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辛亥革命时期留日女学生会与中国妇女解放运动:论留日女学生会与《留日女学会杂志》
作者: 刘人锋   来源: 湖南第一师范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改良   《留日女学会杂志》   妇女解放   留日女学生会   政治改革  
描述: 中国留日女学生会是辛亥革命时期留学日本的女性在东京成立的一个旨在宣传妇女解放的妇女团体,它的成立在中国近代妇女运动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中国留日女学生会的会刊《留日女学会杂志》从妇女与政治改革和社会改良两个方面着力宣传妇女解放思想,对中国社会变革发挥了积极作用。
《灾难的明天》与抗日根据地农村妇女解放道路
作者: 刘传霞   来源: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妇女解放   农村妇女   家庭结构   妇女工作  
描述: 为了抗战的政治需要和适应农村伦理秩序,抗日根据地的妇女运动重心由抗战初期的以反对封建势力、强调男女平等转移到抗战中后期的加强妇女生产、倡导家庭和谐。在这种强势时代话语的规约之下,深受五四人道平等观念熏陶的作家康濯创作于同时期的小说《灾难的明天》,将一个蕴含五四时代反对封建观念、倡导男女平等的素材,改写成了符合时代需求、宣传生产自救的小说,以提倡妇女投入纺织生产这一时代流行话语化解或者说遮蔽农村父权制家庭伦理结构中的性别矛盾和冲突。康濯的小说在某种意义上是对根据地妇女运动的具象化解说。将具体的历史文献与虚构
中国妇女解放实践中的妇女组织角色及其运行机制——基于近代妇女社团与当代妇女非政府组织的比较
作者: 于振勇   来源: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妇女解放   运行机制   中国   社团   实践   代妇女   组织角色  
描述: 中国妇女解放实践中的妇女组织角色及其运行机制——基于近代妇女社团与当代妇女非政府组织的比较
含蓄细腻的平淡与张扬野性的激情:论夏衍和田汉剧作女性形象比较
作者: 万海洋   来源: 山东文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问题   妇女解放   戏剧家   夏衍   形象比较   底层   田汉   感情   关注生活   女性  
描述: 作为杰出的戏剧家,夏衍与田汉非常关注生活在底层的妇女,并通过自己的剧作反映妇女问题,揭示妇女的苦难,探索妇女解放的道路。夏衍笔下塑造的
解放战争时期《人民日报》(1946-1949)话语中的“女英雄”
作者: 张娜   来源: 山花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性别   建国后   妇女解放   女英雄   解放战争时期   话语空间   人民日报   解放区   女性形象   话语现象  
描述: 据笔者统计,《人民日报》在从创刊到新中国成立前这一期间(1946-1949),以女性形象为主要报道对象的社会新闻有60篇,而其中关于女英雄的报道高达49篇,约占报道篇数的81.7%。建国后,女英雄在《人民日报》话
厨房里的革命及反革命:读阿特伍德的恶托邦小说《使女的故事》
作者: 欧翔英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主人公   妇女解放   阿特伍德   妇女运动   基列   故事   反革命   厨房   小说   女权主义运动  
描述: 西方当代文坛上引人瞩目的恶托邦小说(Dystopia),往往描写某种当下处境的逻辑后果,描绘人类社会的一种潜在道路,借此让读者和作者辨别这条道路是否令人满意,以及我们可否选择这一方向。加拿大著名女权主义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Margaret Atwood,1939-)的小说《使女的故事》(The Handmaid’s Tale,以下简称《使女》)正是这样。小说暗示美国社会已经进入了危机四伏的十字路口,如何选择道路对未来社会至关重要。80年代第二次女权主义浪潮出现回落,为社会保守思想留下一个反击的时机,北
发挥联谊功能 汇聚更多力量
作者: 本刊评论员   来源: 中国妇运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力量   妇女解放   民主自由   人类社会   妇女运动   战争环境   组织才能   社会资源  
描述: 妇女解放与发展关乎人类半数人口的命运,关乎整个社会的进步与文明,需要人类社会最普遍参与、共同付出艰辛的努力。因此,妇女运动从来就不是孤立的由少数进步力量完成的,需要团结和动员各种社会资源,凝聚和整合各种社会力
发展·平等·和谐:改革开放3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解放和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伟新   来源: 理论动态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解放   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   妇女运动   改革开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平等   理论与实践   和谐  
描述: 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是我国妇女运动的指导思想。改革开放30年来,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在中国妇女运动的实践中不断得到创新和发展,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理论。
观点集锦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妇运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家庭建设   妇女解放   社会环境   社会主义社会   男女平等   性别差距   社区教育   劳动力市场   社会福利制度   和谐  
描述: 在北京市妇联主办的妇女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论坛上,来自妇女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妇女理论工作者、妇女社会工作者共150余人就妇女全面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妇女与和谐社区、和谐家庭建设、妇女组织与和谐社会建设等3个主题进行了热烈讨论。编辑部摘录部分观点,与大家分享。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