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文学】搜索到相关结果 15 条
-
“五四”女性文学中“爱”的话语
-
作者:
谢海平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爱的话语
女性文学
-
描述:
从冰心开始,“五四”女性作家笔下的爱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冰心所表现的是广义的带有抽象色彩的爱,包括母爱、自然之爱、儿童之爱,她希望通过爱来改变世界;冯沅君笔下的爱则是一种矛盾冲突,集中表现为对母亲的爱与情人的爱的两难选择;而到了丁玲,爱则还原为两性之间的爱,而这种爱又失去了早期女性文学中作为信仰的这种神圣意义,而变得真实,而且也表现了对爱的质疑。从爱的话语的演变可以清晰地看到“五四”女性作家女性意识的逐渐觉醒的过程。
-
论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主题
-
作者:
吴春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
主题
女性文学
-
描述:
中国女性文学作为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一部分,它的主题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和反叛性,从初始的女性与社会,女性与革命拓展到了对人的本质、女性的生存状态、女性自身内省和生命意义等开放性、多元化、多角度的哲学反思,其欣欣向荣的发展状态,为中国文学的发展增添了很多亮彩.
-
世俗化时代的身份变异——当代女性文学中母亲形象的一种写作方式
-
作者:
李秀金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母亲形象
身份变异
世俗化时代
女性文学
-
描述:
1990年代以来的世俗化潮流极大影响了包括女性文学在内的当代文学写作。女性文学写作对女性重要角色——母亲身份的质疑与反思,成为引人注目的文学现象,彰显出女性写作的独特意义。对母亲欲望化情感的书写和母女情感的去魅是女性文学写作的两种重要叙事策略,由此实现了母亲形象的世俗化还原,动摇、冲击着男权话语的权力结构。
-
20世纪“十七年”时期女性文学的尴尬处境
-
作者:
王传满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十七年”时期
女性意识
政治夹缝
女性文学
-
描述:
“十七年”时期的文学给人的印象是英雄的文本、革命的文本、无性的文本,所以作为文学一翼的女性文学始终没有被另提别论,以至有人认为“十七年”不存在女性意义上的文学。通过戒除对“女性文学”作过于狭隘的理解,充分考虑“十七年”女性文学特定的历史和现实语境,我们方可发现,“十七年”女性文学一定程度上仍然在对社会生活和女性生活的文学表现中,或隐或显地融入了女性的性别意识和审美经验。与此同时,我们也应正视它所内蕴的女性主体意识明显缺失的不足。
-
20世纪90年代女性文学与女性解放
-
作者:
段金花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私人化写作
女性解放
女性文学
-
描述:
20世纪90年代“新生代”女作家多写个人生活与自我生存体验,企图以此对抗男性社会,建构起与众不同的女性话语空间。但这种私人化写作本身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极有可能成为某些人追逐经济利益的工具,从而进一步强化女人“第二性”的地位。
-
20世纪90年代女性文学的文化姿态
-
作者:
刘希云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与世抗辩
私人化写作
自审意识
女性文学
-
描述:
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20世纪90年代的女性文学一改往日的温情与浪漫,呈现一种深刻的自审意识和与世抗辩的文化姿态,另外也以风格鲜明的私人化写作表现出对意识形态中心话语的颠覆。这些变化显示了进入20世纪90年代女性意识的深化,蕴涵着女作家们与时俱进的文化思考。
-
台湾新女性主义文学创作述略
-
作者:
于倩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女性文学
新女性主义文学
-
描述:
20世纪60年代以后,台湾的女权运动蓬勃发展起来,台湾的新女性主义文学创作也随之而兴盛。台湾的新女性主义文学创作充分探索了当时女性如何正确地进行自我定位,如何自我发展完善,也探讨一些与女性权利、命运、地位密切相关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传统女性悲剧命运的根源,为她们树立起崭新的女性观念,并为新时期的女性指明了正确的人生道路。
-
梁启超的女性文学与女性情感观
-
作者:
刘洪艳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情感
梁启超
新人格
新民
女性文学
-
描述:
梁启超在19与20世纪之交至五四时期对民权与女权运动提倡与鼓吹的同时,也热心于对女性文学与女性情感的研究与张扬。其专论女性文学和女性情感一节文字,努力通过对古代文学中这类诗词曲文的分析研究,传递出其男女平等与尊重女性的现代观念,体现了他力图促进近现代女性文学和女性情感的健康发展之宗旨。这是现代启蒙思想运动中不可多得的专题性文字。尽管其个别观点与见解不无商榷之处,然而其整体思想和诉愿,今天看来仍有很好的参鉴价值,值得汲取和发扬。
-
困惑·探求·超越·——近年来女性文学的发展与嬗变
-
作者:
宋晓英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子汉
女作家
口述实录文学
自我渲泄
张洁
题材
爱情
视境
女性文学
女性形象
-
描述:
十年来女性文学不断地发展和变化。由情绪型的“自我渲泄”,经历了寻求“爱的权利”,“寻找男子汉”,“寻找自我价值”等曲折的过程,终归于理性的“超越自我”,在题材上不断拓宽,认识上不断升华,创作风格由单纯的“纤丽婉约”发展为丰富多姿,这是新时代女作家们不断努力的结果。
-
女性文学的拓深之作—— 读毕淑敏的《女人之约》
-
作者:
郝月梅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毕淑敏
拓深
内心深处
女性价值
伦理道德观念
女强人
女性文学
高级知识
女性形象
短篇小说
-
描述:
近年来,能够引人情感共鸣的短篇小说委实罕见,而北京女作家毕淑敏的《女人之约》则与众不同.该小说发表于《青年文学》1992年第8期,被评论界公认为该年度最优秀的短篇小说。 《女人之约》是纯粹的女性文学:女人写,写女人。毕淑敏以女性的观察把握方式以及女性的敏感和细腻,在小说中为我们讲叙了一个震荡人心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两个耐人寻味的女性。 郁容秋是“厂里最美丽的女人”,她“很妖媚,是那种眼睛能抛出绊马索的女人”,外号“大篷车”。郁容秋虽然风流,和许多男人好,但内心深处却向往一种凭自己的本事挣来的自尊.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