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诗歌】搜索到相关结果 49 条
-
论晚明女诗人群落分布与创作特征
-
作者:
李圣华
来源:
厦门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特征
群落分布
晚明
明清诗文研究
女性诗歌
-
描述:
晚明女性诗坛崛兴,女诗人不仅振兴闺秀诗坛,而且争衡大家,以其卓绝的诗歌才华,创造了中国女性文学史上一段辉煌的历史。本文考察晚明女诗人的群体分布与构成、时代文化心理、诗歌创作艺术,揭现了晚明女性诗坛的概貌和诗歌创作特征。
-
“躯体的审视”:台湾当代女性诗歌主体意识研究
-
作者:
田佳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台湾
躯体审视
女性诗歌
主体意识
婚恋
-
描述:
在“五四”的感召和特殊社会背景的影响下,加上西方文坛风气的波及,当代台湾诗坛经历了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横的移植”,七十年代“纵的继承”时期,到了八十年代诗坛呈现出异彩纷呈的景象。多种不同形态的诗歌如古典主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和现代、后现代主义诗歌等,都能在台湾找到自己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势力彼消此长,问或彼此、多元融合,当代台湾女性诗歌的创作即在这种复杂的环境中艰难成长。女性诗人以巾帼不让须眉的气势,不断涌现新人,推出新作,掀起一股创作和研究的热潮,当代台湾女性诗坛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本文以当代台湾女
-
论郑敏诗歌写作的性别姿态
-
作者:
康苗
来源:
西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性别姿态
女性意识
生命写作
女性诗歌
郑敏
-
描述:
以寂寞作为姿态,以写作作为存在方式的女诗人郑敏用诗歌言说自己和人类。她的诗歌优雅正如她的贵族气质,成为生命的隐喻。在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史中,郑敏是如此特别的一个女性作家。她的诗歌言说态度和所表现的精神姿态都彰显着迄今为止少有的女性诗歌自觉。跨越时间和时代的距离,诗人言说了一个写作女性可能言说的。本文把郑敏诗歌作为“女性现代性文本”来解读,注重其写作中显性和隐性贯穿的“女性”和“现代性”意义。在这个意义上,郑敏诗歌写作便具有了当下女性诗歌及至女性诗学的价值。本文仅从郑敏诗歌写作的性别角色姿态出发,关照诗人的
-
三月春风拂面来
-
作者:
本刊辑部
来源:
诗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国际劳动妇女节
女性诗人
写诗
诗歌史
女性诗歌
中国当代
多元化格局
-
描述:
今年是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一百周年。在今天的中国,随着社会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女性文学,特别是女性诗歌呈现出一种充满动感的、五彩缤纷的多元化格局。女性诗歌已成为中国当代诗歌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不经意中的感悟——谈谈我对女性诗歌的认识
-
作者:
潘虹莉
来源:
文艺评论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风格
写作意识
中国
女性诗歌
文学评论
女性文学
-
描述:
这么多年来,以女性的身份写诗、编诗,并没有对自己的性别在过意。写诗的时候,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尊重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诗意纯美、语言朴素的作品。编诗的时候本着不遗漏一篇好作品的原则,兢兢业业。听人们谈论女性诗歌是这两年的事,尤其《诗林》(2000.2)推出三人谈:《关于(翼)与女性诗歌的对话》一文
-
台湾女性文学的前沿思考 台湾女性文学的现代性书写
-
作者:
阎纯德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作家
女性小说
现代主义诗歌
现代派
现代性
诗歌创作
女性诗歌
台湾诗歌
女性主义
台湾女性文学
-
描述:
现代性或是现代主义,在学术史上,其渊源有别;但是,它们作为一种文学艺术上的思潮,从西方引进中国,真正成为少数人的艺术思想和艺术方法或技巧,大约是在20世纪初,尤其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而在二三十年代则成为中国文学创作中的一个"流派".
-
概念·方法·个案——“女性文学”三题
-
作者:
王侃
来源:
文艺评论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批评
男性作家
女性作家
女性经验
王安忆
文学传统
“女性文学”
女性诗歌
女性写作
女性主义
-
描述:
一、概念严格地说,“女性文学”直到九十年代才成为中国文学界、学术界一个类型化的话题与课题。随着“女性”或“妇女”从意识形态上和理论上被抽象出来,也随着“大写的人”的文学框架的解体,“女性文学”成为在文学中进行再抽象后的新的理论范畴。这个概念坚执地认定...
-
女性绘画:中国艺术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
作者:
夏俐
来源:
美术界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画家
外来词
妇女解放运动
男女平等
女权主义者
女性诗歌
女性艺术
绘画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
-
描述:
一、"女性绘画"一词的由来"女性绘画"一词的起用,见诸于90年代初,而以"女性"这一概念研究文学、诗歌、电影等文学艺术的学术活动,则发轫于80年代。当"女性文学"、"女性诗歌"、"女性电影"等新名词、新概念,纷纷登场亮相的时候,"女性绘画"的研究还沉默着。可到了90年代,人们却还回避用"女性绘画"这一称谓,摸不清"女性"这一概念之所指,似乎它还带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女权主义"和"女性主义"的问题。因而,至今有人(尤其是有些美术界的领导)宁可用"妇女的画"、"女人的画"来指称女画家作品,而对"女性绘画"一词杜
-
历史文化中女性的文学讲述
-
作者:
伯牛
来源: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楚霸王
文学
历史文化
项羽
女性诗歌
公元前
词选
虞姬
-
描述:
女性经由文学实现讲述的欲望,已有非常久远的历史。仅就诗歌而言,收入《中国历代女子诗词选》的最早的女性诗歌,便有据传出自公元前202年时的虞姬的《和垓下歌》。虞姬为西楚霸王项羽的姬妾,常随项羽出征
-
舒婷论:“朦胧诗化”、女性意识的拓展与经典化
-
作者:
张立群
史文菲
来源:
文艺争鸣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时期
女性意识
诗歌世界
诗歌创作
女性诗歌
经典化
朦胧诗人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
舒婷诗歌
-
描述:
相对于以往常常从作品解读、创作艺术等方面展开的研究,本文选取从传播、接受的角度进入舒婷的世界。进而结合史实再现舒婷诗歌的经典化过程。作为一位在新时期诗坛较早获得认可的新潮诗人,舒婷的性别身份、创作道路、位置确立等一直和其所归属群落的其他诗人有所不同。这种在返观历史后呈现出的差异,自然反映了当时批评界由于种种原因存在的认知限度。然而,如果我们可以更加客观、辩证地看待这种差异,则不难发现:舒婷诗歌创作的复杂构成与来自外部接受、构造之间的张力,才是造成差异进而影响舒婷诗歌经典化过程的重要原因。至于由此重寻舒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