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安吉拉·卡特】搜索到相关结果 32 条
-
从魔幻现实主义到女性主义:安吉拉·卡特《马戏团之夜》研究
-
作者:
张婧
来源:
南京理工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马戏团之夜》
安吉拉·卡特
魔幻现实主义
女性主义
-
描述:
安吉拉·卡特(1940—1992)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英国作家之一。她在《泰晤士报》评选的二战以来“五十位最伟大的英国作家”中排行第十。本论文以卡特的代表作之一《马戏团之夜》为研究对象,分析卡特运用的魔幻现实主义手法以及借此表达的女性主义思想。本文运用了魔幻现实主义中的虚实结合、时空转换和女性主义中的身份认同、凝视等相关理论。从魔幻意象,魔幻人物关系以及魔幻现实主义写作技法三个角度分析小说中的女性主义思想,阐述了卡特寻找女性自我身份以及建立和谐两性关系的愿景。本论文由三个章节组成。第一章聚焦小说中的颠覆性魔
-
走向和谐-论安吉拉•卡特“狼的三部曲”中两性关系的嬗变
-
作者:
谭娜
来源:
湘潭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两性关系
安吉拉·卡特
童话
“狼的三部曲”
-
描述:
安吉拉·卡特(1940-1992)是英国当代女性作家,以改写经典童话、颠覆传统意识而著称于世界文坛。她擅长将传统形式与现代意识、虚幻世界与现实生活相融合。《血室和其他故事集》就是她根据古老而经典的童话故事改编的,其中“狼的三部曲”——《狼人》、《与狼作伴》、《狼女-爱丽丝》的原型是法国佩罗的《小红斗篷》。“狼的三部曲”体现了卡特对两性关系的探索过程。三个故事呈现一种递进关系:从力求反抗男权取代男性地位到消解两性对立再到与男性和谐共处,力图达到平等地位。本论文主体部分共分三章。第一章主要分析第一部曲《狼人》
-
安吉拉·卡特重写童话研究
-
作者:
苑淑娟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视角
安吉拉·卡特
童话
性别意识
-
描述:
安吉拉·卡特是英国当代文坛的著名女作家。其作品题材广泛,体裁多样。作为女权运动的支持者,卡特于上世纪70年代末发表的短篇故事集《血室及其他故事》以戏拟的写作手法,对传统西方童话进行了颠覆性的改写。在卡特看来,传统童话中那些近乎“脸谱化”的两性形象无疑是在约束、教化进而麻痹女性要“忍辱负重”,安于做个“男人背后的女人”。在这部故事集中,卡特以其独特的女性视角重塑了传统童话故事中的女性形象。在她的作品中,父权制意识形态中的两性形象已荡然无存。然而,卡特的作品却并不激进和极端,她所塑造的两性形象,并不是“非黑即
-
论安吉拉·卡特对经典童话的女性主义重构
-
作者:
李庆建
来源:
山东科技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安吉拉·卡特
重构
童话
女性主义
-
描述:
本文选取以法国童话作家夏尔·佩罗为主所创作的经典童话为样本,分析了英国女性主义作家安吉拉·卡特对这些经典童话的解构,并重点论述了安吉拉·卡特从女性主义角度出发对这些经典童话的重构和改写。卡特在其重构中颠覆了传统童话中男性霸权下的女性形象和两性关系,并通过其改写后的童话逐步去探讨如何解决两性二元对立;结果发现女性霸权其实质与男性霸权一样,不可能解决男性和女性之间的矛盾,只有男女之间实现真正的和谐平等才能最终达到两性平衡,解决两性对立矛盾。 本论文主体部分共分三章。第一章介绍了女性主义作家对经典童话的解构,指
-
改写父权制神话——安吉拉·卡特《血室》中的女权主义思想
-
作者:
张丽君
来源: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改编
新型女性形象
安吉拉·卡特
童话
女权主义
-
描述:
安吉拉·卡特是英国二十世纪颇具影响力的女权主义作家。在《血室》中,卡特运用女权主义视角,通过改写十七世纪法国作家夏尔·佩罗的《蓝胡子》,颠覆传统父权制度桎梏下刻板的女性形象,大胆描画出反传统、反权威的新型女性形象,向父权制和男子中心论提出挑战。
-
“提高觉悟”之歌:析卡特的童话《血腥密室》之改写与叙述策略
-
作者:
吴颉
