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女权主义文论与90年代中国女性写作
作者: 邓洁萍   来源: 青海师专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权主义   写作   女性写作  
描述: 本文从自传体形式和躯体写作两个方面 ,论述了西方女权主义文论对中国 90年代女性写作的影响 ,指出 90年代的女性文学存在着深刻的西方女权主义印迹 ,带有强烈的异域色彩 ,女性写作必须在借鉴女权主义文论的基础上 ,建构中国式的女性话语 ,表达中国女性的独特声音
新时期女性小说概论
作者: 蔡军   来源: 福州师专学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小说   女性意识   女权主义  
描述: 本文从四个环节概述了女性文学曲折反复的发展过程 ,并结合具体的作家作品简要探讨了女权意识产生发展的状况和原因。
一个虚拟的女权文本——以扎西多的批评为例阐释
作者: 王耀文   来源: 晋阳学刊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权主义   扎西多   女权文本  
描述: 扎西多的女性文学批评文章别具一格,表现出作者独特的视角与深厚的素养。研究她的有关论点,可以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女权主义批评简论
作者: 朱立元   来源: 大连大学学报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创作   妇女形象   女性意识   女权主义  
描述: 以研究妇女形象、创作和阅读为内容的女权主义批评以一种女性的视角对文学作品进行全新的读解,对男性文学歪曲妇女形象进行猛烈批判。挖掘不同于男性的女性文学传统,重评文学史。探讨文学中的女性意识.本世纪60
一间自己的房间
作者: 刘松泉   赵严峻   来源: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伍尔夫   双性写作   女权主义   女性文学传统  
描述: 伍尔夫是女权主义批评的先驱 ,她的长篇论文《一间自己的房间》最早在文学领域展开了对父权文化的清算。她批评父权制文化对女性的压抑 ,肯定被父权社会拒绝的女性文学传统的存在 ,为女性写作找到了一个历史
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的滥觞:——凯特·肖班和她的《觉醒》
作者: 王军   来源: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文学   女性意识   女权主义  
描述: 19世纪的美国开始了划时代的女性文学变革。女性开始从被禁锢的境况中觉醒,传统的道德风范和世俗的清规戒律使女性萌生了女性的自我意识。19世纪末20世纪初,女性成为越来越躁动不安引人注目的力量,女性问题也变得日益尖锐。当时美国文坛上一批敏感的女性作家开始在她们作品中表现这个主题,而凯特·肖班是她们中的杰出代表。
论《紫色》中的颠覆性与建构性特征
作者: 鄢芸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妇女主义   《紫色》   女权主义  
描述: 克的诸多作品中贯穿了其妇女主义的思想,其荣获普利策奖的长篇小说《紫色》就是一例。 本文从妇女主义诞生的历史背景出发,指出妇女主义与传统的白人女权主义有质的不同。首先,妇女主义不满于白人女权主义者将女性
女权主义视角解读“中国文化”
作者: 宣菁   来源: 西北大学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金斯顿   中国文化   女权主义   《女勇士》  
描述: ”为切入点,从女权主义视角出发,从三个方面论证《女勇士》中“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所在。第一,女性主体地位的构建。通过一组女性人物(无名女子与花木兰)不同性格和命运的刻画与描写,金斯顿试图将作为男性
手机媒介对东北农村妇女生活方式影响的研究:以吉林省九台市波泥河镇为个案
作者: 赵扬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手机媒介   生活方式   女权主义   农村妇女  
描述: 当今的社会正朝着全球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农村社会也在紧跟着社会前进的步伐。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农村妇女职业结构的变化,导致生活方式也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纵观农村社会的发展历史,媒介在改变妇女生活方式上有着深远的影响。而手机媒介,作为第五代新媒体的出现,在农村妇女生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国内外关于手机对农村妇女的研究比较少见。本文主要采用访谈法,通过对吉林省九台市波泥河镇中农村妇女的个案分析,探讨手机媒介如何改变东北农村妇女的生活方式。本文主要通过访谈法收集最新最贴近生活的资料,再以调查问
二十世纪英语女性写作对女性身份的探索
作者: 施旻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身份理论   女权主义   20世纪英语女性写作  
描述: 该文以后殖民主义的身份理论为切入点,对"20世纪英语女性写作对于女性身份问题"所做的观察与梳理,正是基于对目前女性研究现状的一些思考.在引言部分里,文章分析了女性研究在当今所面临的种种困惑,指出借助新的研究视野,超越困惑,走向一种不带偏见的女性文化的必要性.
< 1 2 3 ... 11 12 13 ... 28 29 3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