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婚姻观】搜索到相关结果 38 条
-
论托尔斯泰对安娜身上女性意识的复杂态度
-
作者:
赵海霞
来源:
红河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安娜.卡列尼娜
女性意识
托尔斯泰
平等
婚姻观
-
描述: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塑造的极为震撼人心的一个悲剧女性形象,在作者视界里安娜既是一个大胆追求爱情自由与婚姻幸福的新女性,又是一个应受到谴责的有罪的抛夫弃子的坏女人,这反映了托尔斯泰对觉醒了的女性意识既有认同的一面亦有拒斥的一面,作者的创作心态是矛盾的、复杂的。从托尔斯泰对安娜的塑造中也流露出他的文化效忠从属关系。
-
通过乔治·艾略特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看其婚姻观
-
作者:
齐雪艳
来源:
南京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英国女作家
乔治·艾略特
长篇小说
女性形象
婚姻观
-
描述:
通过乔治·艾略特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看其婚姻观
-
超越傲慢和偏见
-
作者:
辛淑兰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视角
女性气质
傲慢与偏见
经济因素的影响
婚姻观
-
描述:
18世纪的英国仍然是父权社会,对于女性来说,婚姻是她们获得社会地位和认可的最好出路,甚至是唯一出路。作为一位以爱情婚姻为题材的女作家,奥斯汀在她所有作品中无一例外地展现出女性主义倾向和特点,玛格丽特·克尔克海姆把她划入启蒙女权主义者的行列。
在《傲慢与偏见》这部小说中,奥斯汀为我们创造了一个颇具反叛意识的女性形象,伊丽莎白·贝那特。她试图按照自己的意愿寻找幸福婚姻。小说结尾,伊丽莎白和达西都超越了各自的傲慢和偏见而幸福地结了婚。通过以女性视角分析他们幸福结合的过程,作者希望借用奥斯汀的一些进步观点为现代
-
论婚姻关系中的影视女性形象
-
作者:
杨友苏
来源:
研究与交流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电影
婚姻关系
中国
女性形象
婚姻观
影评
-
描述:
论婚姻关系中的影视女性形象
-
论陈染小说中的新女性
-
作者:
刘秀真
来源:
安康学院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孤独
认知自我
陈染
新女性
性别意识
婚姻观
-
描述:
陈染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文坛上一位独特而引人注目的女作家。她的作品从自己的生活和内心出发,写出了新时代中一类女性的生存状态。在对陈染小说的评述中,众多的评论家强调的是陈染的私人写作(个人写作),而本文则从陈染的小说出发,对陈染笔下众多女性形象的精神世界进行分析,找出了几个共同点,以便更深刻地认识陈染,把握陈染。
-
1906∼1930《台湾日日新报》汉文短篇小说中家庭女性婚姻与爱情的叙写
-
作者:
黄薇勋
来源:
国立台北教育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汉文
爱情观
女性形象
台湾日日新报
短篇小说
婚姻观
-
描述:
本文以《台灣日日新報》漢文短篇小說為研究文本,探究1906∼1930年小說呈現的家庭女性婚姻與愛情的敘寫。《台灣日日新報》為日治時期的官方大報,也是傳統文人發表文章與小說的場域之一,其中不乏有傳統文人色彩的文人擔任報紙漢文版的記者與編輯者,所以本文以漢文短篇小說作者與編輯者的可能意圖作為探究對象,透過小說呈現的家庭女性婚姻與愛情的敘寫,觀察文人們面對現代化思潮與自由婚戀的傳入,對婚姻與愛情的態度是否有別於「父母專制」、「媒妁之言」的傳統婚姻態度;本文採「歷時性」分析法,透過歷史資料、小說文本的分類與按時間
-
《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的人物形象分析
-
作者:
陈谊
来源:
山花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达西
伊丽莎白
凯瑟琳
女性作家
柯林斯
英国乡绅
简·奥斯汀
女性形象
诙谐幽默
婚姻观
-
描述:
前言简·奥斯汀(Jane Austen)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女性作家,其代表作《傲慢与偏见》描述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英国乡绅家庭女性的婚姻和生活。该书一经问世,就深受读者的喜爱,成
-
风风雨雨同度过——作家张笑天的一段旷世情缘
-
作者:
梁云舒
来源:
健康生活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老年痴呆症
作家
“官太太”
太平天国
羽毛球
人物个性
孙中山
女性形象
重庆谈判
婚姻观
-
描述:
听说张笑天刚刚参加完电视剧《孙中山》、《抗美战争》的开机式,我便急忙赶到吉林省作协进行采访。他的个头不是很高,两眼炯炯有神,眉宇间透出一股逼人的睿智。我俩像多年不见的朋友,从《太平天国》的人物个性,谈到彼此的婚姻观,从《开国大典》的获奖,谈到《重庆谈判》的创作过程,从《离离原上草》的得与失,谈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