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哈代笔下维多利亚时期的新女性形象
作者: 梁素丽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新观点新理想   家庭天使   社会道德传统   个性   新女性  
描述: 托马斯·哈代(1840-1928)是十九世纪英国杰出小说家。在维多利亚时代,他以创作有地方色彩的“性格与环境小说”而闻名一时,也曾因为小说中塑造了反传统女性形象而一度声名狼藉。近几十年来,随着文学理论的发展,文学接受与研究方法的拓展,人们掀起了一阵重新解读哈代作品的潮流。马克思主义批评家将他列为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女权主义批评家特别关注他身为男性作家对女性人物性格、心理、行为和命运深切的兴趣和同情;精神分析派则从他的小说中发掘出大量心理构成和潜意识因子;也有些学者从哲学、社会学角度对他的宿命论、不可知论、悲
家庭天使——从性别研究的角度分析狄更斯笔下的女主人公
作者: 张雪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   家庭天使   男性至上   维多利亚时代   愤怒天使  
描述: 查尔斯·狄更斯(1812-1870)是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最受欢迎的天才作家之一。他一生创作了十五部长篇小说,诸多短篇小说和杂文。狄更斯小说在人物塑造、叙事方式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所以它的魅力经久不衰。 狄更斯在评论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受到同时代和后代作家及评论家的敬仰,关于他的传记与评论举不胜数。令人感到遗憾的是,对狄更斯小说中女性人物以及她与男性的相互关系进行专门研究的很少。今天,随着性别研究的不断发展,对这个方面作专门研究的时机已经成熟。狄更斯对女性的态度如何?他在小说中怎样
传统女性形象的颠覆
作者: 纪淑军   来源: 飞天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时代新女性   家庭天使   德莱塞   嘉莉妹妹   社会底层   美狄亚   自然主义   男性中心文化   女性形象   家庭成员  
描述: 。“在这样的男性中心文化中,女性只能作为他者而存在,附属于男权社会并且以男性为目的而生活。”[1]大部分时候,女性的
林芙美子与林海音的女性意识之比较’
作者: 王麦巧   雷红珍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林海音   家庭天使   女性作家   父权社会   女性意识   女性命运   传统女性   贤妻良母   女性形象   知识女性  
描述: 一、对女性形象的刻画作为女性作家,无论是日本的林芙美子还是中国的林海音,她们都从女性自己的经验和感受出发,以两性关系为视角,剖析情感的方方面面以呈现女性的真实状态。但由于各自家庭环境、人生经历的不同,使得她们在探究女性命运的作品中所塑造的悲剧女性形象也各有不同,甚至呈现出两立的姿态。(一)"家庭外"与"家庭内"的不同女性形象
追求女性真正的独立与解放:解读威廉·特雷弗《花园里的婚礼》中德芙拉的女性形象
作者: 陈榕烽   来源: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追求爱情   里斯   家庭天使   维多利亚时期   爱尔兰   新女性形象   婚礼   花园   旅店   短篇小说  
描述: 威廉·特雷弗(William Trevor,1928-)是当代为数不多的得到全世界认可的爱尔兰短篇故事作家之一。他于1928年5月24日出生在科克郡米切斯镇的一个信奉新教的中产阶级家庭。由于在银行任职的父亲经常调职,他在儿童时代常随家人在爱尔兰南部的数个城市之间迁移。1950年特雷弗毕业于都柏林郡的圣三一学院,1958年发表了他的第一部小说《行为的标准》(A Standard of Behav-ior),但没有获得好评。但1964年的《老朽男孩》(TheOld-Boy)和1965年的《旅店》(The Bo
英国维多利亚社会“家庭天使”妇女观与小说创作:以狄更斯小说《大卫·科波菲尔》为例
作者: 胡小英   来源: 山花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家庭天使   中产阶级妇女   维多利亚时期   狄更斯   小资产阶级   小说创作   女性形象   小说叙述   女性人物   大卫  
描述: 狄更斯是英国19世纪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生活和创作的时代正是英国自由资本主义走向鼎盛时期,史称维多利亚盛世。狄更斯出身小资产阶级家庭,靠自己的勤奋努力获得成功,跻身中产阶级,是小资产阶级自强奋斗的典型。半自传体小说《大卫·科波菲尔》创作于1850年,是作家众多小说中他最喜爱的一部,他把它称为"一个最受宠爱的孩子"。这部小说叙述了主人公大卫·科波菲尔历经艰苦磨难,仍然保持善良本性,经过不屈不挠地努力,最后终于事业有成,成为一个知名作家,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围绕在主人公身旁的,有一群性格各异、生动丰富的女
肤浅的女人,尽职的母亲——《傲慢与偏见》中贝内特夫人形象新解
作者: 夏静   来源: 山东文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肤浅   家庭天使   维多利亚时期   母亲   中产阶级   婚姻   女性形象   小说   男性   社会现实  
描述: 一、简介:《傲慢与偏见》一是18世纪著名女作家简·奥斯丁的经典之作,著于20世纪末,其题目原定为《最初的印象》,最后定题为《傲慢与偏见》,该题目源于佛朗西斯·伯尼的一本书Evelina中的一句话即:一切不幸的发生都是傲慢与偏见的结局。那么大多数人对于贝内特夫人的印象是
父权文化对女性的期待——试论西方文学中的“家庭天使”
作者: 杨莉馨   来源: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家庭天使   西方文学   文学类型   女性特质   女性类型   资产阶级   父权文化   红颜祸水   女性形象  
描述: 西方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归纳起来具有三种不同的类型,均产生于欧洲社会进入父权制时代之后。这些女性文学类型,无论是“家庭天使”型、“红颜祸水”型、“悍妇”“女巫”型,都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男性对女性的希翼、评价与控制,折射了男性心目中的女性价值尺度。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