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权主义运动 】搜索到相关结果 17 条
福克纳《我弥留之际》中艾迪的形象解读
作者:
吴雁汶
王羽
来源:
青春岁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物性格
艾迪
女权主义运动
描述:
《我弥留之际》中女主人公艾迪形象的塑造手法不同于福克纳以往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正负面的那么分明。种种矛盾使得艾迪很难被定义为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因此本文将对艾迪的性格进行解读,以及分析这种性格的成因和与女权主义的关系。
广告与西方女权主义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华新闻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男性形象
广告效果
电视广告
女性消费
妇女形象
广告商
女权主义者
西方女权主义
女性形象
女权主义运动
描述:
广告与西方女权主义
从差异到融合——欧茨小说中的城市女性形象
作者:
高颖娜
孙新爱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生活
一个女人
母女关系
女性人格
欧茨
城市女性
母亲的故事
美国女性
女性主义
女权主义运动
描述:
作为一个城市作家,城市中的女性一直是乔伊斯·卡罗尔·欧茨小说中一个无可替代的主题。作家精心刻画了一系列不同类型的女性形象,从母亲到女儿,从差异到融合,不仅反映了美国城市中的女性生活,也体现了作家理想中的女性人格。一、差异:两种类型的母女关系在当代美国社会,作为一个女人意味着什么?欧茨把探讨这个问题的一个聚焦点放在了母女关系上。在某种意义上,欧茨作品中的女儿们都在重温和改造着母亲的故事,她们或延续或依赖或逃离或拒绝,形
女权主义的电影实践:《末路狂花》与《钢琴课》比较
作者:
杨潇
来源:
青年记者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钢琴课
女主角
现实主义
电影工业
七十年
影片
后现代主义
女性形象
女权主义运动
斯图尔特
描述: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的西方女权主义运动在后现代主义的宏大背景中展开,至今方兴未艾。它深入到了政治、文化的各个领域,探讨着女性的本质与文化构成。女权主义电影理论是女权主义的一个分支,其目的在于瓦解电影工业中对于女性创造力的压制与银幕上对于女性形象的剥夺。上世纪九十年代相继出现的《末路狂花》(Thelma&Louise,1991)与《钢琴课》(The Piano,1993)便是此类影片中的翘楚。美国导演雷德利·斯科特与新西兰女导演简·堪皮恩以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两种不同的创作方法,描绘了当代社会男性权力机制下女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女性形象的探析
作者:
杨雪
来源:
剑南文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菲茨杰拉德
矛盾心理
迷惘的一代
保守态度
爵士时代
司各特
盖茨比
男性世界
女权主义运动
男权主义
描述:
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描绘出多个“厌女型”女性。作者以男权主义的视角通过对女性的妖魔化,边缘化和理想化歪曲女性的真实形象,反映出作者在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下对女性的矛盾心理,以及对当时女权主义运动的保守态度。《了不起的盖茨比》(The Great Gatsby)出版于1925年,是美国作家弗朗西斯·司各特·菲茨杰拉德所写的一部以20世纪20年代的
成龙电影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徐辉
来源:
当代电影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社会
女性角色
中国电影艺术
警察故事
女性地位
男主角
女性形象
好莱坞影片
女性社会地位
女权主义运动
描述:
成龙电影中的女性形象
重新解读鲁迅小说中的几位女性形象
作者:
温鹤云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鲁迅小说
妇女形象
女权主义文学批评
解读
女权主义批评
女性形象
70年代
女权主义运动
描述:
女权主义文学批评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欧美。它是西方女权主义运动高涨并深入到文化、文学领域的成果,因而有着较鲜明的政治倾向。它是以妇女为中心
范式流变:对西方女性杂志学术研究的回溯
作者:
欧勤扬
李苓
来源:
中国出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意识形态理论
女性主义研究
性别歧视
学术研究
女性主义文学
媒介形象
杂志
女性形象
研究范式
女权主义运动
描述:
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社会的女权主义运动达到第二次高潮。凭借着社会运动高潮,女性主义研究开始进入西方高等教育与研究机构,并逐步在教育和研究领域产生影响,诞生了各个支流学派,比如女性主义文学、女性主义社会学等。随着大众传播学理
《荆棘鸟》中的女性意识剖析
作者:
范晓红
杨婵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朱丝
卡洛
兰克
克利
《荆棘鸟》
情感细腻
艰难困苦
三代人
拉尔夫
女权主义运动
描述:
《荆棘鸟》是一部以爱情为主线的长篇小说。作品中对于女性色彩及性格进行了细腻鲜明的描述,对于女性独立及自我意识觉醒进行了探讨与分析。《荆棘鸟》的作者是澳大利亚女作家考林·麦卡洛。小说自问世后,便引起了世界性的轰动,不仅内容情感细腻真挚,而且对于女性形象有了全新的认识与解读。小说描写了克利里家族三代人的情感
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渊源与发展
作者:
戴京倞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尔维
洛奇
文学世界
女性视角
新女性形象
历史人类学
普拉斯
中国女性文学
欧茨
女权主义运动
描述: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是20世纪世界女权主义运动在全球范围内高涨的情势下兴起的一种文学批评思潮。一批英美女权主义作家,如凯特·米勒特、肖瓦尔特、西尔维娅·普拉斯和卡洛奇·欧茨等,通过她们的论著和言行,站在历史人类学、文学和两性政治的角度批判了现代社会对女性的概念"欺诈"和"话语霸权",试图树立真正的不以男人视角诠释和解读的新女性形象,并重新构建女性文学史,用女性视角解读一切文学现象,把基于两性平等的女性文学形象从文学世界移植到现实社会中,从而把女性从男权社会压迫下解放出来,实现真正的妇女解放。这一文学理论思潮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