胡全生
来源:
当代外国文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安吉拉·卡特
女权主义意识
《血腥密室》
童话改写
叙述策略
-
描述:
女权主义第二次浪潮汹涌之际,出现了女权主义改写的童话,与此相随的是盛行“提高觉悟”。本文以此背景为考量,试析童话改写之典型—卡特的《血腥密室》。本文认为,通过稍事修改情节,重笔塑造具有女权意识的女性人物,采用第一人称叙述视角,卡特巧妙地颠覆了渗透于佩罗《蓝胡子》中的男权意识,谱写了一首高唱“提高觉悟”的女权主义之歌:它似乎在说,只有通过自己的诉说,妇女才能“对反驳或挑战父权制意识形态的话语进行编码”。
-
从安吉拉·卡特的作品看文化重塑与女性文学的创新性
-
作者:
向小蕊
来源:
语文建设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新性
文化重塑
安吉拉·卡特
客观性
巧妙性
-
描述:
安吉拉·卡特是一位充满争议的杰出女性作家,她以独特的方式批判了传统文学作品在表现女性特质时的局限性。文章从表现主题的客观性、表现手法上的创新性和结构安排上的巧妙性三个方面探讨了卡特文学作品的特点,并结合她所创作的作品尤其是童话故事中的人物形象进一步阐述了卡特作品的独特性。卡特的作品与其他女性文学作品的不同之处在于,她是以传统的文化观念为跳板,通过激起读者的愤怒和不安,给他们带来思索,正是这种思索会引发新的意识的产生,并带来文化的重塑和社会秩序的改变。
-
从解构到建构:评安吉拉·卡特小说中的女性角色
-
作者:
莫凡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解构
建构
安吉拉·卡特
女性形象
夏娃
-
描述:
安吉拉·卡特(1940-1992)是英国二十世纪颇具影响力的女性主义作家,她以改写欧洲经典童话和无以伦比的独创风格著称文坛。伊莱恩·肖瓦尔特称其为英国文人的膜拜对象,她对当代英国女性的写作起着关键的影响作用。魔幻现实主义、荒诞派、科幻、哥特、女性主义、后现代主义都可指涉其作品,但皆不足以涵盖其全部,也没有任何一种文体可以完全表现其丰富多变的小说世界。在其二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卡特始终保持对童话和神话实质的浓厚兴趣,并毕生致力于解构父权制神话对女性本质的界定。在其众多作品中,卡特颠覆传统父权桎梏下刻板的女性
-
安吉拉·卡特《染血之室》对《简·爱》的人物戏仿
-
作者:
金姝阳
来源:
浙江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琳达·哈钦
《简·爱》
安吉拉·卡特
《染血之室》
戏仿
-
描述:
安吉拉·卡特(1940—1992)是当代英国著名的女作家,擅长运用戏仿等互文性手法进行创作。在她众多短篇小说作品中,1979年出版的《染血之室》最受关注和赞誉,被普遍认为是对“蓝胡子”童话及同类主题的作品的改写。笔者认为,该作品对《简.爱》中人物有诸多戏仿,而这一内容在前人研究中鲜有专论。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加拿大学者琳达·哈钦的戏仿理论,力图分析出《染血之室》如何对《简·爱》中人物进行戏仿及其特征,同时探讨作者的戏仿意图。安吉拉·卡特在《染血之室》中对《简·爱》人物的戏仿,一方面通
-
论安吉拉·卡特对“女性神话”的解构
-
作者:
李欢欢
来源:
复旦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神话
解构
形象
安吉拉·卡特
女性
-
描述:
安吉拉·卡特(Angela Carter,1940-1992),一位极富个人风格的女性作家,著有9部长篇小说、5部短篇小说集,撰有4部论文集,同时创造诗集、戏剧作品,翻译和编选童话集,另有2部作品被搬上银幕,5部作品被改编为广播剧。卡特把自己界定为一名“女性主义作家”,把自己的创作活动描述为一种“解构神话”的事业。本文基于对安吉拉·卡特创作意图和具体作品的考察,从“解构‘女性神话’”这一角度切入,主要探讨卡特是如何在创作中揭露社会历史为女性搭建的“谎言”的。根据卡特四种不同的创作形式,论文将分四章进行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