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文学】搜索到相关结果 94 条
-
中国女性的自我赋权与女性主义的发展困境
-
作者:
王萌
来源:
参花(下)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个人主义文化
中国女性主义
集体主义文化
女性文学
-
描述:
父权制对于女性的统治压迫,是母系社会之后人类历史上具有普遍性的历史事件,就此意义上说,西方女性主义给我们带来了一个观察事物的崭新视角,中国女性主义由此出发对于中国历史文本中男权意识的揭示确发人深省。但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历史及现代民族国家的发展过程都不尽相同,将西方特定历史阶段的女性主义理论普遍化,并由此评判中国历史,这样很容易陷入殖民主义的陷井,从而遮蔽第三世界中国女性的真正处境。在这里,中国女性主义构成了一个足资分析的文本。
-
从《厨房》来看吉本芭娜娜的文学世界
-
作者:
邹洁
来源:
速读(中旬)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孤独
死亡
女性文学
-
描述:
吉本芭娜娜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日本文坛上新崛起的一位青年女作家。自处女作《厨房》问世以来,她的每部小说都在日本引起轰动,甚至出现了“芭娜娜”现象。本文以《厨房》为中心,立足于小说的核心--死亡与孤独,试图揭示吉本文学世界的本质与魅力。
-
生存与守望:试论中国古代女性尺牍的创作心态
-
作者:
陈宏
来源: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心态
守望
尺牍
女性文学
-
描述:
在中国尺牍文学史上,女性尺牍颇为寂寥。试从女性作家尺牍的创作心态考察入手,就文本中体现出来的守望、寻觅等生存姿态和心理进行分析,揭示了守望情结对中国古代女性的情感体验和尺牍创作心态中所起的作用。同时以男性作家创作心态为参照,认为中国古代女性尺牍创作既是出于自我心理平衡的需要,也是为了满足男性的需要,归根到底是因为她们缺乏生存的自主意识。
-
尘世间的女人花:莫言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
作者:
杨欢
来源:
广西民族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莫言
母爱情结
女性形象
女性文学
-
描述:
莫言长于塑造独特的女性形象,他从一个男性作家的角度出发,显示出一个男性作家的开阔视野和深度思考。莫言的作品以独特的笔触描写女性世界,反映女性的挣扎与苦难,深切关注女性命运,并着力探究女性形象与地域文化的关系,为女性主义建构提供了深刻、独特的文本价值,创造了有力的、有内涵的历史深度。本论文将通过分析莫言小说《丰乳肥臀》、《檀香刑》、《蛙》、《红高粱》、《白狗秋千架》中的女性人物形象,研究莫言作品所构筑的独特的女性王国,所描绘的女性生存状态,所展示的女性伟大的思想状态、所揭露的女性所遭受的迫害与不平等待遇。本
-
莫言笔下的女性形象研究
-
作者:
吴婉君
来源:
贵州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莫言
性别批评
女性文学
-
描述:
从1985年《透明的红萝卜》发表以来,莫言的文学创作就开始受到文坛的重视,特别是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发,使我国当代文学再次进入大众的关注视野,这是无疑是莫言带给中国文坛最重大的积极影响。莫言执笔耕耘三十年来,产量颇丰,在其众多的小说中,女性形象的魅力尤为突出,但以女性文学作为主体的研究评论仍待丰富与补充。本文重在梳理莫言众多小说中各式各样的女性形象,并以类别划分:第一章主要阐述“母亲”这一形象在莫言作品中的描写与定位,以长篇大作《丰乳肥臀》作为第一部分的研究对象,第二部分集中阐述莫言其他作品中的母亲
-
新时期女性文学中“恋父情结”研究
-
作者:
张韵雅
来源:
安徽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新时期
