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浅析《动物庄园》中的女性角色
作者: 易妹   来源: 文学界(理论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的描写   女性角色   母亲   妻子  
描述: 《动物庄园》是政治讽刺评论家乔治奥威尔的一本政治讽刺小说。文章从对母马紫苜宿,莫莉,鸡等为数不多的女性角色的描写中,从对日常生活,战争时期以及革命时期待女性角色描写中,分析不同的女性形象,并探讨其附带的感情色彩及其社会偏见。
浅析简·奥斯丁作品中的女性意识
作者: 吴可   来源: 边疆经济与文化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女性角色   婚姻爱情观   简.奥斯丁  
描述: 简·奥斯丁是18世纪末的杰出小说作家。她用敏锐的观察和细腻的笔触从不同侧面来描绘女性,从而形成了她关于女性的独特观念。她作品中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展示出了她独特的女性观念。作品在从现实社会中的女性角色,女性意识的觉醒,以及女性的婚姻爱情观等层面都体现了简·奥斯丁的女性意识。
关于中国民族歌剧“女性文化”的探讨
作者: 王方   来源: 江西蓝天学院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族歌剧   女性角色   女性文化  
描述: “性别文化”一直是艺术研究中的热点问题,20世纪中国民族歌剧以“女性文化”为主线,创作了许多经典的女性形象,成为中国歌剧独特的民族风格。中国民族歌剧“女性文化“的形成与中国传统文化和特定政治背景是分不开的,“女性文化“发展到今天依然是我国民族歌剧的“主流文化”,其文化内涵与政治话语权还需进一步发展。
从苦难和死亡中涅槃的“高贵灵魂”
作者: 夏仁娟   来源: 文教资料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毕淑敏作品   女性角色   “高贵灵魂”  
描述: 毕淑敏的小说对女性的关怀和解读有着独特的视角。本文通过整理毕淑敏小说中的几个典型女性形象,来分析其作品中的女性意识和女性价值。本文主要从女性的社会意识、母爱意识、灵魂救赎三个角度来进行解读
从苦难和死亡中涅槃的“高贵灵魂”——论毕淑敏作品中女性角色闪耀的“大爱光辉”
作者: 夏仁娟   来源: 文教资料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毕淑敏作品   女性角色   “高贵灵魂”  
描述: 毕淑敏的小说对女性的关怀和解读有着独特的视角。本文通过整理毕淑敏小说中的几个典型女性形象,来分析其作品中的女性意识和女性价值。本文主要从女性的社会意识、母爱意识、灵魂救赎三个角度来进行解读。
论《玫瑰门》中女性个体形象的消解和凸显
作者: 王萌萌   来源: 剑南文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玫瑰门》   消解   女性角色   凸显  
描述: 本文从铁凝的长篇小说<玫瑰门>中的女性形象的分析与阐释入手,重点解析了司猗纹、姑爸、竹西、苏眉四个角色的行为与心理,进而剖析人物所代表的性别特征的消解与凸显.提出女性的觉醒的必要性,女性应用女性特有的方式来表达生命.
弗罗斯特的丝绸帐篷之女性角色
作者: 徐静   来源: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角色   丝绸帐篷   弗罗斯特  
描述: 弗罗斯特的丝绸帐篷是一首颇具争议又具有独特魅力的英文诗歌。诗歌中的丝绸帐篷有人注解为女性形象。本文就从弗罗斯特的丝绸帐篷之女性角色这一角度出发,阐述了女性的家庭角色,社会角色及现代女性的姿态。
论《玫瑰门》中女性个体形象的消解和凸显
作者: 暂无 来源: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玫瑰门》   消解   女性角色   凸显  
描述: 本文从铁凝的长篇小说《玫瑰门》中的女性形象的分析与阐释入手,重点解析了司猗纹、姑爸、竹西、苏眉四个角色的行为与心理,进而剖析人物所代表的性别特征的消解与凸显。提出女性的觉醒的必要性,女性应用女性特有的方式来表达生命。
《聊斋志异》女性角色中的男权意识
作者: 刘华   来源: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角色   《聊斋志异》   男权意识   女性形象  
描述: 《聊斋志异》塑造的女性可分为三类:往返于幽冥仙界的花妖狐魅,家庭生活中的悍妒之妇和贤德之妇,巾帼不让须眉的才智之妇。她们分别作为落泊书生孤寂心灵的安慰者和苦难生活的拯救者、封建家庭德政的维护者,以及一种并未真正走向自主自立的"可敬"女性。通过分析,可以看出这些女性所背负的沉重的封建礼教的精神轭套——她们在总体上并未真正地展现出当时女性本真意义上的情感和欲望。
沉寂的世界:都柏林人中的女性角色分析
作者: 万欢   来源: 青年科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瘫痪   女性角色   边缘化   父系社会  
描述: 在詹姆斯·乔伊斯的著名作品《都柏林人》中,整篇小说几乎被男性角色所垄断。在强大的父系社会的压迫下,都柏林女性饱受禁锢之苦,难以逃脱被社会所忽视,所边缘化的宿命。本文运用女性主义批评方法,试图分析《都柏林人》中女性形象及其命运的根源,并从中揭示出爱尔兰民族的劣根性。
< 1 2 3 ... 6 7 8 ... 24 25 2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