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搜索到相关结果 274 条
-
男性不在场:台湾女性参政的性别阶序格局
-
作者:
姜贞吟
来源:
台湾社会研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政治参与
性别阶序格局
立委选举
女性
性别
-
描述:
象,目的在找出台灣女性參政的社會條件為何。研究發現如下:(1)台灣女性參政持續受到政治家庭與地方勢力的結構因素影
-
《致橡树》中的女性身份诉求
-
作者:
胡春苗
来源:
北方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致橡树
身份
舒婷
自我
女性
-
描述:
舒婷的《致橡树》是新时期中国女性文学的开山诗作。爱情是这首诗的外在表现,其实质是女性对自我身份的现代性诉求。诗人对三类不平等传统爱情模式的否定隐喻了其对以男性为中心的爱情模式的批判和摈弃。在谋求
-
苏童小说的女性形象及其文本艺术
-
作者:
李昕潞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语言
苏童
描写
叙事
女性
-
描述:
20世纪以来80年代以来,苏童作品的销售量日渐走俏,对苏童及其作品的研究就变得迫在眉睫,而且研究视角也逐渐多元化和开放化,但又主要集中在小说的语言、小说叙事、人物形象等方面。女性形象的塑造无疑是苏童
-
礼教初设而古风犹存——《诗经》女性形象浅析
-
作者:
杜蕊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礼教
功利主义
独独立意识
尴尬地位
女性
-
描述:
《诗经》三百零五篇反映的是西周至春秋时期人民的生活图景,而其中给我们描绘的女性,在这样一种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形成了她们所特有的形象特征。本文试从女性这样的尴尬处境出发,浅析《诗经》中的女性形象。她们
-
《战争》中的女性形象:脆弱的化身还是力量的代言?
-
作者:
钱倩
来源:
武汉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边缘人
现代文明
脆弱
力量
女性
-
描述:
让•马瑞尔•古斯塔夫•勒克莱齐奥,是20世纪后半期“新寓言”派的代表作家和当今法国文学的核心人物之一,与莫迪亚诺、佩雷克并称为“法兰西三星”。他游离于现代社会的边缘,以一种“流浪者”的身份审视西方城市文明进程中暴露出的各种丑与恶,并对其进行诘难。同时,他也是“一位关注新的启程、诗性冒险和感官迷狂的作者,关注在强势文明以外和其下的人性的探索者”,试图通过目光,这种超越任何语言形式之上的交流方式,揭示人内心深处的隐秘,探寻原始文化与异域文化中可以为西方文明带来精神寄托和慰藉的元素。 他的这种生活态度与其作品的
-
从后结构主义视角分析《最蓝的眼睛》《所罗门之歌》《宠儿》中的男性女性形象
-
作者:
张卉
来源:
沈阳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托尼·莫里森
二元对立
后结构主义
男性
女性
-
描述:
作为一个黑人女性作家,托尼·莫里森在她的作品中刻画了各种各样的黑人男性和黑人女性。在他们之中,有的懦弱,有的勇敢,有的可怜,有的强大。自从托尼·莫里森在一九九三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越来越多的人
-
大众传媒视野下性别文化的社会学分析
-
作者:
王馨怡
来源:
东北财经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性别歧视
性别文化
大众传媒
女性
性别平等
-
描述:
的重要内容之一。当今,中国正处于社会价值观念不断更新的时期,女性在社会地位、社会权利等方面都发生很大变化。虽然和以前相比,女性社会地位有了很大提高,但是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格局仍然没有改变。男优女劣、男尊女卑
-
女性身体解放与“人”的关注:论20世纪前40年之月份牌广告画
-
作者:
吴思婷
来源:
暨南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个体
身体解放
月份牌
女性
现代化
-
描述:
史上的一朵奇葩。女性形象是月份牌广告画最主要的题材,女性解放问题是中国城市现代化发展的主题之一。本文以20世纪前40年月份牌画中千娇百媚的女性形象为主要研究对象,使用图像分析与历史分析相联系、个案分析与
-
英韩女性相关谚语中的概念隐喻对比研究
-
作者:
石吉梅
来源:
延边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化
突显特征
英韩谚语
概念隐喻对比
女性
-
描述:
的比喻,它渗透着生活的智慧,反映着民族的文化心理,而且不用通过学习也能被习得和使用,因此是研究隐喻的重要资料之一。本文在前人对女性相关谚语的研究基础上,以英韩女性相关谚语中出现的隐喻为中心,以认知
-
世事浮沉中的惊艳
-
作者:
刘海萌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两面性
无常
《平家物语》
神道教
女性
-
描述:
《平家物语》(约1223——1242)是日本平安时代向镰仓时代过渡时期的古典名著。它的问世,将战记物语推向了高峰,具有里程碑式的划时代的意义。它同时也标志着镰仓时代战记物语进入完成期,并象征着名族英雄史诗时代的到来。这部长篇小说具有深广的社会历史内容,是日本战记物语文学的集大成之作。《平家物语》表现了日本文化具有两面性的特点:一方面是对美好事物的无限追求,表现为人物美丽的容颜、美好的爱情亲情、男性细腻的感情和作诗、射箭等武士道精神的描写,人们曾用“菊”来形容。另一方面,残酷的现实又是对人命运的捉弄,表现为
<
1
2
3
...
22
23
24
...
26
27
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