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权意识】搜索到相关结果 55 条
-
新时期中国女性小说中的女权意识
-
作者:
张丽娜
来源: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时期
男权社会
女性小说
男女平等
女权意识
-
描述:
新时期中国女性小说的创作,有着明显的女权意识,她们以女性的热忱和强烈的自我意识,表达着共同的主题——对男性、男权社会的失望和反抗以及弘扬女性主体意识的女权思想。从男女两性的不平等、婚姻家庭的羁绊、传统观念的束缚以及自我价值的肯定和奋斗的艰辛等方面来解读新时期女性文学创作中的女权意识,使女权意识不仅是一面旗帜,而且成为文学、社会向着完美的双性和谐的方向发展的强大内驱力。
-
边缘的边缘——评女性私人化写作
-
作者:
杨枝煌
陈炳木
来源: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批判
个性化写作
女性文学
女权意识
边缘
-
描述:
世纪交替 ,千年嬗递之际 ,写作空间呈现出“王纲解纽 ,处士横议 ,百家争鸣”的局面。时下个体化写作甚嚣尘上 ,但当它撒得一地鸡毛 ,尘埃落定之时 ,人们开始反思这一边缘化的写作 ;而女性写作与个体化写作的联姻则成为边缘的边缘 ,对男权制的发难与反拨 ,对主流的背离与反抗 ,充分显示其批判性。
-
中学语文古诗文中女性价值观的发展和女权思想的酝酿
-
作者:
石瑞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价值观
女性主体建构
女权意识
女性主义
双性共建
-
描述:
中学语文古诗文中所涉及到的女性形象,囊括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女性形象的大半,是女性形象的大汇编和大展示,也是对女性历史的一个概括。今天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女性又面临着许多新的社会问题,遇到了新的生存尴尬。因此,女性的成长需要榜样的牵引,寻找历史上的榜样以便支持女性为自我的价值和权力定位,是全社会都应该十分关注的课题。
女性们曾经经历了母系氏族时代的荣光与辉煌,女娲补天和精卫填海便是女性以天下为已任、自立自强的真实写照。但生产方式的改变也改变了女性的社会命运,在“男尊女卑”、“三从四德”等封建
-
丁玲与萧红比较论
-
作者:
张丽丽
来源: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思想意蕴
丁玲
萧红
女性形象
小说
女权意识
-
描述: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丁玲与萧红是两位女权意识非常鲜明的女性作家。在对女性的书写中,显示出不同的个性特色。两位作家在创作中不约而同地坚守着女性的写作立场,表现出极其鲜明的女权意识,真实地传达出中国妇女在性别歧视的社会中所承受的压迫与摧残,对占据主宰地位的男权观念进行了愤怒的控诉与决绝的批判,从而在中国女性文学的空间中形成了艺术奇观。
-
论《盲刺客》中的女性意识
-
作者:
刘峻溢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自我意识
女性意识
《盲刺客》
父权意识
女权意识
-
描述:
《盲刺客》是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第十部小说,该书因构思独特,在2000年荣获了当代英语小说界的最高奖项——布克奖。国内外学者从多种角度对《盲刺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但由于该书结构和叙事技巧的独特性,大部分学者将注意力放在了结构和叙事技巧上,对文中的女性意识研究不多,且主要集中在对艾丽斯和劳拉等几个主要人物的分析上,忽视了其他女性角色的作用。因此,本文从女性主义角度出发,结合历史,社会,文化等因素对《盲刺客》中形形色色的女性角色加以分析,研究她们身上存在的女性意识,揭示女性意识与女性地位,女性所受压迫
-
历史站在左边 她站在右边
-
作者:
蒋巍
来源:
文艺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弱势女性
肉体
表达方式
女权主义者
同胞
社会学意义
长篇小说
绘画
女性形象
女权意识
-
描述:
历史站在左边 她站在右边
-
女性解放的风 该往哪儿吹?
-
作者:
暂无
来源:
山东邮电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女性社会
女性体验
牺牲品
女性境遇
工业化和商品化
道德评判
心理变异
女性解放
女性形象
女权意识
-
描述:
女性解放的风 该往哪儿吹?
-
男性中心:当代女性文学的话语背景
-
作者:
陈载舸
来源:
中国文化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女性灵魂
话语背景
社会主要矛盾
女性意识
“女性文学”
西方女权主义
人的生存处境
男性中心
女权意识
人权宣言
-
描述:
男性中心:当代女性文学的话语背景
-
刍议《驯悍记》中的莎士比亚对凯瑟琳娜内心的描写
-
作者:
孙萍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凯瑟琳
男主人公
反叛者
文学作品
女权主义
男权思想
心理描写
驯悍记
女权意识
男权主义
-
描述:
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女权主义潮流对文学界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不少作家都把目标投向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的描写,莎士比亚作品的女性形象自然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驯悍记》并不是莎士比亚最杰出的作品,但它的问世代表着莎士比亚的
-
浅析《卖花女》中伊莉莎新女性思想的升华
-
作者:
逄勃
来源:
参花(下)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尊自爱
卖花女
萧伯纳
女性思想
接触过程
新女性形象
自我认知
金斯
女权意识
语言学教授
-
描述:
在《卖花女》中,萧伯纳将伊莉莎塑造成了一个追求独立、平等、自尊自爱的新女性形象,并且在伊莉莎与息金斯等人的接触过程中,她在自我认知上也得到了升华,最终成为了一个新女性的形象。在萧伯纳的笔下,《卖花女》主人公伊莉莎从一个卑微粗俗的伦敦街头卖花女,在经过语言学教授息金斯的语言改造之后,成为了一名语言优美,举止优雅的女士,并在这个过程中伊莉莎在自我认知上也得到了升华,最终成为了一个独立、追求平等的新女性形象。实际上,在伊莉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