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安娜·西格斯《第七个十字架》里的女性形象
作者: 孙丽丽   来源: 文学教育下半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性   抗争   女性  
描述: 人性和抗争是安娜·西格斯作品里一再凸显的主题,作为西格斯流亡时期巅峰之作的长篇小说《第七个十字架》正是一首人性与抗争的交响曲。西格斯以细腻的笔触和磅礴的视角塑造了第三帝国统治下的诸多女性形象,她们或
海明威《丧钟为谁而鸣》中的女性形象探析
作者: 唐雯谦   来源: 作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欧内斯特·海明威   《丧钟为谁而鸣》   法西斯   女性  
描述: 在海明威所创作的《丧钟为谁而鸣》这部小说中,塑造了两个具备典型意义的女性形象,分别是彼勒和玛利亚。通过彼勒的强而有力和玛利亚的温顺坚强,可以看出海明威认为当前女性已经逐渐发展出独立的社会地位和个人意志,并且也通过女性的形象发展,表现出《丧钟为谁而鸣》这部小说中独特的思维角度。
战争电影的女性形象塑造:观《沂蒙六姐妹》有感
作者: 刘依   来源: 新闻研究导刊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沂蒙六姐妹   战争   女性  
描述: 作为国庆60周年献礼片,《沂蒙六姐妹》又名"战争中的女人"。作为国庆献礼,影片旨在召唤"主旋律"的意识形态。基于"战争"是"女人"的生存背景这一叙事逻辑,通过描绘女人的日常生活来展现战争的悲壮,对女性形象的塑造和女性话语权的呈现拓展了表达的空间。
清代绵竹木板年画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孔令君   来源: 艺术品鉴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清代   绵竹   年画   女性  
描述: 清代是四川绵竹地区木板年画发展最为繁荣的时期,大量的民间年画出现,与清代各个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其中女性形象为主题的作品在此期间不断变化发展,它不仅体现着自身的民间艺术的价值,也体现着整个社会的历史变迁,更是种向民众宣传文化思想的工具。
托妮·莫里森小说中的自然和女性形象
作者: 熊文   来源: 江苏社会科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生态女性主义   自然   女性  
描述: 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解读托妮·莫里森作品中的自然和女性形象,可以使我们充分感受到她对自然和女性的关注和同情,更加深切地体会西方"父权制"文化对自然和女性的双重压迫,有助于引导我们积极建构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爱友善、互利互惠的和谐关系。
王昌龄诗和柳永词中女性形象对比探析
作者: 齐海棠   来源: 鸭绿江(下半月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对比   王昌龄诗和   柳永词   女性  
描述: 女性形象的描绘和塑造是我国传统文学作品中经久不衰的重要内容,它在我国浩瀚的文学海洋中占据着举重若轻的地位。但是在唐代以前的文学作品中,独立表现女性形象的文学作品并不多,文人在诗歌中更多地是继承
吴敬梓长篇小说《儒林外史》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李彬   来源: 鸭绿江(下半月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封建社会   形象   儒林外史   女性  
描述: 中国封建社会奉行男尊女卑的风气和传统,我们可以在吴敬梓的《儒林外传》中体会到封建时代女性的悲哀。在以往对《儒林外史》的研究中,往往注重对科举制度和封建社会男性的分析和解读,忽视了女性在反映社会的本质和问题中发挥的作用,因此本文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对其中的女性形象进行研究和分析。
《世说·贤媛》与《列女传》女性形象的差异及其成因
作者: 胡乃文   来源: 戏剧之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贤媛》   《世说新语》   《列女传》   女性  
描述: 《世说新语·贤媛》与《列女传》两者均以记载女性的美德懿行为主,是封建妇德的楷模及女性审美标准的集中体现。但《贤媛》中贞顺节义的德行类女性数量较《列女传》明显减少,对于有仁有智、辩才出众的女性形象则有诸多描写。魏晋时期的战乱环境、清谈风气以及门阀制度、门第婚姻造就了魏晋女性不同于前代的神采与人格魅力。
康拉德作品中持火把的女性形象解读
作者: 李长亭   来源: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火把   康拉德   女性  
描述: 康拉德的许多作品要么不涉及女性,要么就是让女性处于边缘的失语状态。因此有些批评家认为他有厌女症。然而,他在《黑暗之心》、《吉姆爷》等作品中都塑造了可爱且可敬的女性形象。她们高举火把,帮助男性指明
《雪国》中男权中心视角下的女性形象
作者: 黎宏博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欣赏   审美期待   男权中心   女性  
描述: 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在一系列作品中对日本女性之美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获得了巨大成功。而作家在《雪国》中塑造的女性驹子,更成为了世界文坛中的经典形象。本文试图从男权中心视角这一角度,分析这一女性形象
< 1 2 3 ... 22 23 24 ... 234 235 23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