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孙惠芬】搜索到相关结果 20 条
-
中国当代乡村女性生存境况的艺术写照——谈孙惠芬小说
-
作者:
马玉梅
来源:
扬州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乡村女性
生存境况
孙惠芬
人文精神
审美价值
-
描述:
孙惠芬从80年代开始从事乡土书写,坚守至今,她用温婉而质朴的语言塑造了一代代生活在辽南大地的乡村女性,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这批辽南乡村女性从改革开放到现在的生存状态和心理嬗变历程,在乡土文学日益凋敝的今天,为乡土文学添上生动的一笔。本文以孙惠芬笔下的几代乡村女性为研究对象,通过文本细读,对小说中乡村女性的生存状态进行梳理归类,探究导致她们悲剧命运的深层原因。并对孙惠芬创作审美分析,进一步探讨孙惠芬创作这批乡村女性的文学文化价值与写作缺陷。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阐述:第一、梳理归类孙惠芬笔下乡村女性的生
-
被遮蔽的存在: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另一种女性写作——论孙惠芬的小说创作
-
作者:
张献梅
来源:
上海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底层女性
当代文学
孙惠芬
小说创作
女性写作
-
描述:
孙惠芬从1982年发表处女作开始,已经走过了二十多年的创作历程。她一直关注着女性的命运,但其创作并未引起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文坛的广泛关注,也没有被涵盖进“女性写作”之内。 “女性写作”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有着多种不同的界定。陈染、林白等女作家的创作在20世纪90年代成为“女性写作”的主流。孙惠芬的小说,关注女性经验,是“以女性为主角并且注重审视女性的心理特征和生存境遇”的文本。她描写了农村妇女的诸种生存艰辛,表达了下层知识女性的苦闷与追求,体现了对广大普通女性命运的关心。她的小说所刻画的不仅仅是下
-
乡村女性浮出历史地表
-
作者:
朱晓芳
来源:
重庆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孙惠芬
城乡之间
两性
女性写作
乡村日常生活
-
描述:
自1982年发表处女作到现在,孙惠芬已经走过了二十多年的创作历程。二十多年来,她一直关注着乡村女性的命运,但其创作却未被涵盖进“女性写作”范围之内。究其原因,这虽与作家低调平和的写作姿态相关,但更与我们对“女性写作”认识上的偏差有关。20世纪90年代以陈染、林白为代表的占主流的“女性写作”在给女性文学带来巨大发展的同时也逐渐成为衡量“女性写作”的标尺。不可否认,这些占主流的“女性写作”凸显了女性性别意识和女性主体的自觉,使女性和女性写作在90年代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然而就在“女性写作”沿着这一坡度攀登的同
-
游走在城乡之间的寂寞灵魂:孙惠芬小说创作论
-
作者:
崔庆蕾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心灵化
自传化
孙惠芬
乡土
家族化
散文化
-
描述: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伤痕文学、改革文学、先锋文学、新写实小说、新生代小说等各种文学思潮不断涌现,文学创作呈现出多元化的姿态,在这一背景下,新文学运动后兴起的乡土小说以一种更为低调的姿态在现实主义的道路上默默前行。孙惠芬作为乡土小说创作者中的一员也在默默的耕耘着,在二十年多年的写作生涯中她先后发表了近三百万字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几乎全部都是以乡土为题材的创作,作品发表后受到了读者和评论界的关注和认可,这也使得孙惠芬成为新时期乡土小说家中重要的一员。孙惠芬是一个虔诚的乡土守望者,她二十多年的写作从未离开那片她
-
秉德女人的前生与后世:读孙惠芬长篇小说《秉德女人》
-
作者:
韩春燕
来源:
辽河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政治
人性
孙惠芬
世界地图
牡丹
性格
长篇小说
女性形象
人物形象
小米
-
描述:
