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妇女形象 】搜索到相关结果 148 条
从元杂剧中的妇女形象看元人心态
作者:
戴健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元杂剧
妇女形象
心态
描述:
该文从元代杂剧中的女性形象入手,剖析形象塑造上的文化内涵,从而归纳创作者的心理状态,以便更好地把握元代文人的思想脉博和心理流变,把握杂剧作品的深层次内涵.并以杂剧作品蓝本,考察元代妇女社会生活的根貌,为求客观全面,保持时代的 "原生态".
福克纳《喧哗与骚动》中的妇女形象
作者:
任文
来源:
四川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福克纳
妇女形象
《喧哗与骚动》
描述:
威廉·福克纳(1897—1962)是美国文学史上的一大泰斗,他的《喧哗与骚动》被广泛视为英国当代文学中最著名的力作之一。自1929年作品问世以来,一直受到文学界的普遍瞩目,但因这部小说本身的结构及文体等方面的原因,许多评论界都把目光投向对作品主题的探讨,表现手法的探索,以及主要男性形象的分析,从而或多或少地忽略了对其中的女性形象的分析和评价。本文力图在这一特定方面做一定的尝试。|The Sound and the Fury by William Faulkner (1897-1962) is w
从建国初期中国画中的女性形象看妇女解放:以《九州无事乐耕耘》为例
作者:
牛芳杰
来源:
艺术科技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解放
妇女形象
建国初期
中国画
徐悲鸿
描述:
社会主义制度的新中国对女性劳动力的需求是《九州无事乐耕耘》中女性形象产生的直接前提。作为一个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被树立起来的典型青年劳动女性形象,她的视觉形象的塑造自然会受到当时国情的影响,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启发了剩余劳动力尤其是女性劳动力投入社会主义国家的生产建设中去,而女性形象在这种局部去性别化的过程中,无论是男性化的体态还是被保留的女性化元素,也同样服从于这个目的。
《聊斋志异》中女性形象的特性及其价值
作者:
周志艳
来源:
榆林学院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独立
复仇
妇女形象
爱情
聊斋
描述:
在我国小说史上,从汉魏六朝的志怪小说中,就已开始将女性以花妖狐魅的形象来进行描写,至明末,这类作品可以说数不胜数。《聊斋》写于明末清初,成书很晚,声名却远在其上。主要原因是,作者笔下的花妖狐魅,不仅有着"容华绝代"的风姿,更有着对爱情的执著、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封建礼教的无视以及与社会黑暗抗争的勇气,她们的美丽、善良、坚毅、勇敢,使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极其震撼人心,成功地超越了以往同类作品。
浅谈鲁迅小说中的妇女形象
作者:
李翠芳
来源: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子君
妇女形象
悲剧
爱姑
单四嫂
描述:
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鲁迅,对妇女问题极其关注,在他的作品中,塑造了众多封建社会的妇女形象,如单四嫂、祥林嫂、子君、爱姑,等。在此通过梳理她们一生的悲惨遭遇,认为这些女性人物形象的悲剧性是由于他们经济上缺乏独立性以及长期处于被压迫地位所决定的,揭露了封建宗法制的种种罪恶,控诉了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也为她们的解放道路作了深层次的探索。
女性命运的真实写照——丁玲、肖红小说中的妇女形象及其比较
作者:
蒋明玳
来源:
西部学坛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形象
丁玲
女性命运
肖红
小说评论
描述:
丁玲和肖红作品中反映了五四以后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女性两种典型的心理状态和人生道路,构成了三十年代左翼士性文学的两大主调,本文试通过两种类型的女性人物的比较分析来予以阐明。
从《中国妇女》看整风运动前中共塑造的妇女形象
作者:
范子谦
来源: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妇女》
妇女形象
中国革命
妇女运动
延安
描述:
妇女解放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内容,妇女形象的变迁则体现了妇女解放的程度。延安时期,中共在推进妇女运动过程中塑造了一批典型的妇女形象。探析《中国妇女》可以发现,整风运动前的妇女形象主要有模范女英雄、女劳动模范、模范母亲和模范女干部。与这一时期的妇女解放思想相呼应,以《中国妇女》为载体出现的妇女形象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宋代笔记小说中的妇女形象
作者:
邵育欣
来源:
河北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宋代
妇女形象
男性士人作者
笔记小说
妇女观
描述:
宋代笔记小说流传至今的数量是相当可观的。作者们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渠道,将观察的视角伸向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由于没有体例内容的约束,可以自由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因此,笔记小说的题材十分广泛,得以塑造了各个阶层、不同身份的宋代妇女形象。特别是其中有关下层妇女的记载,较其他文本更丰富。另外,随笔性的文体特点也使笔记小说成为作者直抒胸臆的载体,为我们了解他们真实的思想世界提供了可能。鉴于笔记小说的上述特点,本文无意于考证其记载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而是试图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通过对有关妇女的资料进行整理、分类,将笔
女性意识的觉醒—《不可儿戏》的女性人物分析
作者:
陈佳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主义文学理论
奥斯卡?王尔德
妇女形象
《不可儿戏》
女性人物分析
描述:
女性意识的觉醒—《不可儿戏》的女性人物分析
激进的改革与激进的女性——关于玛吉·皮尔斯《微小的变化》中的两种妇女形象
作者:
夏青
来源:
四川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激进的女性
妇女形象
《微小的变化》
激进的改革
玛吉·皮尔斯
描述:
本文旨在以美国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的妇女运动为背景,以激进妇女作家玛吉·皮尔斯的《微小的变化》的中心,就这一时期的妇女运动与妇女形象展开一些讨论。
<
1
2
3
4
5
...
13
14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