妇女运动和女性主义思潮发展的脉络,不难发现其中色彩纷繁、派系林立的复杂局面。前些年,由于我国社会刚结束长期的封闭状态,国门骤然打开,西
中国大陆歧视职业妇女吗?
作者: 谭曼尼   来源: 报刊资料选汇(妇女组织与活动)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五十年代   歧视   中国大陆   男女平等   科技人员   文化大革命   女青年   吉林省   工作   家庭  
描述: 今天中國大陸,是否還存在着某種歧視職業婦女的現象? 如果是在五十年代的城市里,人們會斷然回答:没有的事。但是,今天,情况就複雜多了。去年,發行三十萬份的《中國婦女報》連續刊載了批評一些地方在招工、招生、提拔幹部等方面的男女不平等現象的文章。一九八四年,吉林省安圖縣明月鎮的政府機关要招聘四十五名職工,而只招九名女的。其中一位成績很好却未被錄用的女青年向全國婦聯主席寫信說:‘《憲法》明文規定男女平等。這樣對待我們女孩子太不合情、不合理,也不合法。’她在信中說,一九八三年以來,婦聯在保護婦女合法權益上做了許多工
论市场经济中女性的适应性
作者: 文献良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妇女组织与活动)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职业   家务   女职工   内群体   权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   女工   家庭   男性   女性  
描述: 江泽民总书记在十四大政治报告中,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任务。这是一场经济大变革,也是就业途径与方式的大转变。它关系着劳动者的理想、前途和经济利益。妇女能否适应这一变革并在市场经济新体制中发挥好半边天的作用,直接关系着女性的生活来源与社会地位的升降。所以,本文对此进行一些探索。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是指导妇女解放的理论
作者: 韦澍一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妇女组织与活动)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家务劳动   女干部   妇女解放   社会生产劳动   男女平等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   女性参与   家庭   女性参政   阶级压迫  
描述: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是唯一的能够正确解释妇女解放运动的理论.用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全面观照我国妇女解放的进程,解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的妇女问题,即“对妇女社会地位的演变、妇女的社会作用、妇女的社会权利和妇女争取解放的途径等基本问题作出科学的分析和概括”,这就是江泽民同志在“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80周年纪念大会上讲话的主旨.他以《全党全社会都要树立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为题,着重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基本内容,本文仅就这一思想谈谈读后的体会.
妇女是否能走出家门
作者: 金锦   来源: 世界知识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职业   妇女问题   妇女运动   设计师   技术性工作   欧洲共同体   研究报告   西方社会   家庭   受歧视  
描述: 多米尼克·塞瑞是位巴黎的时装设计师,32岁了,还未成婚。她精明能干,却一直没找到工作。一年来,她为寻找职业辛勤奔波,但处处碰壁。在妇女受歧视的西方社会
护理与女性的健康
作者: 陈少炎   来源: 国际护理学杂志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避孕方法   老年妇女   六十年代   已婚妇女   卫生保健制度   妇女运动   预期寿命   观念更新   家庭   护理  
描述: 一、观念的革新在历史上,西方社会总是强调妇女的生育功能,因此,女性的健康就成了产科学和妇科学的同义词,但这一观念在最近二十年来,已经发生了急刷的变化。六十年代的消费者运动、自助运动和妇女运动推动了这种转变。世界卫生组织阐述健康为除了没有疾病以外,并包括社会和心理方面的健康。人们对医院作为卫生保健的中心也提出质疑。护理的观念更新必然会涉及护理的理论、研究、教育和实践各个方面。六十年代的社会运动主要有三种观点:①自由观点,并不指摘现有的卫生保健结构,认为增加女医生将能改善妇女的健康,②社会观点,反对医疗商业化
女权主义、社会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作者: M.菲斯克   丁耀琳   来源: 国外社会科学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由人联合体   父权制   社会主义者   历史唯物主义   阶级斗争   马克思   妇女解放   社会关系   女权主义   家庭  
描述: 人们普遍认为,社会主义斗争就是要重新占有工人的劳动产品、消灭剥削,或是结束由少数人占有生产资料的状况。由此,人们自然会认为社会主义与争取女权运动无关。妇女运动的矛头指向父权制,而工人阶级却旨在推翻那种特殊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根据这种狭义的理解,即使女权主义和社会主义几乎同时取得胜利,那也只是一种巧合,而不
《中国新女界杂志》及其女权主张
作者: 豫人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近代思想史   妇女解放   中国妇女   东京   女子教育   总经理   辛亥革命时期   家庭   中国新女界   中国同盟会  
描述: 一《中国新女界杂志》(以下简称《新女界》)是辛亥革命时期颇有影响的妇女刊物之一。该刊1907年2月5日(光绪三十二年十月二十二日)创刊于日本东京,1907年7月5日(光绪三十三年五月二十五日)停刊,共出六期。为中国同盟会河南支部所主办。主编是河南留日女学生燕斌,总经理为中国同盟会河南支部负责人之一朱炳麟。该杂志以宣传女权思想为时人所关注,在中国近代思想史和妇女运动史上都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新女界》的创办是当时民主革命潮流发展的产物。20世纪初年,八国联军将中国完全
我国妇女解放运动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
作者: 薛素珍   来源: 社会科学(上海)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信息社会   国际妇女节   妇女素质   妇女解放运动   科学文化   家庭   世界和平   社会制度   世界各国   未来学家  
描述: “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是世界各国劳动妇女争取和平、民主、妇女解放的节日。在庆祝“三八”国际妇女节七十五周年的周子里,回顾世界各国波澜壮阔的妇女运动,我们可以看到,随着妇女解放运动的不断深入,各国各界妇女为世界和平,为社会的进步、人类的发展,均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妇女自身素质等方面,也都有了深刻的变化。美国未来学家奈斯比特提出,世界的“第十一大趋势”将是“妇女地位的彻底改变”。他认为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妇女体力的弱势将无关紧要,智力将会使妇女的才能充分地显示出来。随着女性
< 1 2 3 ... 15 16 17 18 1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