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搜索到相关结果 95 条
-
女性新形象——第三类女性——评《红字》中的海丝特
-
作者:
关涛
来源: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第一类女性
第二类女性
第三类女性
男性
女性
-
描述:
本文从女性阅读的视角 ,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方法对《红字》中的海丝特和婚姻、爱情、女儿、女红、自然以及社会之间的关系作了具体的分析。结合传统的第一类和第二类女性形象 ,作者认为 ,海丝特是女性新形象——第三类女性的象征。
-
霍桑笔下的女性神话
-
作者:
黄立
来源: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独立
霍桑
母性
依附性
女性
-
描述:
霍桑在自己的作品中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 ,他通过对不同类型女性各自命运的诠释 ,对女性的生存状况和出路进行了探索。他在作品中表现了女性应获得独立的经济社会地位和独立的思想的看法 ,表达了男女
-
抗争与牺牲的两极——曹禺笔下的女性人物
-
作者:
李秀萍
来源: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体验
牺牲
自我
抗争
女性
-
描述:
曹禺剧作中塑造了两类极端的女性形象:包括繁漪、陈白露、花金子在内的抗争者与愫方、瑞珏、王昭君所代表的牺牲者,反映出作者不同人生阶段的生命体验及艺术取向。
-
同情与批判:福克纳对女性人物形象的塑造
-
作者:
李庆华
来源: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同情
塑造
批判
性格
女性
-
描述:
福克纳所塑造的美国南方社会中的一系列女性人物形象 ,具有个别性、生动性和可感性 ,反映了美国南方社会的生活内容。这些人物形象渗透饱和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审美观念 ,表现了他个人对生活的认识和评价。
-
台湾“立委”选举制度对女性参政的影响
-
作者:
林晓芳
来源:
现代台湾研究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政治参与
影响
台湾省
选举制度
女性
-
描述:
近年来,女性参政成为台湾政坛上引人注目的现象,亦引发学者们的研究兴趣。台湾的女性参政,与妇女运动的发展有密切关系。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经济腾飞带动了台湾地区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妇女接受教育的机会大大提高,为妇女运动的成长奠定基础。70年代,
-
论女性的智能优势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
作者:
周艳丽
来源: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创作
思维力
记忆力
感知力
女性
-
描述:
男性与女性由于外因和内因的影响 ,在智能上存在着差异 ,实践证明 :一般智能上 ,这种差异是可以忽略的 ,但在感知力、记忆力和形象思维力等方面 ,女性却有着男性所不及的优势 ,这恰恰是影响女性文学创作的重要因素。
-
孕育中的苍凉负重——对30年代有关女性孕育的文学阐释
-
作者:
赵亚宏
来源: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负累
传统
孕育
革命
女性
-
描述:
孕育 ,是女性文学的主题之一。 3 0年代左翼文学中对女性孕育方面也广有涉猎。女性曾被作为一种失语的存在 ,一种无意识 ,并承担着严重的精神负累 ;女性在加入血与火的革命中 ,在面临孕育与革命的重大矛盾时 ,需要忍受更多的身心痛苦和做出更大的牺牲。女性是用生命去书写人生的
-
女性散文创作心理动因
-
作者:
罗琦
王斌
来源:
青年学研究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散文创作
写作意态
文学评论
创作心理
女性
-
描述:
女性与文学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即使是在男权盛行的社会里,她们依然在努力地寻求属于自己的清新自由的空间。即使在女性文学与男性文学基本抗衡的年代里,女性散文仍能闪亮地镶嵌在文学宝库中。所以,对女性散文
-
《搜神记》女性形象研究
-
作者:
侯兴祥
来源:
宁夏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情爱
现实
形象
搜神记
女性
-
描述:
本文通过对《搜神记》中涉及女性的具体作品进行较为细致的分析,首先归纳出女性形象的类型,然后分析她们的性格特征以及在她们身上所体现出的时代精神,最后指出这些女性形象的涌现对于后来的女性认识自我价值所
-
近代女性社会角色的建构
-
作者:
魏茹冰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妇女杂志》
近代
社会角色
传媒
女性
-
描述:
无处不在的传媒对社会性别的形成产生着持续而深入的影响,媒体塑造出符合“理想”的男性和女性,引导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去模仿、去改变自己,在很大程度上,媒体制造着我们的性别。近代性别观念的转型是女性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