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搜索到相关结果 213 条
-
从苔丝到娜拉
-
作者:
陈昊
来源:
北方文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转变
女性
压迫形式
-
描述:
本文以欧洲文学史上两个经典女性形象苔丝和娜拉为例,将女性所受的压迫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硬性”的形式,以普世的道德标准压迫女性,另一种是“软性”的形式,将女性置于需要特殊照顾的位置上。本文进一步探讨了形式的转变,揭示出转变原因,最后说明两种形式本质上的相同。
-
《德伯家的苔丝》与《母亲和我们》中女性悲剧命运之比较
-
作者:
敬佳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道德
悲剧
命运
女性
-
描述:
在《德伯家的苔丝》与《母亲和我们》中,哈代和韩天航分别给读者塑造了性格鲜明的女性形象:苔丝和刘月季。虽然这两个女性主人公所生活的时代不同,国别不同,但在她们身上都体现了作者的伦理道德观,体现了作者对女性的审美观点。作者在赋予主人公许多美好品质的同时,也给她们安排了悲剧性的命运。
-
电影中的窥视快感和男性目光
-
作者:
赵密
来源:
文艺生活(下旬刊)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镜像
窥视
女性
-
描述:
本文我们主要使用马尔维窥视癖理论以及拉康的镜像理论对希区柯克的电影《后窗》以及大卫.林奇的《蓝丝绒》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得出电影中的男性主人公以及男性观众通常将女性作为窥视对象,以满足他们所谓的男性力量和性幻想,并且要颠覆女性在男权社会的扭曲形象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
论《玫瑰门》的悲剧意识
-
作者:
杨阳
来源:
文学教育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司猗纹
玫瑰门
悲剧
女性
-
描述:
《玫瑰门》是一部典型的女性写作的成功之作,而且是一部真正具有女性觉醒意识的作品。铁凝在小说中塑造的一系列女性形象,为中国当代小说的人物宝库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司猗纹作为小说中贯穿旧社会到新时期的人
-
浅析苏童《妻妾成群》中的女性悲剧
-
作者:
王娟
来源:
文学教育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自觉
男权文化
悲剧
女性
-
描述:
苏童的《妻妾成群》为读者讲述了一个“一夫多妻”制的封建大家庭中的女性的悲剧故事。本文从《妻妾成群》的文本入手分析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以此洞悉女性在男权中心社会中的生存状态,揭示女性悲剧的起源,一方面
-
论《玫瑰门》的悲剧意识
-
作者:
杨阳
来源:
文学教育(中)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司猗纹
玫瑰门
悲剧
女性
-
描述:
《玫瑰门》是一部典型的女性写作的成功之作,而且是一部真正具有女性觉醒意识的作品。铁凝在小说中塑造的一系列女性形象,为中国当代小说的人物宝库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司猗纹作为小说中贯穿旧社会到新时期的人
-
女性的挣扎——张爱玲《红玫瑰与白玫瑰》再赏析
-
作者:
杨君
来源:
小作家选刊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挣扎
女性
-
描述:
张爱玲的小说用极大的笔墨塑造了一个个鲜明的女性形象.她笔下的女性,大多都挣扎在传统的中国社会里,从而透露着苍凉的人生命运.本文主要通过赏析《红玫瑰与白玫瑰》这部文学作品,来探讨红玫瑰与白玫瑰代表
-
萧红《生死场》的女性书写
-
作者:
玛伊莱·艾麦尔
来源:
大东方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萧红
生死场
女性
-
描述:
《生死场》,生和死连缀起了全书的主题,生育、妊娠、临盆,这些只有女性才能经历的事情在萧红笔下是纯粹的苦难是无从选择的。萧红站在女性的角度,揭示了在男权社会中孤独无助的女性形象,生活在无爱并压迫的环境
-
被消费的女性:园子温电影中的女性议题
-
作者:
刘洁
来源:
视听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电影
园子温
消费
女性
-
描述:
园子温的电影一向以关注社会现实著称。其电影的最新议题集中在日本现代社会中的女性。园子温对女性的关注建立在日本电影中一贯的以男性视角对女性进行建构的基础上。但是其电影中出现的对女性进行消费的影像是出于
-
“延安道路”中的女性角色冲突——以丁玲延安时期的创作为中心(1939-1942)
-
作者:
黄曼旖
来源:
惠州学院学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延安道路”
革命
丁玲
女性
-
描述:
"延安道路"包括了前线战争和陕甘宁边区基层建设。丁玲延安时期的创作继续关注和思考女性问题,同时又有了一些新的变化。她在创作中讨论了延安女性参与革命的困境,尝试提出解决性别问题的一种出路——"新人
<
1
2
3
4
5
6
...
20
21
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