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服饰】搜索到相关结果 17 条
-
通草水彩画中的广府女性服饰特征
-
作者:
孙恩乐
王静
孙壹琴
来源:
纺织导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居室生活
水彩画
广州
官宦
色彩
女性服饰
贵族
女性形象
通草
民间
-
描述:
广州外销通草水彩画作为近代中国的外销艺术品之一,具有十分重要的艺术价值与史料价值。本文从通草水彩画中典型的女性形象着手,对广府地区贵族女性和民间女性两大阶层的女性服饰特点进行了解读,归纳和提炼了18—19世纪广府地区女性服饰共性的艺术特征。
-
浅析月份牌中的女性服饰设计
-
作者:
肖敏敏
来源:
美术界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近代中国
中国文化
服饰文化
服装设计师
女性服饰
发展演变
新女性
女性形象
服饰设计
影响与制约
-
描述:
月份牌是新女性展示其时代风采的窗口,服装设计是女性形象的重要特征。月份牌在广为流传的同时,也传播了现代都市的审美趣味。女性服饰在服饰的发展演变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爱美的天性使妇女对美好事物有敏锐的捕捉能力,创造出绝美的服饰艺术。同时,女性的服饰也受到封建礼教、伦理道德观念以及民族风俗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因此,通过对女性服饰文化的解读有利于我们了解历史,更好的传承中国文化。一、研究背景
-
唐代绘画作品中女性服饰的"开放性"及其渊源
-
作者:
黎冰颖
来源:
美术界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绘画作品
开放
女性服饰
唐代
渊源
艺术形象
女性形象
审美内涵
-
描述:
当绘画的历史图卷翻开在唐代这一章节时,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地大物博、雄强大气的画面.与此同时,绘画中的女性形象也表现出一种雍容华贵、心宽体胖的艺术形象,绘厕作品中的女性服饰也显示出了一种独特的魅力和与众不同的审美内涵.
-
清末民初女性妆饰的变迁
-
作者:
罗苏文
来源:
史林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点石斋画报》
清末民初
化妆品
女性妆饰
竹枝词
女性消费
女学生
女性服饰
女性形象
上海女性
-
描述:
清末民初女性妆饰的变迁罗苏文女性之容姿与妆饰被列入审美范畴,是人类社会一种古老的文化现象。对女性容姿美的认定视角,对妆饰手段的运用,往往因种族、民族生存的自然环境、文明演进的阶段不同而各具特点。在中国古代社会,对女性容姿美的认定和女性妆饰的取舍变迁中...
-
女性服饰(下)——“女性化特征”评审标准如何确定
-
作者:
渡边澄子
余刚
来源:
国外纺织技术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化特征
评审标准
式样
因子分析
服装
因子组
女学生
女性服饰
因子负荷量
女性形象
-
描述:
一、绪言随着男女社会职能、职业意识和价值观念转变的现代人是如何在服饰上定义“女性化”这一概念的呢?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代表女性形象的概念,如太太、小姐、女士、亲
-
《红楼梦》中的裙子
-
作者:
斯
来源:
宁波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回写
形象的塑造
《红楼梦》
刘姥姥
贾宝玉
女性服饰
人物个性
曹雪芹
林黛玉
时代女性
-
描述:
《红楼梦》是以女性为主要描写对象的,除了第一主人公贾宝玉之外,曹雪芹把他最精美的笔墨都用于女性形象的塑造;在塑造女性服饰形象时,精心描写了多种多样的裙子。但曹雪芹又没有像李汝珍写《镜花缘》下半部那样把灯谜的各种知识都塞进作品,而完全是为塑造人物形象、凸现人物个性服务的。试举几例如下:
-
刘宋文人诗之女性题材研究
-
作者:
陈春丽
来源:
湖北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士族文人
两种角度
文人诗
政治文化环境
研究对象
山水
女性服饰
女性题材
中心主题
刘宋时期
政权更迭
女性形象
生活现实
雅俗合流
诗歌创作
文学思潮
社会风气
齐梁宫体诗
诗运转关
政治取向
-
描述:
刘宋文人诗之女性题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