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大众传媒与首都大学生性别观念的发展”调研报告
作者: 张敬婕   来源: 浙江学刊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媒塑造   女性气质   价值实现   女性形象  
描述: 本文以作者对北京市十所高校进行的主题为大众传媒与大学生性别观念的发展的调研框架为主体,依凭社会性别理论、文化批判理论以及传播学理论,根据媒介形态指标、两性形象指标、两性角色指标、两性关系指标和性别观念评价指标,分别从大众传媒塑造的女性形象和女性气质、大众传媒塑造的‘时尚美’、大众传媒反映出男女两性价值实现之差异这三个方面,考察了大众传媒环境与大学生通过行为所表现出的性别观念之间的复杂关系和普遍特征.
思考与展望:透过波伏娃的小说与理论期待两性和谐关系的实现
作者: 辛宁   来源: 东京文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存状态   女性气质   平等   和谐  
描述: 本文主要通过对小说<名士风流>中安娜、波尔两个女性形象的分析,以及波伏娃自身的一些情感经历、心路历程的深层探究,指出了女性追求独立、自由、平等的先决条件.其中,强调了教育在女性气质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对女性应有的生存状态--真正的平等、自由,达到与男性和谐相处这种状态做了展望.
消费社会下电视媒体的女性话语建构的得与失
作者: 李冰   来源: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众文化   时尚节目   消费社会   女性气质  
描述: 文章通过分析明确了时尚类女性节目负担着重新建构新女性形象的重任。同时,提出了媒体应该改进时尚类节目,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应该内外兼修,构建女性气质。
性别角色与父权制专制下的女性悲剧
作者: 张丽   郭蕊   来源: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女性气质   女性主义   性别角色  
描述: 通过对王熙凤和斯佳丽这两位具有女性意识的女性人物进行对比分析,指出她们都是婚姻上的失败者,原因是她们都对父权制所建构的性别角色观念进行了反抗,并从女性主义的视角揭示了导致她们婚姻失败的根源,即父权制社会构建的社会性别结构与普遍存在的男性权力中心的结合。
本土女性写作与西方女性主义的话语裂隙
作者: 顾晓玲   来源: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身体写作   话语裂隙   女性气质   女性文学  
描述: 女性主义理论在本土化过程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它对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女性写作具有强势的推动力量,然而外来的话语资源与本土的现实语境之间具有难以弥合的裂隙。文章从女性主义的女性气质、女性文学、身体写作等系列范畴的情形入手,揭示了本土现实语境中当代女性写作对女性主义话语的种种误读或疏离处境。
时尚杂志的女性论述——以《世界时装之苑——ELLE》为个案
作者: 刘芳   来源: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时装   时尚杂志   女性气质   中产阶级   女性形象  
描述: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伴随着中国的新一轮市场开放、经济增长以及中国社会的分化分层,与西方合作的女性时尚杂志迅速而广泛地吸引了一大批年轻白领女性,成为她们以形象、时尚、消费获致女性性别认同和阶层认同的教科书。时尚杂志对女性角色的呈现,对女性气质、服装与身体的形塑与改造,是通过女性性别技术和中产阶级身份的教科书两个关键隐喻进行的;时尚杂志通过服装等身体技术,本质化了男女的性别人格,掩蔽并再生产社会不平等、性别不平等。
大众传媒与首都大学生性别观念的发展
作者: 张敬婕   来源: 教育科学文摘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首都   女性气质   大学生   大众传媒   性别观念   女性形象   敏感性  
描述: 大众传媒塑造的女性形象和女性气质 1.45.78%(26.04%+19.74%)的受访大学生对于反对任何形式的刻板塑造具有一定的敏感性
女性身份的多重性与流动性
作者: 杨昕   来源: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身份   女性气质   流动身份   《盲刺客》   女性邪恶行为   分裂的主体性  
描述: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是加拿大著名的小说家、诗人、文学评论家,也是当今国际文坛声誉卓著之人。她的小说因其思想内涵上的深广性和艺术手法的多样性,受到学术界的极大关注。她于2000年出版的第十部小说《盲刺客》,摘取了英语文学的最高奖项布克奖的桂冠。作为阿特伍德的巅峰之作,该书虽备受学者推崇,却鲜有深入的批评研究。阿特伍德一向不吝展现她作为一名女性作家的自觉性,她的大部分作品刻画了女性在男权社会中面临的困境与惶惑,对自我身份的选择与探索。在《盲刺客》这样一本由女性书写女性、女性作为体验者的小说中,阿特伍德运用嵌套叙
《欲望号街车》中布兰奇的仿同心理
作者: 傅铮   来源: 山东文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独立性   女性气质   自我   南方淑女   父母   南方传统   弗洛伊德   超我   女性形象   心理  
描述: 一、导语二战后崛起的美国剧作家田纳西·威廉斯在《欲望号街车》中塑造了被誉为美国舞台上最好的女性形象荡妇布兰奇,剧评家布鲁克斯·阿特金森赞美该剧为具有几乎使人难以忍受的悲剧性。本文试图根据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分析布兰奇的心理发展过程,探讨女性的仿同心理对个人性格形成与命运发展的影响。
男性气概的百年变迁
作者: 程东金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告   娱乐   女性气质   北大西洋   官方意识形态   爱情故事   现代传媒   泰坦尼克号   女性形象   男性  
描述: 1978年后,新的两性形象的塑造,主要不是来自官方意识形态,而是来自商业(广告)、现代传媒和娱乐工业由贵族流入民间由于那部著名的电影,泰坦尼克号的海难对许多中国人来说并不显陌生。其实,那场灾难除了是个爱情故事,还是一个男性气概的故事。在1912年4月15日那个冰冷的北大西洋寒夜中,百分之七十四的女性乘客逃生,而百分之八十的男性乘客,则丧了命。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