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浅析“蕉园诗社”研究现状
作者: 毕岸   来源: 北方文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蕉园诗社   研究现状   女性文学  
描述: 近几年,蕉园诗社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对近二十年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客观的梳理,从而帮助了解蕉园诗社的研究现状,对今后的研究加以创新。
张洁作品研究综述
作者: 杨骥   刘瑜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洁   综述   文学研究   女性文学  
描述: 作为我国迄今为止唯一两次夺得茅盾文学奖的“文学女士”,也作为我国首位囊括短篇小说、中篇小说、长篇小说三项国家大奖的作家,对张洁文学作品的研究历来是我国当代文学研究的重点。本文拟从历时性与共时性两个角度出发,探究张洁文学作品研究现状及缺失。
从《江南女性别集》看清代江南闺秀的文学偶像
作者: 王郦玉   来源: 科教文汇(中旬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清代   江南地区   女性文学  
描述: 在清代的江南地区,部分闺秀开始从事诗、词、文章的创作,她们也用自己的笔触表达了对于前代文人的仰慕和崇敬,并将他们视作自己的"文学偶像"。本文旨在梳理、分析闺秀们对前代文人的评价和看法,了解她们对于文学史和文学人物的见解与看法,进而剖析其中折射出来的清代江南女性的文学观。
殖民地时空下的女性文学景观:1931—1945年伪满文坛女作家群落考述
作者: 王劲松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伪满洲国   女作家群落   女性文学   文坛状况  
描述: 长达十四年的日本殖民统治下的伪满文坛涌现一大批女作家,呈现出特殊的文学形态。日占初期,满洲地下党培养的左翼女作家萧红和白朗坚持进步文学创作,为日后流亡关内成为抗战文学的主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日占中后期,新进女作家以新文学创作表现女性的觉醒。受战时体制下伪满国策的影响和渗透,一些新进女作家的时局作品起到了粉饰作用。
当代女性文学研究综述——以出版著作为中心
作者: 肖敏   来源: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研究综述   当代   女性文学  
描述: 女性文学创作和女性文学研究一直是近十年来学界的热点话题,取得了相当成就,同时也被多方误解,论文以三个阶段为线索,梳理了自新时期以来的当代女性文学研究的成果和现状,试图论述当代女性文学研究内在的发展线索和规律,为这门学科的建设提供某些可供借鉴的资料。
失意崩溃肆意流淌,温柔倔强悄然润泽——观伊蕾《独居女人的卧室》
作者: 罗雅馨   来源: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独居女人的卧室》   女性文学   伊蕾  
描述: 本文从《独居女人的卧室》出发,参考女性文学研究的相关观点,把每首诗品鉴再将这14首诗歌串联融合,透过整体感受诗人背后的挣扎纠结与细腻情愫。诗人的歇斯底里与坚韧相辅相成,诗人愁怨依赖与积极独立的对立,其实也是古代深闺怨妇与现代新女性双重形象的矛盾。这些冲突并非金戈铁马式的冷冰,而是女性在对待爱情时内心的缱绻鲜活与真实灵动。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女性文学批评回顾
作者: 毕红霞   来源: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   批评的批评  
描述: 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三个时期产生了相对集中的对女性文学批评进行的批评,即1986年、1989年前后和1995年至今。这些批评包括总体上对女性文学批评的评价、以批评主体为出发点的分析、对批评方法和理论的反思以及针对具体问题的探讨。尤其1995年以后,反思西方女性主义批评对国内女性文学批评负面影响的评论增多,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出女性文学批评面临的困境。批评家们也在积极寻求问题的解决途径。但我们不可因此忽视国内女性文学批评在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和实践影响下取得的成绩。
柯伦泰的女权主义小说
作者: 陈方   来源: 外国文学研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权主义   柯伦泰   俄罗斯文学   女性文学  
描述: 柯伦泰可以被视为19世纪末至20年代中期俄苏生活中最独特、最显赫的女性,她的文学创作也是20世纪俄罗斯文学和世界女权主义文学中的重要现象之一。本文试图简要地回顾柯伦泰的文学创作起因及过程,对她的《瓦西里萨·马雷金娜》、《三代人的爱》、《姐妹》以及《大爱》等代表作进行解读,并归纳其文学创作的女权主义主题及其表达方式和文学史影响。
论中国古代女性创作中的“悲观”意识
作者: 康素娟   来源: 人文杂志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悲观意识   封建礼制   女性文学  
描述: 中国古代女性创作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枝奇葩,虽然其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处于弱势地位,但作用却不容忽视。而这些作品,总是以忧患、哀怨为基调,感伤特质明显,悲观意识浓厚。本文对这些作品的悲观意识表现进行了分析,进而找出其产生的原因。
本土策略与方法:文学专业(方向)中妇女/性别学科建设与发展
作者: 荒林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   女性文学   学科建设   性别  
描述: 改革开放30年来,女性文学创作始终呈现繁荣景象,文学方向研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就是妇女/性别视角已经引入传统的文学教学系统,“女性文学”已经进入了高等教育的“体制内”,本土特色的文学专业(方向)中妇女/性别学科建设已经呈现自己特色,本文从课程开设、研究方法、教材建设三方面探讨文学专业(方向)中妇女/性别学科建设与发展现状及未来走向。
< 1 2 3 ... 59 60 61 ... 282 283 28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