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业主》中的“成功女性”——评卡罗尔·丘吉尔的女性主义名剧《业主》
作者: 员珍珍   来源: 鸭绿江(下半月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身份   成功女性   业主   女性主义  
描述: 英国“社会主义女性主义”剧作家卡罗尔·丘吉尔的剧作《业主》体现了英国资产阶级价值观和人性的贪婪,本文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角度分析《业主》里的“成功女性”玛丽安,展示卡里尔·丘吉尔在对女性人物塑造时对当代女性地位和身份的思考和探索。
卡萝·邱吉尔《天之骄女》中女性身份研究
作者: 褚嘉琪   来源: 浙江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天之骄女   身份   卡萝·邱吉尔   女性身份  
描述: 在英国历史上,女性剧作家卡萝·邱吉尔被认为具有重要地位,她的戏剧贡献获得国际瞩目。本文关注于邱吉尔创作于1982年的代表作品《天之骄女》,该剧全部角色均为女性。此部作品戏剧手法独特,受到评论家的广泛关注,然而国内对于丘吉尔女性主义观点的讨论相对较少。本文立足文本研究,通过细读的方法分析剧本中的女性身份,力图辨别女性身份建构中的限制及激励因素。邱吉尔在剧本中批判了传统女性形象,发现以男性为主导夫妻关系及父系家庭关系中,女性的自我建构被压抑,男性主权激发女性的不满。朱迪斯·巴特勒曾在《性别麻烦:女性主义与身份
1990年代当代艺术中的女性身份建构与视觉表述
作者: 刘永亮   王力平   来源: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   女性身份   当代艺术   1990年代   视觉表述  
描述: 1990年代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开放,女性形象从身体、行为、气质、观念等方面都发生了新的改变。在中国当代艺术的创作中,女性作为构建时代文化的符号出现在新生代艺术家的创作中。作为男性的他者以结构、挪用、戏仿、拼贴等全新的叙事策略描绘了当代大众消费时代的文化图景;作为女性自身在女性艺术家作品中出现了女性自我形象的重构和多元叙事表达的图像。
莎菲之“死”——以悲剧理论解读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
作者: 吴慧理   来源: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身份   丁玲   时代氛围   悲剧   《莎菲女士的日记》  
描述: 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一位反对封建礼教、追求“真的爱情”和个性解放的现代知识女性形象,这本是令人振奋的。然而处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大革命失败后的特殊环境下,莎菲却“死”了,即在充斥着物欲的资本主义都市商品市场下走入精神的绝境,这一悲剧与当时时代低气压下让人窒息的社会氛围有关,更是作为女性的亘古的忧伤。
纯男性场域内的女性主义路径纯男性场域内的女性主义路径——以韩剧《成均馆罗曼史》为例
作者: 彭流萤   来源: 电影评介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扮男装   女性主体   女性生命   成均馆   女性身份   貂蝉   芙蓉花   女性解放   男性中心   女性主义  
描述: 本文试以剧中男女主角为中心,从男性场域的无心进入与女性意识的被救,男性遭遇性别伪装被蒙蔽的情感表达,在性别力量博弈下女性形象变迁和两性生活空间重构,男性推动下对女性身份的修补和鉴别,男性中心标准的荫庇与女性解放的迷途等方面来实现女性主义多维路径的探讨。一、性别附属的隐忧与女性的非自主觉醒剧集开篇出场的金允熙女扮男装在借书房替人抄书为生,以照顾母亲和生病的弟弟,女扮男装是她不得已的伪饰,当时社会对于出门游荡于外的女性
女儿与母亲的五场战争
作者: 宋涵   来源: 课外阅读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最后一天   男性作家   大筐   女性视角   女性身份   上学路上   香奈儿   一个女性   无力感   五场  
描述: 一每个男孩心里都有一个英雄,每个女孩也有一个她想要成为的女性形象。比如,她想要成为像可可·香奈儿那样的大胆新女性,或者是日剧里拈花惹草养猫的小清新主妇,也或者只是公司里那个靠自己买房买车的优雅女上司。而在她的一生中,她最不可能想要成为的女人,就是从她出生之日起就与她的生活亲密相连的女性——她的母亲。我相信女人们一定知道
美国文本里的中国故事——解读《女勇士》中的“花木兰”
作者: 毛琰虹   来源: 南都学坛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华裔女作家   华裔女性   批评界   华裔美国人   汤亭亭   女性身份   华裔美国文学   中国故事   《女勇士》   描述对象  
描述: 提到华裔美国文学,作家汤亭亭及其代表作《女勇士》总是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第二代华裔美国人,汤亭亭虽然在美国出生、长大,但是从父辈那里接触的中国故事和中国传统文化依然对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许多作品中,她把中国的移民和他们的后代作为描述对象,通过塑造不同时期、类型各异的华人女性形象,展现了二代华裔美国人的困惑、挣扎与经历,其作品以独特的视角展现出美国视野下的中国故事。《女勇士》在1976年获得“国家图书批评界奖”非小说类最佳图书
论王安忆《长恨歌》中的女性意识
作者: 李章凤   来源: 牡丹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立场   《长恨歌》   男权文化   王安忆   女性身份   文学创作   选美比赛   女性命运   一个女性   两性和谐  
描述: 王安忆的《长恨歌》展现出了对王安忆在文学创作过程中对女性命运的关照与探索。这部作品通过讲述主人公王琦瑶的故事,表现出了王安忆对女性命运的看法,同时也表现出了王安忆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意识,即对女性命运的同情、对两性和谐的展现以及对女性身份的构建。因此,本文通过解读与剖析《长恨歌》,诠释王安忆在文学创作中流露出的女性意识。文革后的中国文坛,出现了女性文学这道鲜明而独特的风景线。女性作家通过自己的作品,不仅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