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英雄】搜索到相关结果 43 条
-
马克思何以推重“柔弱”的女英雄——燕妮与甘泪卿的比较
-
作者:
和建伟
陆晓光
来源:
社会科学论坛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马克思
女英雄
燕妮
甘泪卿
人文主义
-
描述:
马克思1865年在其《自白》中曾写道:最喜爱的女性性格是“柔弱”,最心仪的“女英雄”是甘泪卿。甘泪卿作为歌德《浮士德》中的女性形象,具有温柔善良、坚贞虔诚、奉献牺牲等性格;燕妮作为马克思的重要助手与
-
明清侠义小说女性形象研究
-
作者:
杨林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英雄
明清时期
侠义小说
风尘女子
闺阁女子
-
描述:
小说在明代大量产生和发展,并迅速成为能和唐诗宋词媲美的明代文学体裁。作为长篇白话小说中的一种,侠义小说也随之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出现了一批有价值、有影响的长篇白话侠义小说。而长篇白话侠义小说真正的繁荣是在清代,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是别的时代难以抗衡的。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明清时期具有代表性的长篇白话侠义小说中有名有姓又具特点的女性形象为研究对象,分析古代侠义小说的社会文化背景及发展概况、对侠义小说中女性形象进行分类及特征论述、在前述人物分析的基础上力求准确把握女性形象在侠义小说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
-
寻找中的完整自我——多丽丝·莱辛英国小说女主人公形象解读
-
作者:
武剑
来源:
西北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英雄
自我
双性共体
完整性
自性
-
描述:
多丽丝·莱辛(Doris Lessing 1919- ),2007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瑞典诺贝尔委员会认为“她以史诗般的女性经历,以怀疑、热情与想象的力量来审视一个分裂的文明”。本篇论文主要选取了她以英国为背景的五部以单个女性为主人公的小说,并以这五位女性形象作为分析对象,论述了她们追寻自我的旅程。本文结合荣格心理分析学相关理论,论证了在这五位女性追寻自我的旅程之中,都经历了心理上的个性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之中,她们得以将意识自我与个人无意识中的情结以及集体无意识心理整合,发现并寻找到了由于压抑或是遗忘掉
-
哈尼族迁徙史诗《哈尼阿培聪坡坡》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
作者:
王惠
来源:
民族文学研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哈尼族
始祖母
女英雄
帝后
《哈尼阿培聪坡坡》
史诗
-
描述:
长期以来的相关调查和研究都认为:哈尼族妇女地位是低下的。笔者认为这种观点主要是受到汉族历史文化中两性角色和地位变迁的影响。在《哈尼阿培聪坡坡》一诗中,从女始祖塔婆,到帝后扎纳玛,再到女英雄戚姒,妇女
-
战争阴影下的妇女文化:孤岛上海的妇女期刊初探
-
作者:
连玲玲
来源:
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上海
跨国妇女文化
女英雄
妇女期刊
性暴力
抗战
-
描述:
種獨特的性別認同主張。儘管近代以來救國論述極為盛行,也成了形塑婦女文化的力量,但其再現方式卻因期刊性質各有不同。本文觀察不同種類期刊,並分析三種戰時的女性形象:女英雄、受害者、外國他者,討論知識婦女以何種方式創造屬於自己的文化,並協商國家認同及性別認同之間的界線。
-
颠覆与重构:论《女勇士》的华人女英雄形象
-
作者:
黄玉洁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华人女性形象
颠覆
重构
女英雄
自由
《女勇士》
-
描述:
女性形象,重构了被东方主义话语和男权掩盖的华人女性历史,颠覆了贬抑性的华人女性形象。作品一方面追寻了中国传说和历史中花木兰、蔡琰等女英雄的故事,另一方面发掘了华人移民史中勇兰等女性身上的反叛精神,在这
-
东北大母神原型与满族民间故事
-
作者:
梦月
来源:
吉林日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满族人
女神
民间故事
原型
女英雄
民族文化
梅花鹿
满族文化
女性形象
女真族
-
描述:
东北大母神原型与满族民间故事
-
银幕女杰比男人还狠
-
作者:
萧兮
来源:
北京娱乐信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重回
动作片
汉密尔顿
女杰
女英雄
女性角色
好莱坞
女性特征
银幕
女性形象
-
描述:
银幕女杰比男人还狠
-
“梦中人”\“‘梦’中人”与“梦幻人”
-
作者:
李萱
来源:
南方文坛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典型意义
文化想象
女英雄
性格特征
文化心理
女性小说创作
传统女性
女性形象
现代女性
女性人物
-
描述:
在现代女性小说创作中,“梦幻”作为作者与社会文化对话和交往的一种心理空间及形式,时常同女性形象的塑造杂糅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梦幻”女性形象,其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是“梦中人”、“‘梦’中人”与“梦幻人”女性形象。本文着重探讨这三种与“梦幻”直接相关的女性形象的塑造在现代女性小说中的文本功能,其中所蕴含的社会深层文化心理,以及作者赋予其中的性别文化想象与话语建构。 “梦中人”:性格特征、现实映照与文化心理 爱做梦、爱幻想、整日沉浸在梦幻中的“梦中人”女性形象,早在传统女性创作中就已较为常见。如在宋朝朱淑真、魏
-
从近年电视剧女性形象看社会性别意识的进步
-
作者:
王文
来源:
当代电视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群体
社会性别意识
艺术长廊
女性价值
历史时代
惩恶扬善
女英雄
女性形象塑造
光鲜亮丽
当代女性
-
描述:
近年来,中国电视剧艺术长廊里女性形象可谓异彩纷呈,以女性为主角展示女性风采和情感并与社会主旋律相呼应已蔚为大观,几乎是全面展示了各历史时代各种身份的女性形象。从女娲、武则天到武林女豪,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