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研究】搜索到相关结果 357 条
-
从性别的视角看美国的中国学研究
-
作者:
黄育馥
来源:
国外社会科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
中国学
女性研究
-
描述:
19世纪以来 ,美国女性中国学家不仅人数比例逐步上升 ,学术地位也逐步提高 ,已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随着世界对女性问题重视程度的增强 ,美国中国学家对女性问题的关注也有所增加。女性研究在美国中国学研究中已经争取到一席之地 ,并呈现出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学科的研究并重 ,对历史问题的研究与对现当代问题的研究并重 ,研究范围日益广泛和将女性研究向性别研究扩展的趋势。
-
城市女性的休闲质量
-
作者:
张乐
来源:
兰州学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研究
沿海城市
休闲
-
描述:
不同就业状况和经济实力影响着女性的休闲偏好,而这种偏好又决定着女性休闲内容的丰富程度以及她们对休闲资源的使用频率等休闲质量指标的高低。这种源自生活境遇的休闲差距应该在不断促进两性平等提高女性社会经济地位的基础上用提倡差异化休闲的方式加以改善。
-
我国妇女遭受家庭暴力的原因研究综述
-
作者:
谢小琴
王小丁
来源:
文史博览(理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权益
女性研究
家庭暴力
-
描述:
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妇女遭受家庭暴力已成为公众与学者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近十年的相关研究认为,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是妇女遭受家庭暴力的历史文化原因,经济收入的不平衡是致使妇女遭受家庭暴力的经济原因,法制不健全是妇女遭受家庭暴力的社会原因,社会、个体心理因素影响是妇女遭受家庭暴力的心理原因,妇女身体的性别差异是其遭受家庭暴力的生物学原因。
-
民俗文化视野中的女性研究
-
作者:
易小松
来源: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民俗文化
女性研究
民俗文化
-
描述:
作者认为以古今贯通的视野,从民众的观念系统来研究女性问题是很有意义的.在中国历史上,上层文化和中下层文化表现出来的女性观往往有截然不同之处,而在长期的学术研究几乎没有女性的话语,因此换一种眼光,研究民俗文化视野中的女性很有必要.本文从生命起源领悟女性的纯真本质,从历史发展思考女性地位的起伏,从日常生活描述女性的生存状态,从自我意识探索女性的发展前景,多方面地,层层深入地展现了在民俗文化视域中女性研究的特色和优势.特别呼吁当今女性在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中认识自我,发现真我,以积极的姿态去传承、享用、创建女性民
-
女性学刊的概念及其发展
-
作者:
曲雯
来源: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理论
学术刊物
女性学刊
女性研究
-
描述:
女性学刊有其自己的概念、基本属性和个性;中国的女性学刊有独特的兴起的时代背景和三个阶段的创办历程,它们从刊物定位与宗旨、数量与质量、管理方面展示了成长进步。
-
当下中国女性文化研究模式解析
-
作者:
张炜
来源:
唐山学院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政治地位
男女平等
女性研究
性别权利
-
描述:
主要从西方女权主义的性别思考、中国传统社会的女性归属、女性文化抒写的激进意识、女性人生修养的专门指导等国内女性研究的四种走向,来分析当下女性研究的现状和不足,据此对女性文化进行实践意义上的理性反思.
-
农村婚姻消费变迁中女性地位及作用探究
-
作者:
张洁
来源:
学理论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婚姻消费
女性研究
农村
-
描述:
文章在田野调查所获得资料的基础上,从农村婚姻消费变迁的视角,探究女性在家庭、社会中的地位转变,及其在婚姻消费变迁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
“红色娘子军”形象塑造中的女性叙述
-
作者:
罗长青
来源: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红色娘子军
女性研究
文学传播
女性解放
-
描述:
从文学叙述传播的角度看,原"女子军特务连"的女性群体既没有真正成为叙述主体,也没有真正成为叙述客体,而是反讽性地成为失语"沉默大多数"。"红色经典"与"红色旅游"的兴起,她们开始受到媒体的重新关注,但是,这并不是说媒体就开始关注她们的故事本身,也不能说明她们能够讲述自己的故事,她们的故事原本就是别人讲述出来,如今她们也仍然是在讲述别人讲述过的故事。
-
性别研究的根结在哲学
-
作者:
寇征
邵华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研究
根结
哲学思维
中国本土
-
描述:
性别研究的根结在哲学。从"人类文化"到"女性视角"再到"社会性别"研究,实际上是哲学思维方式的转变;历史上形成的社会性别观念源于文化哲学的构建,主要是传统的"阴阳"、"尊卑"、"高下"的哲学二分思维定势使然。要想彻底改变不合理的性别制度必须首先从根本上改变哲学思维的偏差,从中国本土的哲学文化中寻找改变的契机。
-
难以救赎的人生——《十八春》女性命运的透视
-
作者:
覃文珍
来源:
社会科学研究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十八春》
张爱玲
女性研究
女性文学
-
描述:
张爱玲《十八春》中体现出来的中国现代女性命运主要表现为 :经济上或精神上的不独立 ,使女性作为男人的依附而存在 ;她们由于相似的生存境遇和利益争夺而互不相容 ;她们追求幸福 ,但命运却是悲剧性的。这些构成了张爱玲本人女性观的重要内容。
<
1
2
3
...
5
6
7
...
34
35
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