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鲍照女性题材诗歌创作的新变特征
作者: 陈冰   来源: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变   鲍照   题材   女性  
描述: 鲍照女性题材诗歌创作的新变特征表现为:(1)打破正统文学偏见,仿效晋宋民歌,利用当时流行的新声变曲,表现男女情思;(2)创造性地对原本不涉及男女情思的乐府旧题或前代作品加以改造,就旧题转出新意或裁以
追索当代知识女性心灵历程的轨迹──走近黄蓓佳
作者: 王伟   来源: 克山师专学报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梦幻   命运   心灵   女性  
描述: 本文通过对黄蓓佳的作品进行分析,追寻当代知识女性心灵历程的轨迹.文章对女性形象的内心活动剖析较多,展示了女性内心世界的丰富多采,使读者感受到她们灵魂深处所追求的真正所在.
论白先勇、苏童的女性世界
作者: 俞春玲   丛坤赤   来源: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性   命运   女性  
描述: 白先勇和苏童都曾以女性形象为核心建构了自己的文学世界 ,有别于众多男性作家塑造的传统女性形象 ,女性在他们笔下不再是空洞的能指。在对女性生存之痛的共同关注中 ,二者在女性命运舞台的设置上、人性
蓝色舞者的孤独飞翔——陈染小说创作中的生命“残缺”意识
作者: 吴宁宁   来源: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残缺   孤独   陈染   女性  
描述: 陈染凭借个体生命的体验 ,对人类精神与情感的“残缺”有着独特而深刻的认识 ,在她的小说中 ,充满了一个个因生命“残缺”而孤独、幽闭、叛逆的女性形象。这种生命“残缺”意识与女性意识、孤独意识紧密相连
明初教化剧中的女性
作者: 熊金   来源: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初   教化剧   女性  
描述: 明初教化剧盛行,其中的女性形象值得关注。明初教化剧中的女性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良家妇女,另一类是风尘女子,她们在剧中有一个共同的目的:教化受众。这些女性形象传达了当时的男权意识。这种现象与明初的文化政策息息相关,又与中国文学内部的传统密不可分。
女性的缺失——谈亦舒小说中所谓的独立意识
作者: 曲师   来源: 常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独立   亦舒   女性  
描述: 以往的评论大多倾向于发现亦舒小说女性形象强烈的独立意识,本文认为,在亦舒的小说中,这种独立意识是作者强加于人物身上的,这些女性形象实际上没有真正的独立意识,特别是把放弃爱情作为女性独立的一个重要标识,是有失偏颇的。
池莉小说中女性意识的覆盖
作者: 西慧玲   来源: 北方论丛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池莉   小说   女性  
描述: 池莉虽然不是女权主义者,但在她的小说中有着强烈的女性意识。她试图通过对市民阶层女性的一系列反传统反道德的行为描述,来展示自己告别传统女性形象、凸现女性的破坏性以及彻底否定男权神话的创作意图。池莉作品中女性意识的覆盖,使得她的创作在中国文坛上极富个性。
张扬个性的真实演绎——《战国策》女性人物探析
作者: 段幼平   来源: 湘南学院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战国策》   男性意识   人物塑造   女性  
描述: 《战国策》对女性人物着墨并不是很多,而且大多以反面人物为主,这鲜明地反映出封建社会男性作者的性别歧视。即便如此,我们仍可以通过这些女性形象,领略到战国时代进步的民主政治,感受到开放的社会风气,甚至被她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真实张扬的个性深深打动。
张贤亮作品中的女性情结
作者: 王涘海   来源: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情结   张贤亮   女性  
描述: 考察张贤亮的作品,不难发现张贤亮有一个难解的情结,那就是对女性的关注和赞美,这已经成为了张贤亮小说创作中的一种文学现象。张贤亮把大部分篇幅献给了女性,描绘了多姿多彩的女性形象。张贤亮之所以如此,是跟他的遭际命运息息相关的,同时他对女性的描述受到了传统文本和传统思想的影响。
川端康成笔下的女性女性塑造
作者: 王艳凤   来源: 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感觉   自然   川端康成   女性  
描述: 川端康成对日本古典文学中描写女性的传统推崇备至 ,在其人生旅途中女性又予于他特殊的意义 ,因此 ,他极力地描写女性、赞美女性。川端笔下的女性大致可分两类 ,一类是他倾注了全部爱怜的感情 ,塑造出
< 1 2 3 ... 145 146 147 ... 347 348 34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