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新时期以来文学语言转型研究
作者: 付玉梅   来源: 科技创业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格局   文学语言   女性文学   转型  
描述: 中国文学发展至今,其文学的语言状况是深值得我们探讨的一个问题.也就是在这段岁月里,随着国家政治经济体制的不断改良,文学的语言也发生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变化,从而永远的留下了社会历史文化变革的烙印,是当代文学变化的重要历史见证.
《最蓝的眼睛》作品赏析
作者: 董姝雯   来源: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最蓝的眼睛   象征   黑人文学   女性文学  
描述: 托尼·莫里森的作品《最蓝的眼睛》描述额一个黑人女孩为渴求一双百人所拥有的蓝眼睛而经历的悲惨遭遇。莫里森细腻地描写了黑人的不同命运及他们的屈辱生活,同事描述了生活在暗无天日的阶层的认门的命运和屈辱,让人们感到一种彻骨之痛,看到了一条模糊的朦胧若雾的艰辛的求生的路径。本文对《最蓝的眼睛》中描述的黑人女性进行分析,解释了黑人妇女在长期种族歧视以及性别歧视下价值观与审美观发啥变异过程以及这种变异对黑人妇女造成的精神上以及心理上的影响。对进一步了解美国黑人文学动态,研究当今美国文坛黑人女作家群体极具现实意义。
从反抗到冷漠女性意识觉醒后的苍凉:《浮出历史地表》的另种解读
作者: 吴丹丹   来源: 大观周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社会   压抑   女性文学  
描述: 本文以社会历史发展为大背景,从社会心理、个人性别意识形态发展的角度,对孟悦、戴锦华的《浮出历史地表》进行系统解构.探寻造成中国女性被压抑、奴役的艰难困境的社会和历史的原因,让人们更进一步地了解中国女性所处的挣扎与迷惘的境况。
谢道韫生卒年补正
作者: 曾彩华   来源: 柳州师专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卒年   谢道韫   女性文学  
描述: 谢道韫既身居女性文学史之要位,其生卒年却一直悬而未决,本文钩稽各方史料,认为谢道韫当生于咸康元年(335年)左右,卒于义熙元年(405年)或之后。
“女性”与“民族”的双声话语
作者: 陈晓娴   来源: 经济研究导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运用   性别视角   女性文学  
描述: 女性文学课程教学中“性别视角”的运用要做到:了解女性批评话语产生的历史语境;突出性别视角、强调女性自审意识;注意“性别视角”运用的综合性,避免“女性主义”的偏执性。
浅谈日本古代女性的自我意识:读《蜻蛉日记》
作者: 金桂玲   来源: 黑龙江科技信息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我意识   藤原道纲之母   爱情   女性文学  
描述: 日本平安时代(794-1192),女性文学盛行,特别像日记、随笔等带有自省精神的创作形式成为表达人们内心世界的一种新的文学形式。从10世纪末期到11世纪中期,日本的女性文学创作异常活跃。特别是藤原道纲之母所创作的《蜻蛉日记》,被誉为日本女性日记文学的先驱。描写了其20余年的经历,表达了对丈夫的不满及追求自我意识的精神。
评《觉醒》的女性主义思想特点
作者: 单雪梅   来源: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我意识   女性主义思想特点   女性文学   人物形象  
描述: 凯特·肖班的《觉醒》是美国文学中女性文学的经典。本文从小说的人物形象入手 ,通过分析主人公与同性与异性的关系和她的自我意识从萌发、增强到窒息的过程 ,阐述该小说揭露的社会现实和所体现的女性主义特点 ,探讨《觉醒》在当时社会和现代语境中的重要意义
新时期女性文学思潮概论
作者: 吴艳华   来源: 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时期   人学立场   女性意识   女性文学  
描述: "女性文学"的界定依据应为是否具有女性主体意识.因此,女性文学专指女作家创作的体现自觉而成熟的女性意识的反映女性生活、情感与体验的现代文本.女性文学在新时期主要是伴随着思想解放运动和文学中"人"的意识的自学以及女权主义理论的引进和本土女性文学批评的活跃而产生并逐渐形成高潮.新时期女性文学所走过的是由"人"的自觉到"女人"的自觉与强化.成熟的女性文学应该纳入人学理论框架中去思考与创作,它所提供的应该是女性自身和人类的双重信息,性别意识淡化与超越应该是女性文学的一种进步.
行走在边缘
作者: 暂无 来源: 当代小说(下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窘境   身体写作   消费文化   女性文学  
描述: 五四文学革命为我国文学的发展创造了一个空前活跃的文化氛围,最初的女性文学开始萌芽。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改革开放政策,使得我国经济文化呈现开放宽松的格局,西方的女性主义理论译介到国内,对我国的女性文学有较深的影响。90年代,随着商业进程的全球化,中国女性文学一度出现了高潮,令人们欣慰的同时,女性文学也走入了一种令人担忧的窘境,也引发了人们深层的思考。
世纪之交中国女性文学研究略论
作者: 乔以钢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世纪之交   女性文学   研究  
描述: 世纪之交的中国女性文学研究 ,在实践、探索中走向丰富和深邃。所取得的新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多维理论视野的初步建立 ;二是本领域基本概念的辨析和理论资源的清理 ;三是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动态把握及其本土适用性的探询 ;四是百年来中国女性文学创作实践的探讨 ;五是女性文学的学科建设。
< 1 2 3 ... 76 77 78 ... 282 283 28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