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面临否定之否定的人们:论茅盾的时代女性形象
作者: 史瑶   来源: 浙江学刊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解放   舞阳   大革命失败后   中国文坛   主要人物   茅盾   女性形象   时代女性   知识女性   五四运动  
描述: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文坛上出现了一批被称作“时代女性”的形象,茅盾的周定慧(慧女士)、孙舞阳、章秋柳、梅行素(梅女士)是其中的突出者。说来也怪,除梅女士是《虹》的主要人物外,其他三人着笔并不很多。茅盾自己就曾说过,慧女士在《幻灭》中是作为静女士的陪衬人物出现的。孙舞阳在《动摇》中只第九章占居重要地位,其他各章着笔都不多。章秋柳在《追求》中倒是重要人物,但也可说与胡仲昭、张曼青机会均等。但作品一问世,这些人物就被人们刮目相看,今天仍为读者所重视。茅盾自已称这几个人物为“特异的女子”,大概正因为这“特异”才使她
“五四”落潮后知识女性形象的心灵历程
作者: 李莉   来源: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子君   妇女解放   知识妇女   冲突   女性心理   个性解放   爱情   知识女性形象   五四时期   知识分子题材小说  
描述: 等问题表现了极大的关注。“五四”落潮后,知识妇女的生活与思想出现了激烈的动荡,她们心灵发展的历程记录着“妇女解放”途中知识女性反抗当时社会、批判自身弱点的艰难曲折的历史,在个人的心理因素同社会环境
论沈从文的妇女观
作者: 陈林群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沈从文   文集   妇女解放   男女平等   女子   男子   妇女观   女性形象   人性异化   具象化  
描述: 再也没有比沈从文更坦白的了,“我只想造希腊小庙”。这神庙供奉的是‘人性’。”如果娇小美丽、善良纯朴、活泼可爱的翠翠、夭夭们不是沈从文人性理想的具象化体现。那么,还有谁配被供奉在这座神庙中呢?有意思的却是沈从文竟是以这样的口吻来议论女性的:“天生一个女人,她的最大的义务,就只是把身体收拾得很美。”“女人就应作女人的事。女人的事是穿绣花的衣
白峰溪剧作论
作者: 阿勇   来源: 剧本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题材   自我价值   妇女解放   现代妇女   女性形象   秋思   剧作家   艺术追求   艺术使命   世俗观念  
描述: 我们面对的是这样一个剧作家,她带着一个演员的纯真和热情,带着十年浩劫在心灵上留下的创伤和迷惘,执著地探索着现代妇女命运的奥秘。或许在她创作《撩开你的面纱》和《窑洞灯光照千家》的时候,她还不曾意识到造物主把她送进话剧文学园地就已赋予了她为自己所代表的女性讴歌的艺术使命。然而,当《明月初照人》在戏剧界引来毀誉不一的众多评说的时候,我相信,白峰溪已经开始了她“愿用一枝笔,讴歌半边天”的艺术追求。《风雨故人来》、《不知秋思在谁家》在妇女题材上所做的新的开拓,充分表现了她艺术上高度的自觉性。也许白峰溪并不是新时期最
毛泽东论妇女解放的两个问题
作者: 武可熹   吴晋生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妇女组织与活动)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国家建设   妇女解放   劳动力   中国妇女   毛泽东   相适应   两个问题   生产单位   消费单位   计划生育  
描述: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国家建设的同时,也领导着中国妇女闹翻身求解放。他对劳动妇女受奴役遭迫害的处境一贯寄予无比的同情与关怀,对其斗争的每一胜利都给以热情的歌颂和鼓励;他领导党制定了有利于妇女解放
茅盾早期的妇女论
作者: 南云智   顾忠国   刘初霞   来源: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问题   新潮   作家   妇女解放   外国文学   妇女解放运动   妇女运动   茅盾   《小说月报》   沈雁冰  
描述: 众所周知,《小说月报》从1920年1月起新辟小说新潮栏,茅盾是该专栏的编辑.他一边对《小说月报》实行改革,一边精力充沛地翻译介绍外国文学,倾力扶植写实文学.不过茅盾在这个时期还有一方面的活动鲜为人知
论女性解放研究中的方法论原则
作者: 烽野   来源: 广西社会科学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类解放   理想   妇女解放   社会关系   女性观   女性世界   女性解放运动   新女性   男性   价值目标  
描述: 对女性解放问题的研究方兴未艾,各种观点、各种思潮、各派见解,都在女权、妇女运动、女性解放的旗帜下汇流、交融、撞击,“黎明潮”、“亚当的困惑”、“现代女性应是超贤妻良母”、“理想的女性与女性的理想”等,将讨论推向高潮。讨论的现状令人忧喜掺半。喜的是它表明民族在思考,新女性在崛起;忧的是,就接触到的材料而言,不少同志探索的不是女性解放的道路、规律、模式和价值目标,而是热衷于亚当与夏娃的对立和权力的分配,这种讨论有将问题引向歧路的危险。值此,我想就女性解放研究中的方法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以就教于同志们。
女性文学研究的新开拓--评《女性主义文学》
作者: 姚一风   来源: 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解放   文学批评理论   女性性别   双性文化   中国女性文学   女性文学研究   人格   父系   审美价值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描述: 没有人怀疑文学的认识价值与审美价值。没人不相信女性文学批评理论或角度与方法的全新。但,寻求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新价值,《女性主义文学》(孙绍先著,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尚属捷足先登。它把“女性文学”推而广之为“女性主义文学”,提出“双性人格”的文学世界的走向,这不能不说是对“女性文学”研究的一个贡献。《女性主义文学》从考察父系文化对妇女的压抑与摧残入手,叙述了中国女性文学的艰难历程,
女性主义、女性电影的研究及其在中国
作者: 暂无 来源: 当代电影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电影   五十年代   马克思主义   电影研究   八十年代   妇女解放   文艺界   女性主义电影理论   西方女性主义   学术研讨会  
描述: 介绍国外对女性主义、女性电影的研究状况,讨论国内如何开展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就很有必要。马克思主义曾把妇女解放的程度当
近几年关于建立中国妇女学的研讨
作者: 杨芬芳   来源: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学   妇女问题   妇女解放   女权运动   中国特色   中国妇女   理论体系   女性学   妇女观   西方妇女  
描述: 我国科学、理论研究学术前活跃,妇女理论研究也出现了新的热潮。在学术界妇女工作者中研究妇女理论的人越来越多,已远远超出了妇女解放理论的体系,人们从哲学、社会学、生理学、心理学、法学、伦理学、人口学等各种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