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试析《默市》中对“私”的超越
作者: 王先科   来源: 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默市》   幻想性   津岛佑子   女性文学  
描述: 在小说《默市》中,人物和时间等设定与作者津岛佑子本身的年谱基本上是重合的。这篇取材于日常生活、以与作者几乎是等身大的人物为主人公的小说,笼罩着一层私小说的色彩,但在写作手法上,津岛却通过强烈的幻想性和和理想化的虚构性最终勾勒出与私小说截然不同的私。这种私不但超越了作者自身的真实,也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私小说。
简论中国当代女性文学中女性的角色定位——以铁凝、池莉的创作为例
作者: 冯庆华   来源: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对抗   传统   定位   女性文学   异性  
描述: 在对新时期几部具有明显女性主体意识小说分析的基础上,从与传统的对抗、对异性的两种姿态及如何自我定位等几个角度对小说中的女性形象进行了论述。
反叛与平衡:评《简·爱》和《呼啸山庄》中的女性呼声
作者: 李有华   来源: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简.爱》   女性意识   女权主义   《呼啸山庄》   女性文学  
描述: 《简.爱》通过女主人公简.爱与罗切斯特之间的曲折的爱情故事,塑造了一个不屈服世俗压力、独立自主、积极进取的女性形象,冲击了男性中心社会的妇女观念,较早地表现了女性意识的觉醒和觉醒女性的抗争。而《呼啸山庄》的女主人公凯瑟琳.恩萧追求真我,挑战父权制湮没女性身份的家庭天使观念,为在文化教育、伦理道德和婚姻上摆脱父权制不惜以死抗争。从夏洛蒂.勃朗特和艾米莉.勃朗特的著作中,分析女性在社会上的地位和她们渴望自由的呼声。
女性文学创作的典范——苏青《结婚十年》评析
作者: 尹小艳   来源: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苏青   《结婚十年》   独立人格   世俗   女性文学  
描述: 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上海沦陷区,苏青的小说别具一格。她不厌其烦地细致描摹琐碎繁杂的世俗生活,毫无顾忌地大胆展示新旧交葛的矛盾心理,曲折徘徊地辛苦追求坚强自尊的独立人格,在不经意间又折射出社会环境的迅猛变更,可谓女性文学创作中的经典。
现代性语境申建构网络“生态女性文学”
作者: 陈凤珍   王玉华   潘爱军   来源: 邢台学院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网络文学   女性意识   生态精神   女性文学   生态批评  
描述: 随着网络的兴起,网络女性文学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但是目前网络女性文学却处于良莠纷呈、鱼龙混杂的状态,呈现出一种复杂混乱的女性精神风貌,而这样的精神现状是不利于人类发展的。从分析网络女性文学的创作误区及文化症候入手,对女性文学精神生态进行重新思考,探讨网络女性文学的未来走向,强调网络女性文学创作者应树立和谐的生态创作理念,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中畸形恋爱心理初探
作者: 杨大为   来源: 文教资料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畸形恋爱心理   自恋   恋父   同性恋   女性文学  
描述: 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中的畸形恋爱心理主要包括三个类型:恋父、同性恋和自恋。恋父是父权阴影下女性的成长瓶颈;同性恋是败局注定的逃避与反抗;自恋是女性在孤独困境中的绝望宣泄。三者有着共同的深层社会根源——男权文化。女性畸形恋爱的书写是对男权制社会和男性中心本位意识的控诉。
从五四时期的女性文学看五四女作家的女性意识
作者: 罗璐   项婕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自觉   五四女作家   自我意识   五四时期   女性文学  
描述: 对于女性而言,人性的争取首先在于主体意识的觉醒。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道德、伦理的彻底否定,动摇着中国数千年封建统治的根基,拉开了由传统走向现代的序幕。
女性主义迷宫的镜像突围——浅论徐坤的女性写作
作者: 张利红   来源: 黑龙江社会科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作家   女性写作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   徐坤  
描述: 徐坤是一位颇有个性的新锐女作家。她以颠覆男权中心的勇猛和审视女性内心世界的睿智创作出了一大批"铿锵力作";同时,又不乏在大众社会的日常生活场景中深切地体察职业女性种种际遇的"温情佳作",充分表达出了她作为女权主义者的理性沉思和人文关怀。然而,纵观徐坤带有"突围式"的女性写作,却不见对乡村女性的关注,实为遗憾。
人生何得一双卿:论清代女词人贺双卿
作者: 郑雅匀   来源: 文教资料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封建礼教   女性意识   清代女性词人群体   文字倾诉   女性文学  
描述: 细数中国历代才女,无不命运多舛,这其中能够有幸将诗文流传下来的只能是少数,所谓封建礼教吃人,其实最深受其害的还是要算女人。女性天赋感觉敏锐,善于捕捉微妙的情感,其作品最能直指灵魂深处,理应占得艺术领域一半江山,可惜在古代,封建礼教无情地压制了一个个天才女性,在古代某些特别保守的地方,禁止女人学习一切文化,但是中国古代那些勇敢的敏感聪慧的女性,还是用她们自己的才情倔强地在洁白的纸上留下属于自己的声音,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种独特的中国女性文字符号体系。而其中,清代的女性词人群体,尤为引人注目。贺双卿,虽出身卑
新时期女性文本中的女性形象嬗变
作者: 余敏   来源: 延安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新时期   嬗变轨迹   女性文学   女性形象   嬗变形态  
描述: 20世纪70年代末,主流意识形态控制的松动使女性、女性文学终于从性别与时代的夹缝中抽身而出,浮出了历史地表。承继了“五四”时期女性文学宣扬的女性“自我”意识,新时期女作家大胆抒发压抑了近半个世纪的个性苦闷,以自己特有的书写方法与思考维度,对于传统写作中男性权力话语统治下女性形象的定规进行了大胆修正,建立了全新的当代女性书写坐标系。新时期女性文本中女性形象的嬗变反映了女性意识在社会历史领域的演化历程,女性意识经历了性别的复苏、性的自觉与渴求、颠覆父权与母系寻求的失落、重构性别话语四个流变阶段。在此过程中女作
< 1 2 3 ... 7 8 9 ... 11 12 1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