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搜索到相关结果 1129 条
-
萧红及其小说中女性的悲剧人生
-
作者:
袁海红
来源: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悲剧人生
萧红
女性
-
描述:
萧红以其注册商标式的文笔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展现北方女性的现实人生,用带有自传色彩和充满感情的笔调描绘底层女性的生存困境。文章结合萧红人生经历,分析了其小说中女性人物的悲剧性格和命运、认为女性身份的悲剧,女性在家庭生活中的牺牲精神和女性母爱的丧失是主要原因。
-
过去、现在和未来——解读《喧哗与骚动》中女性角色的象征意义
-
作者:
张丽媛
来源: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象征
命运
女性
《喧哗与骚动》
-
描述:
福克纳的代表作《喧嚣与骚动》突破"客观时间"的束缚,通过多层次的时序倒置及多角度的叙述手法,勾勒出一幅美国南方社会生活的全景图。本文结合当代历史背景,从不同的角度对作品中女性人物的不同特点和命运
-
雷诺阿的女性题材画作赏析
-
作者:
王雪岩
来源:
大舞台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雷诺阿
印象派
女性
-
描述:
雷诺阿作为印像派画家的巨擘之一,其女性人物肖像画的技法和创作理念已达巅峰。本文将通过对雷诺阿艺术生涯中不同时期的经典女性题材绘画的技法分析,探讨他的艺术创作理念、风格变化,以期大众对其艺术创作有一些认识。
-
美剧《绝望主妇》中女性意识的表达
-
作者:
殷霓
来源:
新闻传播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美剧
女性
-
描述:
美剧《绝望主妇》自2004年10月开播以来,直到2012年5月划上圆满句号,总共八季,历时七年多时间,受到了全世界各国观众的热烈追捧。剧中通过对几位住在美国郊区主妇生活的窥视,使得主人公鲜明的女性
-
获得尊重与性别无关
-
作者:
刘砚
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
尊重
女性
性别
-
描述:
3月8日,一个女性的盛大节日。这一天,整个社会对女性都不吝惜其溢美之词,各种女性人物也占据了各种报刊、杂志的多数版面和电视荧屏的黄金时段。贵刊也不免俗推出“2003中国十大女性经济人物”,不过读来却有另一番味道,觉得这些女性获得尊重是有充足理由的。
-
贾平凹作品中的女性自我意识研究
-
作者:
蒋正治
来源:
时代文学(上半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我意识
贾平凹
女性
-
描述:
贾平凹作品中包含着一个女性人物形象谱系,其笔下的女性具有美丽、温婉、品性高洁等共同特征,并凸显了其强烈的自我意识。笔者从爱情、生命力、权利三个方面,对贾平凹作品中的女性自我意识进行研究。
-
《源氏物语》中的女性世界
-
作者:
董江洪
来源:
语文学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风雅
死亡
《源氏物语》
女性
-
描述:
《源氏物语》作为一部百余万言的长篇巨著,登场人物多达数百人,其中的主要人物包括了围绕着源氏公子的多个贵族女性。作者紫式部出身贵族门第,又长期生活在宫廷之中,加之本身是一名女性,所以她能够对这些女性
-
浅析张爱玲作品女性的悲剧意识
-
作者:
罗娜
来源:
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悲剧
女性
-
描述:
鲁迅曾经说过:“悲剧就是把最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观看”张爱玲的小说,无疑是会给人带来一股悲凉之风的。她的女性悲剧意识对于我们现在中国女性文坛乃至整个中国现代文学史都有着很深刻的影响和地位。对于一个女人
-
悲凉世界的追寻与探索
-
作者:
孙龙男
王昭
来源:
语文建设(下半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悲剧
女性
-
描述:
张爱玲是我国现代文坛极具代表性的传奇女性作家,她的作品直至今天都具有广泛的影响。本文旨在结合张爱玲的人生经历对其作品中处于乱世的女性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将其彻头彻尾的悲剧意识与人性的复杂性揭示与还原。可以说,对盲目而残酷的人性以及悲绝苍凉的命运的关注,始终是张爱玲小说的最高命意。
-
从女性“戏剧化”心理看其对客体身份的自觉承纳:张爱玲小说女性人物心理分析
-
作者:
田星
来源: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戏剧化心理
客体
女性
-
描述:
男权社会对女性的角色规定往往是通过女性对社会性别身份的认同内化在其精神世界之中的。这种理性蒙昧的角色认同尤为突出地表现在她们对于自身客体身份的自觉承纳上,女性总是自觉地把自己摆在一种被看的地位,古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