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语料库文体学视角下《喜福会》的N词语块分析
作者: 张晓燕   来源: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华裔女作家   语料库文体学   N词语块   女性文学  
描述: 语块研究已成为语料库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以语料库软件获取华裔女性小说《喜福会》作品中的语块,主要研究其中高频的三词、四词、五词、六词语块,并进行搭配同现分析,探讨其女性主义特征,及其在小说文本风格和人物塑造中的作用。
有“性”无“爱”与无“信”有“哀”——探析木子美式网络女性私人写作之沉沦
作者: 陈凯丽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木子美”现象   身体写作   情色话语   女性文学  
描述: 木子美现象一度在网络飙红,木子美脱衣舞式的私人写作引发了网络评论的难分难解,性爱是众口难调的东西,做爱是人性苦笑的叛逆。女性作家的性爱书写沉沦于欲望话语是理性的缺失,同时也是人性的放纵。用身体挑战男权文化,其中有着复杂的文化含义与隐秘的话语关系。
清代徽州女诗人汪嫈的生平创作及其文化分析
作者: 吕菲   来源: 黄山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徽州文化   汪嫈   清代才媛   女性文学  
描述: 通过对清代徽州女诗人汪嫈生平及文学创作的文化分析可以看出清代社会对女性才能的肯定以及才媛文化繁荣的主要特征。同时汪嫈可以视作传统闺秀一派的代表,在她身上也体现出徽州地域文化的重要影响。
《玩偶之家》 的女权主义解读
作者: 李一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我依附   女性文学   自我觉醒  
描述: "娜拉"是易卜生创造出的让人们对女性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的一个人物,根据"娜拉"在不断的心理变化的过程中,逐渐的让人们意识到女性不是附属品,女性不再是一味的依附别人而活,要认知到要让人们意识与解放女性的自我价值,能够使之女性得到自我精神和人格的独立.
十七年女性文学的叙事策略
作者: 甘红幸   来源: 云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叙事策略   十七年文学   女性文学  
描述: “十七年”文学(1949年-1966年)是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特殊政治氛围中形成的,带着浓郁的时代特征,因而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显得尤为特殊。对这一时期的文学,评论者早已习惯了站在政治角度去审视、去评判,但到了文学批评呈现多角度、多样化的今天,笔者认为应该用新的视角对“十七年”女性文学进行新的解读,所以从性别的维度对“十七年”文学重审的同时也将打破长久以来人们对这一时期“男女平等”的虚构。“本文将以‘性别’为立足点,把‘十七年’女性作家写就的小说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叙事学、话语研究、性别理论和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等
近现代女性期刊性别叙事研究
作者: 杜若松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性别叙事   近现代女性期刊   媒介传播   女性文学  
描述: 近现代女性期刊是中国纸质媒介现代化进程中的独特产物,它受滋养于中国现代化传媒工业生产的形成和职业化媒体人的出现,缔胎于中国女性独立解放运动的风云际会,在近现代中国历史文化进程的各个时期,都能看到其参与运动思潮、引领都市文化舆论的痕迹,也因此具有极高的史料文献价值和认识挖掘潜能。随着现代女性文学的学术热点上移,女性文学发端期的资料整理与史实挖掘成为女性文学研究领域的一大突破点,以此介入女性性别史、社会文化史、女性文学史研究成为性别研究的途径路向。但因近现代女性期刊资料繁杂、汗牛充栋,因此学界对此的研究存在单
消费文化语境下的新世纪女性文学
作者: 黄瑞娇   来源: 河北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新世纪   消费文化   女性文学  
描述: 本论文主要就新世纪以来女性文学与消费文化的关系展开论述。进入消费社会以来,消费文化语境渗透到文学内部导致了文学机制的重大转变,女性文学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消费文化的影响。在新的世纪,女作家们在20世纪90年代的基础之上,又与消费文化语境下的市场和大众传媒形成不同程度的互动,使女性文学的作家视角、叙述形态和传播方式发生了新的变化。本文首先对消费文化及其在中国的发展进行了概述,并阐述了消费文化与女性文学之间的关系。在此背景下,论述了消费文化语境下女性文学在都市形态、青春形态、网络形态和底层形态中的多元发展,以及
女性文学在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的应用探讨——以张爱玲的《金锁记》为例
作者: 杨琳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对外汉语教学   女性意识   《金锁记》   女性文学  
描述: 本论文旨在探讨对外汉语文化课教学如何透过小说解读认识中国文化这一问题。论文通过对张爱玲小说《金锁记》的教学,让第二语言习得者对中国新时期女性文学中的女性意识有所认识。论文主要有以下内容:一、简析中国新文学时期作品中的女性文学、女性意识,并分析女性意识引入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意义;二、通过《金锁记》教案设计,分析小说中人物所代表的新旧交替时期的女性意识与觉醒的矛盾,同时与西方女性意识作对比,了解二者的不同;三、对有关中国新时期女性文学中的女性意识教学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做出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方案,提供有关对外汉
清代女性咏史诗研究
作者: 王丹丽   来源: 南昌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清代   咏史诗   女性文学  
描述: 目前可见最早的女性咏史诗见于晋代,经历唐宋元明而未有大的进展,进行咏史诗创作的女性屈指可数。然至清代,女性咏史诗坛面貌大变,内容取材广泛、艺术特色丰富,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看都远超前代。女诗人在咏史诗中叙述历史、抒发情怀,大胆地指点政史、评议得失,呈现出与传统所认为的女性文学“阴柔”、“内敛”特点不同的风貌。本文从创作发展历程、热点主题及意义、艺术特色三个方面对清代女性咏史诗进行研究。将其创作历程分为三个阶段:顺治至雍正时期为兴起期,乾隆至嘉庆为繁盛期,道光至光绪为成熟期。对咏史诗中主要的吟咏对象进行分类
论《礼拜六》刊载的女性文学
作者: 侯运华   来源: 秋瑾、徐自华、吴芝瑛、吕碧城暨近代女性文学高层论坛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存在状态   《礼拜六》   艺术创新   女性文学  
描述: 《礼拜六》共刊载41位女作家83篇作品,以小说为主,多为悲剧。这批小说集中描写民初知识女性的存在状态,对其人生轨迹、复杂婚恋观、辍学嫁人现象进行描绘,并剖析其成因;对女性向往彼岸、出家为尼现象的展示,对其自立、自为的描写与其姐妹情谊的刻画,凸显出女性寻求人生出路、释放现实压力的努力。众多女性作家艺术创新的努力,无论是心理描写、场面描写,还是复合文本、复调叙事的建构,抑或是片断组合、倒叙、象征等手法
< 1 2 3 ... 5 6 7 8 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