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权】搜索到相关结果 53 条
-
浅析《简·爱》
-
作者:
刘晓丹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爱
勃朗特
简·
夏洛蒂·
女权
-
描述:
《简·爱》是夏洛蒂.勃朗特最杰出的小说。它成功塑造了英国文学史一个对爱情、生活积极进取和敢于反抗、敢于争取平等地位的女性形象。
-
浅谈对《简·爱》女权主义的思考
-
作者:
木志宏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独立人格
敢于抗争
女权
简爱
积极进取
-
描述:
,不管是贫穷,还是富有,不管是美貌,还是相貌平庸,都有美好的心灵和充实的心胸,都能以独立的人格和坚强的个性生活。从感性思维到理性思维,简在其抗争的一生中得到了思想上的巨大飞跃,更成就了一个伟大的女权主义的诞生。《简·爱》一直被视为女性主义的教科书。
-
男权社会中的亚马逊女战士
-
作者:
宋彦
来源:
新西部(下半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抗
独立
男权
女性自我
女权
-
描述:
该文运用女权主义文学理论来分析威拉·凯瑟的《啊!拓荒者》的男性形象和女性形象的关系,以及女主人公亚历山德拉对男权社会的斗争和反抗。该文旨在论证在《啊!拓荒者》中,男权开始没落,而女权开始崛起,女主人
-
男权社会中的亚马逊女战士——浅析威拉·凯瑟的《啊!拓荒者》
-
作者:
宋彦
来源:
新西部(理论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抗
独立
男权
女性自我
女权
-
描述:
该文运用女权主义文学理论来分析威拉·凯瑟的《啊!拓荒者》的男性形象和女性形象的关系,以及女主人公亚历山德拉对男权社会的斗争和反抗。该文旨在论证在《啊!拓荒者》中,男权开始没落,而女权开始崛起,女主人
-
雪莱诗歌中的女权思想
-
作者:
宁梅
来源:
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理想社会
男女平等
feminism
女权
女性形象
-
描述:
在雪莱的诗歌中,分散点缀着大量赞美女性、倡导男女平等、支持妇女解放的诗句。这些诗歌中蕴涵着浓郁女权情结并可归纳为三个方面。1、塑造完美女性形象,阐释男女人格平等。2、抨击奴化妇女丑行,疾呼社会男女同权。3、倡导男女相爱互借,憧憬人类美好明天。
-
论劳伦斯作品的女性形象
-
作者:
戚永慧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D·H·劳伦斯
两性关系
性
女权
自然
-
描述:
论文由导论、劳伦斯的艺术思想与两性观、劳伦斯笔下的女性形象、劳伦斯女性形象的现代启示和结语五大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介绍劳伦斯所处时代的社会境况、思想特征、文艺思潮;分析这些时代特点对劳伦斯创作的影响及在他作品中的表现.第二部分:介绍当时女权运动高涨的?
-
解构劳伦斯式的男人和女人
-
作者:
李雪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解构
男权
女权
劳伦斯
短篇小说
-
描述:
作为19世纪才华横溢而最赋争议的英国作家戴卫·赫伯·劳伦斯,曾留给世人的印象主要是作品中对性爱的真实描写与大胆颂扬。随着时间的流逝和人们观念的转变,劳伦斯作品的真正内涵也被人们逐渐挖掘出来,事实上,他是一位敢于面对人生和探索人生的性情中人。同时,劳伦斯的作品也不再从简单意义上被看作色情小说,而是一部部饱含人生哲理寻找光明与真谛之书。作品的整个背景是以劳伦斯当时所处的时代——即与18世纪木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社会以及作者自身成长环境有关。劳伦斯通过挖掘人的本性,即追寻人与自然、男人与女人和肉体与灵魂之间的平衡
-
劳伦斯作品中女性形象的现代启示
-
作者:
孙欣
来源:
作家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两性关系
性
女权
劳伦斯
自然
女性形象
-
描述:
劳伦斯笔下的女性形象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两性关系的迷途者,对于理想的两性状态没有正确的理解,在与男性的竞争中毁掉了自己的幸福。第二类是两性关系的迷失者。她们有理想的两性观,但却挣扎在现实和理想边缘,最终却不得不向现实妥协。而第三类则是两性关系的探索者,能够不屈不挠、勇往直前,最终也看到了理想的曙光。劳伦斯作品中女性形象富于现代启示。
-
萨德作品中的性、女性与女权
-
作者:
曾新民
来源:
湖南社会科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描写
法国
艺术风格
女权
女性形象
萨德
-
描述:
萨德作品中的性、女性与女权
-
男权语境中的女权呐喊:对元杂剧女性人物形象的再认识
-
作者:
吕玲
来源:
山东文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
元杂剧
女子
女性人物形象
语境
赵盼儿
元代文化
女权
女性角度
女性形象
-
描述:
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史上,自母系氏族社会之后,古代中国就再也没有提供共女子们展示风采的社会舞台,其社会角色被定位为第二性,女子们成了男人的附庸。回顾漫长的社会发展史,我们看不到女子的身影,听不到女子的声音,中国女性仿佛一直蛰伏在历史的地表之下。好在有文学流传,这是一部没有间断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