孙惠芬善写女人,诸多性格各异血肉丰满的女性形象鲜活在她的文字中,如《歇马山庄》中的翁月月和小青,如《一树槐香》中的二妹子,如《吉宽的马车》中的黑牡丹,而她更善写的是女人与女人的故事,展示人性深处的幽微和复杂,如,《舞者》中的奶奶与儿媳妇,《女人林芬和女人小米》中的林芬和小米,《歇马山庄的两个女人》中的成子媳妇李平和玉柱媳妇潘桃。
-
徘徊在城乡之间的女性身体及其文化寓意
-
作者:
方华蓉
来源:
文艺理论与批评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情美
金钱至上
文化寓意
阅读快感
写作立场
孙惠芬
都市文明
贫困的家庭
明惠
人生遭际
-
描述:
在当代农民工题材的小说创作中,有一类乡村女性形象特别引人注目,她们徘徊在城市与乡村之间,主要以女性身体为筹码在都市进行交易,然后再反过来从各个方面影响乡村。这一特殊群体“游走都市,浪迹风尘”的历程,深刻地见证了农民工“向城求生”复杂辛酸、扭曲变异的历史。
-
在倒错镜像中仰望星空的悲剧女性
-
作者:
贺绍俊
来源:
长篇小说选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镜像
中国传统
孙惠芬
世界地图
寓意
星空
乡村女性形象
悲剧女性
传统女性
星星
-
描述:
秉德女人无疑是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文学形象,她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寓意着中国乡村女性对土地与乡村文化的养育关系,秉德女人不同于以往的乡村女性形象,还在于她不仅集中了中国传统女性的品格,而且她还维系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历史,也就是说,秉德女人只能诞生在清末以后中国开始不得不面对西方世界的时代。孙惠芬的家乡在辽南海边,这里很早就有着开放的气象,祖辈们的生活很早就受到外界的冲击。秉德女人的故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奶奶这一代女人的故事。于是我们就在小说中读到,秉德女人在她少女年华,遇到了一位牧师的孩子,从他那里看到了一张世
-
不断发现陌生的自己——评孙惠芬创作中的女性小说倾向
-
作者:
董之林
来源:
当代作家评论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农村女性
女主人公
女性小说
女作家
孙惠芬
经济变革
创作
作品
女性形象
现代女性
-
描述:
从《小窗絮雨》、《平常人家》到《天高地远》,孙惠芬的小说不断重复着一个基本的母题:农村女性在经济变革大潮中心灵的悸动、惶惑,她们内心深处对未来既怀恐惧又热烈期待,朦胧中又有若有所悟的希冀与追求。但是,它正如隐现于一部交响乐中
-
推动辽宁女性文学发展的传播学思考
-
作者:
张恒军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写实小说
童年经验
创作实绩
孙惠芬
中国作家协会
散文写作
个人日常生活
新写实主义
当代小说
乡村生活
-
描述:
在中国当代文学格局中,辽宁女性作家的创作实绩已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众多辽宁女作家也都成为中国作家协会的会员。辽宁文学年轻一代迅速崛起,对新的文体大胆尝试,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学体式。其作品在国内外的文坛上,也具有越来越
-
我更注重生活本身的力量:与孙惠芬对话
-
作者:
姜广平
来源:
文学教育(中)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沈从文
卡夫卡
孙惠芬
小说家
长篇小说
作品
专业作家
写作者
城市
乡村生活
-
描述:
孙惠芬,1961年生于辽宁庄河。曾当过农民、工人、编辑,现为辽宁文学院专业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辽宁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出版小说集《孙惠芬的世界》、《伤痛城市》、《城乡之间》、《民工》等,长篇散文《街与道的宗教》,长篇小说《歇马山庄》、《上塘书》、《吉宽的马车》、《秉德女人》等。2002年,获中华文学基金会第三届冯牧文学奖"文学新人奖",长篇小说《歇马山庄》获辽宁第四届曹雪芹长篇小说奖,第二届中国女性文学奖,中篇小说《歇马山庄的两个女人》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现居大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