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妇联工作简明手册
作者: 全国妇联组织部   来源: 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妇女工作  
描述: 本书包括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的性质、基本职能和任务,中国妇女运动的基本理论,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的组织机构和组织建设,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的干部队伍等。
被区建设与妇女工作笔谈
作者: 张霞   王金玲   章黎明   杨湘岚   佐平   刘旭金   蒋培兰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区   妇女组织   妇女工作  
描述: 本文7位作者分别从从社区建设与妇女发展的关系、社区建设的主体、社区妇女工作的空间和模式、社区妇联的特点及组织建设等方面阐发了自己的观点,以引发对社区妇女工作本质和规律的思考。
关于高校妇女组织工作的新探讨
作者: 李燕   来源: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高校   探讨   妇女工作  
描述: 分析了当前高校知识女性群体的特点、思想状况以及时代对她们的新要求 ,论证了在新形势下 ,要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实现高校妇女工作在形式和内容上的新突破。
争做学习型干部
作者: 孟燕堃   来源: 中国妇运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激励学习机制   学习型干部   妇女组织   妇女工作  
描述: 争做学习型干部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西藏妇女的解放
作者: 王小彬   来源: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藏   中国共产党   妇女工作  
描述: 回顾和总结西藏和平解放50年来妇女工作的光辉历程、丰功伟绩和历史经验,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基本的结论: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西藏妇女的解放。坚持党的领导,是西藏妇女解放的必由之路。西藏妇女工作50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党领导的西藏妇女运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西藏妇女的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50年的艰辛探索也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用好妇联的“当家法”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妇运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联组织   妇女运动   妇女权益   妇女工作   男女平等观念  
描述: 1990年,江泽民总书记在“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80周年纪念大会上提出“全党全社会都要树立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在这一思想指导下,1992年,第七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这是我国制定的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为指导的、全面的、综合性的保障妇女权益的基本法律。妇女法的颁布实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妇女运动的历史性成就和实践经验的总结,它标志着我国的妇女权益保障进入了法制化的新阶段。可以说,妇女从此有了自己的“娘家法”,妇联有了“当家法”。
再乘东风绘宏图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妇运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联干部   妇女素质   妇女运动   妇女工作   三个代表  
描述: 春华秋实,金风展旗。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盼望已久、令世界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11月8日在北京隆重开幕。这是我们党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发展阶段召开的一次具有戈Ⅱ时代意义的代表大会,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政治
机关妇女组织兼职化趋势的思考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妇运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国家机关   妇女素质   工作作风   妇女权益   妇女组织   妇女工作  
描述: 机关妇女组织兼职化趋势的思考
学习康大姐的革命精神 为促进妇女儿童事业发展奉献力量
作者: 彭珮云   来源: 中国妇运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联组织   奉献精神   妇女运动   中国   康克清   妇女工作  
描述: 专栏编辑王秀英编者按:为了纪念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国妇女运动的卓越领导人、原全国妇联主席康克清同志逝世十周年,全国妇联于4月19日召开缅怀康克清大姐座谈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彭云、全国妇联名誉主席陈慕华出席座谈会并讲话。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顾秀莲主持会议。她说,我们妇联的工作人员要学习康大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学习她的奉献精神,将妇女工作落到实处,以告慰康大姐的在天之灵。出席座谈会的有和康大姐一起工作过的老同志、曾在大姐身边工作的同志和大姐的亲属。全国妇联书记处书记、
青年知识女性工作的探索与研究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妇运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年知识女性   实践基础   中国   政策措施   社会因素   妇女工作  
描述: 浦东新区十年开发,实现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跨越,并迅速成为全国的人才聚集之地。高级专业人才——“白领”在这一地区逐渐开始成为具有特定标识的社会群体。在这日益庞大的社会群体中,知识女性尤其是青年知识女性,以其特有的亮丽风采,活跃在大开发的各个领域,并崭露头角。她们的异军突起,给传统的妇女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一向在女性弱势群体中有着良好工作声誉的妇女组织,如何在青年知识女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