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女性诗歌叙述视角的演变与创作的式微*
作者: 何蕾   来源: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式微   叙述视角   女性诗歌  
描述: 在中国古典诗歌史上,女性题材的作品占有较大比重。随着叙述视角从最初的女性自述逐渐转向男性代言,女性题材诗歌的内容与艺术也随之发生变化。女性自述的诗歌作品情感真实、艺术风格朴素,而男性代言的诗歌多华丽绮靡之作。在主题上,两者之间也有较大差异,男性代言视角下的女性往往是柔弱无力的审美对象,而在女性自述的作品中,女性形象则丰满得多。女性题材诗歌作品叙述视角的变化是女性诗歌创作式微的伴生物,而女性诗歌创作式微的主要原因在于社会环境对女性的压抑与禁锢。
海峡两岸当代女性诗歌比较
作者: 凌孟华   来源: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比较   海峡两岸   女性诗歌  
描述: 如果说台湾女性诗歌在兴起的时间上充当着一种先飞之鸟般的角色 ,那么大陆女性诗歌则以其跨越式发展的态势 ,具有鲜明的后起之秀特质。二者既存在着“时间差” ,又在迥然不同的政治制度、经济形态、地域环境背后呈现出分流同源、殊途同归的发展轨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表现女性的性别觉醒 ,致力于女性形象的塑造和思考 ;第二 ,采取叛逆与解构的姿态 ,摧毁男权神话体系 ,表达女性对男性中心文化的颠覆渴望 ;第三 ,利用女性的躯体器官与生理现象洞开女性生命之门 ,拓展女性经验的诗性言说空间。
“叛逆的手”-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女性诗歌
作者: 安培君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叛逆   八十年代中后期   女性诗歌  
描述: 女性诗歌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始进入蓬勃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女性诗歌回归女性自我,开拓出诗歌中的女性性别场域,体现出一种诗歌之外的反叛精神。翟永明、唐亚平、伊蕾等作为女性诗歌的领军人物,其诗作中表现出一种对诗歌中既有的女性形象的反叛,以叛逆的姿态刻画出不同于前的女性形象,书写女性性别经验与女性命运。女性诗歌“叛逆”的整体风貌较之于朦胧诗愈益彰显,体现出三重叛逆于一身的多维度叛逆精神。本文主要分为三个章节,第一章介绍女性诗歌的崛起,对女性诗歌的概念进行梳理,对诗歌中的女性主义进行辨析,同时介绍女性诗歌崛起的
《诗经》女性诗歌与孔子诗教
作者: 陈敏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孔子诗教   女性诗歌   《诗经》  
描述: 作为诗歌的黄金国度,《诗经》开启了我国文学史上第一次最为宏大的合唱。在这些朴实动人、直入人心的诗篇中,女性也第一次发出了不容忽视的声音,并对后世文学形成了深远的影响。而中国的历史已经造成了《诗经》与儒家思想不可分割的关系,《诗经》中包含了多方面的儒家思想的原初因素,是后世儒家思想发源的渊薮之一。本文试图将女性诗歌的解读与孔子诗教的阐释结合起来,为诗经女性诗歌的研究打开一个新的窗口。通过对诗经中女性诗歌的细读,结合现有文献资料,深入探讨孔子诗教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全文五万字左右,共分为三个部
汉魏六朝女性诗歌研究
作者: 陈元瑞   来源: 西华师范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诗人   女性诗歌   汉魏六朝  
描述: 汉魏六朝是中国古代女性诗歌发展的初始阶段,虽然女诗人们的诗作在数量和内容上并不怎么丰富,但她们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却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和作用。 汉魏六朝女性诗歌可分为汉魏、两晋及南朝三个不同的诗歌发展阶段。在这三个不同的时期里,其内容情蕴及形式风格上都表现出不同的风貌:汉魏女性诗歌在内容情蕴上以写个人命运和两性之爱、抒悲愁苦痛之情为主,其诗歌既有四言体、楚歌体也有五言体,诗风以古朴质直为主;两晋女性诗歌从内容情蕴上看则比汉魏女性诗歌有了更进一步地扩大和深化——出现了咏物抒怀诗、亲情诗、写景诗、表现生活情趣以
“我们共有一种奇异的忧伤”:读莫卧儿
作者: 霍俊明   来源: 诗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奇异   悲秋   忧伤   伤春   女性诗歌   女性写作   幽闭   女性形象  
描述: 在谈论近期莫卧儿的诗歌之前,我还是想先就当下的女性诗歌存在的问题说说我的观感。在以往的女性写作那里我们往往更容易看到那些对镜自怜、高楼幽闭、伤春悲秋以及黑暗房间里自白的女性形象。
“隐匿的王后”,或“以暴制暴”的写作:夏宇读札
作者: 何言宏   来源: 星星诗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指涉性   语言游戏   填字游戏   情感   写作   女性诗歌   作品   王后   诗歌观念   诗学  
描述: "把你的影子加点盐/腌起来/风干//老的时候/下酒"——在夏宇的诗作《甜蜜的复仇》中,如此短短的五行诗句很多人都熟知,很多人也都非常喜爱.这首写于一九八○年夏宇二十四岁时的作品,无疑是中国新诗史特别是其中女性诗歌史中的经典之作,绝望、执顽的情感和奇特的构思与"暴力",使人读之难忘,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夏宇诗作的基本情状.一个小女子,可能因为爱,因为一种无望的爱,而只能"捕得"所爱者的影子,然后将其"腌"起来,将其"风"干,再留待自己"老的时候",以其"下酒".一连串的动词,施"暴"于人影,复又备念自己的老
作为幽灵的女性写作
作者: 吕约   来源: 诗选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幽灵   研究中心   女性意识   诗歌写作   吉祥物   女性诗歌   会议室   女性写作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描述: 这间会议室,四面墙壁上挂满了死去的男性大师的画像,我们在这里开一场关于“当代女性诗歌”的会议。墙上挂着这么多男人,死去的黄种男人、死去的“父亲”,这是打击女性写作,还是激励女性写作? 当代新诗研究中心成立仪式的第一个论坛,设置的主题是“当代女性诗歌”,这是否意味着女性诗歌是“当代新诗”的吉祥物?还是说它有辟邪的作用?吉祥物是不伤害人的,可爱的,面带微笑的,辟邪则是吓跑各路怪物的猛兽。不过还有另外一种吉祥物,它本来是猛兽,但脸上是挂着笑的。 对于中国文学与文化来说,“女性写作”是吉祥物还是怪兽,至今悬而未决
改写文学史
作者: 孙康宜   来源: 读书杂志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作家   女诗人   “经典化”   改写文学史   女性诗歌   “多样化”   女性形象   女性文学   朱淑真   男性文人  
描述: 改写文学史
传统选择呈现的当代风景
作者: 张中宇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社会   傅天琳   儿童诗歌   男女平等   女性角色   女权主义   母亲   女性诗歌   女性形象   现代女性  
描述: 传统选择呈现的当代风景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