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文学】搜索到相关结果 2840 条
-
论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主题
-
作者:
吴春
来源: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
主题
女性文学
-
描述:
试对中国女性文学的主题进行梳理,指出在多元化的文学主题中,呈现女性作家在创作上表现出来的主体意识的苏醒及作品试验性的突围,从而展现中国女性高扬的现代精神。
-
中国古代女性文学特点当议
-
作者:
陈开梅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思想内容
女性文学
创作主体
-
描述:
初步研究古代女性文学的两大特点:一是创作主体由前期的贵族才女、官妇到后期的文学世家,创作格调高雅清婉;二是思想内容由前期的“闺怨”题材到后期明清时期的表现女性意识和追求个性解放、男女平等的理想,具有进步意义。
-
论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主题
-
作者:
吴春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
主题
女性文学
-
描述:
中国女性文学作为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一部分,它的主题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和反叛性,从初始的女性与社会,女性与革命拓展到了对人的本质、女性的生存状态、女性自身内省和生命意义等开放性、多元化、多角度的哲学反思,其欣欣向荣的发展状态,为中国文学的发展增添了很多亮彩.
-
试论《凡墙都是门》里女性生存困境体现
-
作者:
胡恩
来源:
读书文摘(青年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归属感
生存困境
女性文学
不安全感
-
描述:
陈染是90年代女性作者中具有典型女性主义特征私语化倾向的代表,她对女性经验的描写具有多种阐释的可能性,书中既是女性的欲望故事,也再现了女性的生存困境。《凡墙都是门》是她的一篇具有代表性的小说,作品深层次地反应了当代女性及女性文学的生存困境。
-
论宋代女性文学的审美空间
-
作者:
舒红霞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空间
宋代
幽闭
女性文学
-
描述:
宋代女性文学审美空间狭小、幽深而封闭,文学创作意象大多集中在闺房之内,呈现出以闺房为轴心向外辐射的空间结构模式.这既反映了审美主体特定空间内管中窥豹的审美特征,又再现了她们内心深处对幽闭空间交织的爱恋与厌弃的矛盾情绪.幽闭空间给宋代女作家认识外部世界带来局限,然而她们通过闺阁门窗这只特殊的心灵"眼睛",观察和认识着她们生存的世界,感受着女性独有的痛苦的审美体验.
-
现代文化引领下维吾尔族当代女性的现代意识——论维吾尔文长篇小说《我也有爱的权利》
-
作者:
晁正蓉
古丽鲜·拜斯尔
来源:
昌吉学院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意识
维吾尔族
女性文学
-
描述:
当代维吾尔族女作家莎吉旦·苏来曼是一位具有现代意识和女性意识的女性,长篇力作《我也有爱的权利》无论在情节的构思,叙述方法的选择还是民族风格的表现等方面都称得上是维吾尔当代女性文学中一部成功之作。作品语言平实、叙述流畅,充满民族气息。
-
对当代女性文学的质疑
-
作者:
张苑
来源: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问题
质疑
女性文学
-
描述:
我国女性文学的觉醒是当代女性文学发展的一个终极结果。而隐喻其中的现实问题,又很深刻地揭露了女性文学的另外一个超越了创作本身的边缘,凌驾于创作之上,女性文学所需要反映的深层次的社会问题、生命问题、性爱问题,似乎更加集中在一个自说自话的范畴。
-
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新女性主义形象简析:以《傲慢与偏见》为例
-
作者:
徐如秀
来源:
当代青年(下半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婚姻
话语权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
-
描述:
女性主义最初是指以女性简单生活经验为来源的意识,随着社会发展成长为新兴思潮。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广泛实践,女性渴望摆脱男权压迫和传统约束,最终明确自身存在价值、重拾平等权利。女性文学是实践女性主义的有效工具。本文基于第一次英国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变革,同时结合简?奥斯汀代表作《傲慢与偏见》,论述该小说是重拾女性话语权的伟大实践,塑造了个性鲜明的新女性主义形象,瓦解着传统的男性文学权威。
-
“女性王国”的建构与崩塌——论日本女性杂志《女人艺术》
-
作者:
李炜
来源:
日本问题研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王国
《女人艺术》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
-
描述:
《女人艺术》是1928年7月由长谷川时雨创刊的综合文艺杂志,由于从编辑到撰稿人全部为女性而被评论界批判为“女性王国”。这个“女性王国”的建构,不仅为昭和初期的女性作家提供了发表的平台,将林芙美子等一批新人推上文坛,同时也为日本女性在政治及文化领域争取权利提供了言说的舞台,在昭和文学史及昭和女性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如若围绕《女人艺术》上登载的评论文章及文学作品等主线透视“女性王国”从建构到崩塌的整个历程,不仅可以从中管窥到昭和初期日本女性的精神诉求及社会追求,同时还能勾勒出当时日本女性主义的发展路径。
-
浅析新时期文学中“女性乌托邦”的构建
-
作者:
冯琰倬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时期文学
构建
女性文学
女性乌托邦
-
描述:
新时期文学中构建“女性乌托邦”的这一思想深受西方文学及女性主义社会思潮的影响,但也有着自己所独有的特征。“女性乌托邦”的构建对于当代女性极为重要,但是其中也蕴含着无法完全实现的悲剧,但也不能忽视构建“女性乌托邦”的在当代社会中的审美价值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