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走不出“心狱”困惑的当代女性
作者: 王红旗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小说   精神解放   女性解放   女性文学   女性形象  
描述: 走不出“心狱”困惑的当代女性
二十世纪40年代女性文学形象之比较研究
作者: 杨剑   来源: 时代文学(双月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作家   女性作家   女性解放   女性文学   女性形象  
描述: 二十世纪40年代。男女作家在塑造现代女性形象时由于观察角度和性格及描写方式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如同是女性的坚执,男作家看来是自私、残忍,女作家看来则为对自我的尊重,对自由的尊重;同是女性对欲望的狂炽,男作家看来是淫荡,女作家看来则是自我生命成熟的标志,自我生命意识的张扬等。男作家的创作有一股郁结之气,女作家创作则让人感到世界荒凉。了解这些,对于人们进一步思考男权社会里女性处境、地位和命运不无启发意义。
《末路狂花》:死亡作为一种表达
作者: 李渝凤   王惠   来源: 世界文学评论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塞尔玛   露易丝   女性解放   疯狂   女性主义  
描述: 本文从女性主义的视角解读《末路狂花》这个电影文本,剖析其中所再现的与男性中心的叙事话语迥然不同的女性形象,并通过对片中引人关注的几个问题的探讨,引发对片中所展示的女性的声音、女性的情感、女性的追求以及女性的命运等问题的深层思考。
曹禺作品中女性解放道路之探索
作者: 欧阳霞   李广   来源: 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寻找男人”   社会学   作品   女性解放   曹禺  
描述: 曹禺塑造了许许多多的女性形象。他的创作激情和思想光芒 ,大都是从女性的不幸遭遇升腾起来的。妇女和两性是曹禺认识社会、透视历史的特殊审美视野。曹禺通过一系列女性人物的塑造 ,表现了只有改变不平等的男性社会 ,妇女才能真正获得解放
“玩偶”的误读:从娜拉出走到裘山山笔下女性的多元化选择
作者: 丁丽蓉   张广林   来源: 学习与探索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裘山山   娜拉   《玩偶之家》   女性解放   女性文学  
描述: 娜拉身后那一声"砰"的关门声,在西方社会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甚至被看做是妇女们的"独立宣言"。1918年《新青年》刊登了胡适等翻译的《玩偶之家》,从此开始了中国的"娜拉"们关于"出走"的探索。娜拉身后大门关闭的震响,意义并不仅仅在于出走——从家庭的逃离,更重要的是一种选择——自主的选择,即从外面将一扇门关闭,表明一种决绝的放弃,这是娜拉在清醒的思考后做出的选择。出走与回归,是不同的生存选择,任何选择都必然是不完美的。但是,有条件并且能够自主地做出选择,才是女性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和彻底的解放。
清末民初木版年画中女性形象的变化研究
作者: 陈佳   来源: 杭州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清末民初   外来文化   木版年画   女性解放   女性形象  
描述: 中国木版年画,是我国独特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它源于原始宗教,形成于宋代,至明清达到发展高峰,是民俗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之一。它反映了世俗生活状态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当时社会的经济、文化、民俗等息息相关,具有较高的史料和研究价值。清末民初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段特殊的历史时期,新旧制度在此交替、中西思想在此交融、社会的巨变影响到了世俗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这个历史转折期,中国女性的生存状态和社会角色也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转变。清末民初的木版年画中出现了大量的女性形象,她们的社会角色,服饰妆扮、精神面貌的变化为我们
中国现代女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变迁研究
作者: 朱顺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民族解放   文化反思   现代女性作家   女性解放   女性形象  
描述: 在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时期,中国社会正面临着新旧交替,由此引发了女性对自身身份的焦虑与不安。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在最先觉醒的男性知识分子的启蒙引导下女性再现自我的能力与权力得到了实践。这一语境决定了女性写作的双重性。在这一时期,女性知识分子迫切需要重整性别秩序来确认和男性之间的性别差异,于是,女性作家对自身形象的设定和想象,一方面囿于传统男权制社会的规约,必须压抑自己真实的生命需求和体验,按照时代主流话语的走向与节奏、迎合男性欲望来调节自己的写作,参与对于启蒙、革命、民族、国家等宏大叙事话语的构建,以此来分
女性解放的破产和对传统的回归:《白鹿原》女性形象及其文化意蕴分析
作者: 李法玲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化   女性解放   破产   女性形象   回归传统  
描述: 1997年12月19日陈忠实的《白鹿原》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一时畅销不衰,评论界也众说纷纭。《白鹿原》叙述了清朝末年至建国初期渭河平原约五十年变迁的雄奇史诗,展现了一轴中国农村斑斓多彩、触目惊心的长幅画卷。它描写了一个家族两代子孙为争夺白鹿原的统治代代斗争不已,上演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戏剧。这种戏剧有政治的,有经济的,有伦理道德的,也有婚姻爱情的。在这一系列论述中既塑造了白嘉轩、鹿子霖、黑娃、朱先生等男性代表,也描写了白灵、田小娥、仙草等一批栩栩如生的女性人物形象。在这些女性形象中,既有以白赵氏、吴仙草为代
波伏娃存在主义的女性思想研究
作者: 颜嘉楠   来源: 华侨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波伏娃   存在主义   《第二性》   女性主义思想   女性解放  
描述: 西蒙娜·德·波伏娃是法国二十世纪伟大的哲学家、文学家和女权主义者,作为萨特的终身伴侣,其思想深受萨特的影响。她写作范围很广,作品很多,其中论著《第二性》是其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在这部作品中,波伏娃从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哲学、历史、宗教、神话、文学等各个方面去探讨女性问题,沿着女性从童年到老年的生命发展轨迹,以各类女性(女同性恋、妓女、情妇、修女、职业妇女)为对象,探讨女性的个体发展史,研究她们的共同身心状况和生存处境,得出一个结论: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作为存在主义作家,波伏娃的女性主义思想
何处是归程:从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看女性解放的局限性
作者: 魏李娟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国现代女性文学   新女性   女性解放   现代女作家  
描述: 自“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妇女问题作为反封建反传统的有力工具不断被提及,女性解放受到广大民众特别是女性的关注。在“个性解放”、“人的解放”的大旗下,备受男权压抑和封建迫害的女性的命运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在这场启蒙文化大潮的激荡下,中国现代女性文学写作开始登上文学舞台,以陈衡哲、冰心、庐隐、冯沅君、凌淑华等为代表的第一代女作家,以及后来登上文坛的丁玲、萧红、苏青、张爱玲等现代女作家以其自觉的女性意识试图通过文学形式来倾吐、描述女性在历史变革面前和自身命运选择过程中所遭受的来自生活、生存层面上的真实感受。经历了
< 1 2 3 ... 13 14 15 ... 25 26 2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