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妇女观】搜索到相关结果 177 条
-
从关汉卿的剧作看元人进步的妇女观
-
作者:
王菊艳
来源:
浙江经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才学
杂剧
传统美德
主见
妇女观
-
描述:
伟大的杂剧作家关汉卿创作了大量的妇女题材的作品 ,反映了元人进步的妇女观。元人肯定那些有胆识、有主见的女性 ,歌颂她们敢于与命运及恶势力抗争的精神。赞同女性冲破门当户对的传统婚姻观 ,寻找理想的生活。同时 ,十分欣赏有才学的女性。肯定她们善良坚韧、深明大义的传统美德。这些成功的女性形象 ,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
论乔叟的妇女观
-
作者:
张炼
来源: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巴斯妇人
乔叟
妇女观
厌女
女性主义
-
描述:
西方学者对乔叟的妇女观一直颇感兴趣且对此争论不休。许多论者认为乔叟对女性抱有同情,而另外一些论者坚称诗人的女性人物受到了男权主义的厌女传统影响。中国学者对乔叟的女性人物或女性主义研究解读仍有待深入。乔叟的妇女观是复杂和不断发展的。首先他受到所承继的文学传统、所处的社会历史阶段影响,对女性人物带有歧视。另外,诗人对当时女性社会地位和生存境遇的关注使他塑造出巴斯妇人这样表现出新特征的形象。巴斯妇人是诗人和周围世界、诗人和自身理想的"沟通"。
-
略论第二次世界大战对美国妇女的影响
-
作者:
林艳
来源: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地位
二战
女性意识
美国妇女
妇女观
-
描述:
二战使美国妇女的地位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为妇女就业人数的增加,就业范围及就业结构的变化;二战使美国妇女的女性意识得以提高,从而为20世纪60年代的女权运动埋下了革命的种子;二战对人们的妇女观有较大冲击,但传统的妇女观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自从20世纪60年代美国当代妇女运动兴起以来,美国史学界关于美国妇女史研究的广度、深度都在加强。客观地分析美国妇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挥的作用,着重阐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对美国妇女的影响,是个具体的历史研究问题。同时,把性别作为研究历史的新视角,亦可为传统的史学研究拓宽一个
-
高扬职业女性的主体意识
-
作者:
吴静
来源:
创造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职业女性
妇女运动
主体意识
妇女权益
妇女观
-
描述:
曾有—位成功的男士对我说:看看你们,里里外外累死累活弄得自己疲惫不堪,何不回去守家,相夫教子。他主张女性不要参与社会活动,不要参与社会竞争,认为那是男人的事情。据他所言,男性将自己融入社会,将个人在社会上的发展看得高于一切,甚至于家庭。女性则不同,女性视家庭如生命,对女人来说,社会上的一切都是未知的、激烈的,家庭是自己熟悉的地方,是可靠的、温馨的。
-
坚决贯彻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
-
作者:
滕久明
来源:
中国妇运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运动
宣传教育工作
妇女权益
妇女观
男女平等观念
-
描述:
坚决贯彻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
-
论闻一多先生的妇女观
-
作者:
陈颖灵
来源:
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母性
妻性
奴性
妇女观
妓性
-
描述:
闻一多先生的妇女观是从现实生活中 ,亲自体验、亲身实践得来的 ,有许多真知灼见。多年的诗人、学者生涯 ,为他了解社会、积淀思想、形成观点 ,最终成为民主斗士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他大胆地提出了用新的标准来衡量社会体制的优劣 ,也批判地指出奴隶制社会的种族和两性是造成妇女受歧视压迫和灾难深重的根源 ,探索了妇女解放的途径是要用革命的行动 ,重新建造合理的社会。女性自身要从母性的天性出发 ,不要从妻性和妓性出发 ,并热情洋溢地预言了未来的社会中妇女举足轻重的地位。半个世纪以来 ,女性文学的长足发展 ,妇女在文化和
-
《三国演义》与《水浒传》妇女观浅析
-
作者:
刘建华
来源:
武汉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水浒传
文化
三国演义
女性形象
妇女观
-
描述:
由于作者所处时代和传统文化观念的消极影响,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二的《三国演义》与《水浒传》在思想内容上既有其共同的进步性,同时又表现出了程度各异的局限性。这主要体现在对妇女形象的塑造和妇女观两个方面。 首先,对女性形象的塑造,相同之处是都将女性工具化、背景化。作为描写男人世界的小说,书中的女性都是无关紧要的。她们或者是男性的陪衬,作为梁山好汉的对立面以反衬英雄的高大纯洁、光明磊落;或者是男人政治斗争中任意摆布的棋子,成为罗贯中男尊女卑观念支配下男权意志的牺牲品。 两书塑造的女性形象不同之处也是很明晰
-
《易》《礼》《诗》对妇女的定位
-
作者:
焦杰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易》
《礼》
《诗》
妇女观
西周至两汉
-
描述:
本文从《易》、《礼》、《诗》等儒家经典对妇女的定位来探讨西周礼乐制度和儒家思想的妇女观,兼论西周至两汉时期妇女观的变化。全文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绪言,介绍选题的原因与意义,评述当代妇女史研究的状况、妇女观研究和《易》、《礼》、《诗》中性别观念的研究现状,同时还说明了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意义。本文认为,在世界多元化的时代,妇女发展已经成为国际潮流,为了适应这一时代的要求,我们必须正视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现实,从不同的层次、不同的领域、不同的学科探讨妇女发展滞后的原因。从历史学角度讲,探讨传统妇女观是非
-
宋代笔记小说中的妇女形象
-
作者:
邵育欣
来源:
河北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宋代
妇女形象
男性士人作者
笔记小说
妇女观
-
描述:
宋代笔记小说流传至今的数量是相当可观的。作者们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渠道,将观察的视角伸向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由于没有体例内容的约束,可以自由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因此,笔记小说的题材十分广泛,得以塑造了各个阶层、不同身份的宋代妇女形象。特别是其中有关下层妇女的记载,较其他文本更丰富。另外,随笔性的文体特点也使笔记小说成为作者直抒胸臆的载体,为我们了解他们真实的思想世界提供了可能。鉴于笔记小说的上述特点,本文无意于考证其记载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而是试图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通过对有关妇女的资料进行整理、分类,将笔
-
苏轼的妇女观与女子教育思想
-
作者:
江晓梅
来源:
暨南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子教育思想
士大夫
苏轼
妇女观
北宋
-
描述: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女性的社会地位是较为低下的。然而历代都有一些学者从不同侧面或多或少地肯定女性的社会地位。作为宋代士大夫的代表人物之一——苏轼即具有这种意识。 苏轼一生作品丰富,那感人肺腑的文字后面是一个个各具特色的女性形象,作者或对其进行直接歌颂,肯定她们的聪明才智,或站在女性的角度对其遭遇寄予深切同情,甚至不遗余力地谴责那些残害女性的种种暴行。透过苏轼和时人的作品,我们可以看到他们较为进步的妇女观,而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北宋中期士大夫群体的心理现象。 由此妇女观出发,苏轼构造了自己心中女性
<
1
2
3
...
10
11
12
...
16
17
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