人性
恋父情结
女性文学
-
描述:
弗洛伊德紧接着“恋母情结”后提出了“恋父情结”的概念,但长久以来却被“恋母情结”遮蔽。古今中外对文学的“恋母情结”研究阐释甚多,但是对“恋父情结”关注较少。在浩瀚漫长的文学发展历程中不乏“恋父情结”作品。外国文学中有索福克勒斯《厄勒克特拉》、简·奥斯丁《爱玛》和《傲慢与偏见》等。在中国文学中最突出表现在女性文学的两次创作高潮中:第一次女性文学创作高潮是在“五四时期”,女性作家恋父情结突出的作品有苏青的《朦胧月》,到四十年代有张爱玲的《心经》、《茉莉香片》;随着新时期文学的发展,女性文学创作高涨迎来了第二次
-
魏晋南北朝女性文学之审美文化研究
-
作者:
孙睿迪
来源:
河北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
审美
女性文学
-
描述:
魏晋南北朝,上承秦汉,下启隋唐,是我国由统一走向分裂,又由分裂归于统一的重要过渡时期。这一时期,战乱频发,政权的更替、民族矛盾与文化的碰撞使得经学中衰,礼乐崩坏,魏晋之际玄学盛行以及佛、道的传播,共同影响了这一时期个性解放思潮的萌发,文学也随之呈现多样化及自觉化的繁荣局面。在这样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女性的主体意识也开始从封建礼教中疏离出来,呈现出一定程度的觉醒。这种觉醒表现在文学中,即女性审美意识的复苏。这一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女性作家,她们开始用自己的眼去关照现实生活,关照女性自身际遇,并将这种相对独立的审
-
《林下词选》研究
-
作者:
段晗胭
来源:
浙江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林下词选》
女性文学
性别差异
选词学
-
描述:
《林下词选》是现存第一部女性词选专集,由康熙年间吴江地区文人周铭编撰,收录了自宋至清众多女作家的词作,与明代以来女性文学繁荣、女性作品总集大量编撰的趋势一脉相承。本文主要通过考证兼分析文本的方式,着重从文献学及选词学角度较为系统地对《林下词选》进行深入探析。文献学方面由外围资料入手探讨了词选的版本与选源及疏漏情况,选词学方面从词选文本内容出发分析了词选的编撰宗旨及体例、选词标准、评点及小传等问题。结合明末清初女性文学繁荣的背景,从编撰者性别差异方面比较《林下词选》与同时代女性王端淑编撰的词选集《名媛诗纬初
-
吉皮乌斯戏剧研究
-
作者:
张文琪
来源: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吉皮乌斯
俄国白银时代戏剧
宗教思想
女性文学
-
描述:
季娜伊达·尼古拉耶夫娜·吉皮乌斯(1869—1945)——俄罗斯白银时代文学时期著名的女诗人、戏剧家、文学批评家。作为象征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如果不是按照创作的规模,而是依据那些鼓舞创作的鲜明思想和坚定的原则来评判,半个多世纪以来她当数俄罗斯最重要的作家之列。不论是从俄国象征主义戏剧的角度,还是从白银时代女性文学的角度,吉皮乌斯的贡献都是不可磨灭的。通过对白银时代戏剧特别是象征主义戏剧的研究,我们不但能从戏剧角度更好地剖析俄国白银时代文学的艺
-
华严小说新论
-
作者:
林黛嫚
来源:
世新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作家
新论
华严
女性文学
-
描述:
身為一個女性作家,華嚴往往因其男女情愛的情節主軸,而被歸類為羅曼史、言情小說,但實際上,華嚴從1961年的《智慧的燈》到2001年的《出牆紅杏》這四十年寫作生涯所創作的二十部小說作品,不僅在地域上涵蓋了中國與台灣,更在時代上跨越了一九三0、四0年代的現代中國,與一九五0年代以迄九0年代的現代台灣,華嚴的小說不只是單純書寫愛情,描繪兒女情長,而是更多地探討與中國女性傳統意識相關的家庭場域與親情。和華嚴同時期的女作家林海音、張潄菡、郭良蕙、瓊瑤等第一代渡海來台女作家,她們出身背景接近,但是她們在台灣小說發展史
<
1
2
3
...
5
6
7
...
8
9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