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妇女观】搜索到相关结果 177 条
-
田纳西·威廉斯妇女观研究
-
作者:
刘玉
来源:
福建外语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世界
种植园经济
石头天使
田纳西·威廉斯
南方淑女
妇女观
女性形象
男性视角
剧作家
女性人物
-
描述:
田纳西·威廉斯妇女观研究
-
评女性的典范形象:贤妻良母
-
作者:
张斌
王凤华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维新
典范形象
女子教育
富国富民
大邱庄
贤妻良母
家庭
女性形象
妇女观
理想的女性
-
描述:
一部《渴望》使女性形象再次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男性呼唤着慧芳,而女性在为她掬一把同情的泪水时,更多感到的是困惑,更多引起的是内省,甚至发出了“刘慧芳,妇联工作的悲哀”的慨叹.在此,我们借刘慧芳这一形象引出贤妻良母问题,并试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对这个属于过去又试图超越过去,且一直追随着时代,几度引起纷争的女性形象作出我们的评判.
-
“三言”妇女描写之我见
-
作者:
王引萍
来源: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母之命
封建社会
“三言”
女子
男子
矛盾心态
冯梦龙
女性形象
妇女观
汤显祖
-
描述:
明代白话短篇小说集“三言”继承和弘扬了我国文学描写与表现女性才智胆识、生活罹难及命运遭遇的传统,但冯梦龙毕竟是封建社会的作家,必然受到封建社会妇女观的影响。同时他又是一个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于是在描写和表现妇女的问题上也陷入了矛盾之中,本文拟从“守节与失节”、“自择佳偶与父母之命、媒的之言”、“承认与否定妇女自身价值”等方面分析和评价“三言”对女性形象的描写。“三言”一百二十篇中,有具体姓名的妇女有200多人。这些女性,有些浓墨重彩,有些着墨不多,但大多轮廓分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对这些女性的描写如何评价
-
论沈从文的妇女观
-
作者:
陈林群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沈从文
文集
妇女解放
男女平等
女子
男子
妇女观
女性形象
人性异化
具象化
-
描述:
再也没有比沈从文更坦白的了,“我只想造希腊小庙”。这神庙供奉的是‘人性’。”如果娇小美丽、善良纯朴、活泼可爱的翠翠、夭夭们不是沈从文人性理想的具象化体现。那么,还有谁配被供奉在这座神庙中呢?有意思的却是沈从文竟是以这样的口吻来议论女性的:“天生一个女人,她的最大的义务,就只是把身体收拾得很美。”“女人就应作女人的事。女人的事是穿绣花的衣
-
古希腊理想的妇女与现实的妇女:谈谈古希腊的审美观、妇女观及其演变过程
-
作者:
苏艾平
来源:
贵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斯巴达
民主政治
亚里士多德
妇女形象
希腊艺术
审美意识
雅典娜
妇女观
女性形象
希腊人
-
描述:
古希腊理想的妇女与现实的妇女:谈谈古希腊的审美观、妇女观及其演变过程
-
简·爱、颂莲及其他:试论作家的性别视角、文化视角和妇女观
-
作者:
李恒方
来源: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简·爱》
作家
文化视角
妇女乐园
夏洛蒂·勃朗特
《妻妾成群》
性别视角
妇女观
女性形象
女大学生
-
描述:
简·爱、颂莲及其他:试论作家的性别视角、文化视角和妇女观
-
论贝蒂·弗里丹对弗洛伊德妇女观的批评
-
作者:
张晓玲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理论
阉割情结
社会环境
美国妇女
女权运动
层次优势
弗洛伊德
妇女观
女性形象
女权主义运动
-
描述:
贝蒂·弗里丹(Betty Fridan 1921——)是当代美国妇女运动之母。1963年,她的重要著作《女性的奥秘》问世,在美国引起了极大的轰动。这本著作如同西蒙娜·德·波娃的《第二性》一样,已成为西方女权主义运动的经典著作。1995年,她不顾74岁高龄,亲赴北京参加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NGO论坛,再次引起世人注目。弗里丹在女权主义运动中的重要地位是由其《女性的奥秘》一书奠定的。这本著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对弗洛伊德妇女理论的猛烈批评。这一批评在当时对把弗洛伊德理论奉为《圣经》的美国理论界起到了震聋发聩的作用
-
浅谈《聊斋志异》的妇女观
-
作者:
薛彩玲
来源:
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封建礼教
明末清初
妇女问题
政治斗争
蒲松龄
女性人物形象
《聊斋志异》
文言短篇小说
女性形象
妇女观
-
描述:
明末清初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大师蒲松龄以其传世名作《聊斋志异》奠定了他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地位。《聊斋志异》全书共四百九十余篇,倾作者一生心血而著成。其内容虽然主要采用了狐精和鬼怪、神魅故事,但也有不少取材现实的篇章。以往人们在评价这部几乎耗尽作者一生精力的作品时,多从“浪言狐鬼史,抒发磊块愁”入手,认为作者是通过谈狐说鬼,曲折地反映了当时的现实。通观全书,我们应该注意到,这是一部短篇小说集,又是在几十年时间中完成的,它没有贯穿全书的主线、情节,也没有一个统一的主题。它的内容涉及面非常广,题材驳杂,单从作品
-
从《聊斋志异》看蒲松龄的妇女观
-
作者:
何良玉
来源:
中国文学研究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封建礼教
妇女问题
妇女形象
男女平等
中国封建社会
蒲松龄
《聊斋志异》
妇女观
女性形象
封建伦理道德
-
描述:
清代伟大作家蒲松龄创作的《聊斋志异》塑造了数以百计的妇女形象,这些多姿多彩的妇女形象,比较鲜明地反映了蒲松龄所处那个时代的社会历史风貌。长期以来,许多学者对这些形象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深刻地剖析了《聊斋志异》所塑造的一系列妇女形象的重大社会意义。然而,却很少有人去透过这众多的妇女形象来探讨作者蒲松龄的妇女观,了解这位伟大作家之所以能够创作出这么多的为广
-
为迎接托尔斯泰诞辰160周年黑龙江省外国文学学会举行学术研讨会
-
作者:
林永安
来源:
求是学刊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诞辰
外国文学
托尔斯泰
艺术成就
黑龙江省
妇女观
女性形象
托尔斯泰作品
学术研讨会
性格特点
-
描述:
为迎接托尔斯泰诞辰160周年黑龙江省外国文学学会举行学术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