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妇女观】搜索到相关结果 14 条
-
从安娜和康妮的结局看托尔斯泰和劳伦斯的妇女观
-
作者:
王永奇
来源: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托尔斯泰
安娜
康妮
劳伦斯
妇女观
-
描述:
安娜和康妮是西方文学史上两个颇具争议的女性形象。她们对幸福爱情的大胆追求,反映了在女权主义运动冲击下渐趋开放的时代特征。但是,她们两人最后的结局却不尽相同,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位作者不同的妇女观:安娜的惨死体现了托尔斯泰比较保守的妇女观;康妮的结局体现了劳伦斯相对自由、开放的妇女观。
-
女儿故事男儿心
-
作者:
李祥林
来源:
文史杂志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徐渭
创作活动
女儿
中国古代作家
性别优势
故事
妇女观
女性形象
-
描述:
由于历史和传统在社会角色分工上派定的性别优势,中国古代作家绝大多数是男性。他们的创作几乎涵盖了文学艺术创作活动的全部。宋元明清作品中富有光彩的女性形象,绝大多数也是男性笔下所塑造的。不必怀疑他们以女性立场替女性扬眉,代女权说话的开明意识和积极态度;
-
从《三国演义》到《水浒传》:浅谈二书之不同
-
作者:
齐学东
来源: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关羽
水浒传
细节描写
三国演义
农民起义
中国古代小说
市井细民
妇女观
女性形象
宋江
-
描述:
《三国演义》与《水浒传》都是经过长期积累并在明代初年成书的作品,甚至有人认为作者也是同一个人即罗贯中。它们都是乱世英雄的颂歌,所以,明代建阳的书商熊飞把它们合刊出版,称为《英雄谱》本。但由于两书成书过程的不同,它们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艺术风格上都有很大的不同,成为历史演义和英雄传奇的典范作品。一、庙堂之上与草泽之中《三国演义》取材于《三国志》等历史著作,又经过“讲史”艺人的创造,最后由伟大作家罗贯中写成这部巨著。所写的人物都是庙堂之上的历史人物和重大事件。这些人物有的是“有志图王者”,多数是想出将入相。
-
新中国妇女社会保障政策的理论与实践
-
作者:
欧阳玮
来源:
中南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覆盖面
新中国
理论体系
社会地位
权益
妇女观
女性职工
制度改革
马克思主义
问题意识
价值的实现
市场
性别歧视
弱势群体
平等权利
经济条件
现实问题
实践体系
社会保障政策
制定原则
-
描述:
新中国成立后的近60年来,在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不断努力下,我国妇女的社会地位得到了很大提高,妇女的权益较之以前也得到更好的保护。但是,经过笔者最近对大约400名女性公务员及女性职工的调查,发现女性社会保障工作在很多方面还不尽如人意。例如,社会保障的覆盖面过窄,立法也不够健全,甚至在有些地方因为政企责任不明确,出现了妇女保障工作倒退的现象。女性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弱势群体,其社会价值的实现在某种程度上呈现出了不合理公正的现象。以上所产生的“问题意识”,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 《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