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在矛盾中踟躇盼待
作者: 潘艳   来源: 考试周刊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害怕爱情   马克希·万德   女性文学   东德文学  
描述: 《害怕爱情》是前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作家马克希·万德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创作的作品。文章从文本出发具体分析了作品的内容,对主人公的心理状态作了多层面的剖析,最后从女性文学的角度对作品主题进行了挖掘。
从海男的《裸露》看中国当代女性写作的困惑
作者: 吴芸芳   来源: 南昌高专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的文学   裸露   困惑   女性文学  
描述: 中国当代女性文学进入九十年代后经历了一次发展的高潮阶段。但是仍然是倍受评论界和男性话语中心的非议和抵制。文章通过海男的小说《裸露》来探讨当代女性写作的困惑,从裸露的出发点、男性对裸露的摧毁以及裸露的终点三个方面来探究女性写作遭遇尴尬的深层原因,并指出一条人的文学的发展方向。
评李子云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特色——读评论集《净化人的心灵》
作者: 侯燕   来源: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李子云   批评   特色   女性文学  
描述: 李子云女性文学批评的风格别具特色,她以一种女性所特有的视角和感受评述批评对象,表述方式既不同于深奥生涩使人难以接受的理论说教,又无片面呆板之类语言,而是批评家同作家及读者所进行的一种真诚、亲切的文学谈话,在娓娓而谈中,将宏观考察与微观分析恰当结合,对作家与作品做出了公正且具有启悟性的评价。
以“现代女性意识”解读“让女人回家”
作者: 周艳丽   来源: 殷都学刊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文学   性别意识   女性  
描述: 让女人回家原本是经济学家为缓解劳动力过剩提出的一个观点,却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同,特别是女大学生们,为何在人类社会日益走向文明、开放的今天,在妇女为自身的解放奋斗了近百年后,却又出现这种文明倒退的现象呢?究其因有三:一、传统性别意识仍然桎梏着人们的思想;二、相对于男性,女性的性格特点,更适宜于家庭;三、女性,正在双重压力的夹缝中背负重荷前行。
论《故事新编》中女性意识的强化
作者: 李敏霞   来源: 语文学刊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解放   女性意识   女性文学   男权主义  
描述: 《故事新编》的创作历时13年,集中了鲁迅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价值体系的深邃思考。鲁迅力图站在现代女性的立场,重新审视以男权主义为中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在对妇女问题的重新思考里包含激进的鲁迅对历史的重新建构和重新呈现,也构成历史与现实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对话和交流,从而为妇女问题的探讨提供现代性的意识形态。《故事新编》中的妇女形象,正在走着觉醒、反抗、独立、解放的现代女性道路。女性的现代意识的确立,才是真正的妇女解放道路。对女性主体意识的逐渐强化,使我们在《故事新编》中看到一种超越传统的、具有后现代思维的全新的历史
论20世纪90年代女性都市小说中的影像叙事
作者: 程箐   来源: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影像叙事   女性文学   都市小说  
描述: 20世纪90年代女性都市小说受到文坛内外的广泛关注,这与女作家们确立了与阅读市场相匹配的叙事策略有密切的关系。女作家们在创作小说时,把蒙太奇结构、场景的迅速切割转换、空间造型意识、视听效果的意象呈现等大量影像叙事手法运用其中,有效地开拓了中国小说的传统叙事空间,并让影视传媒及读者对她们的小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影像叙事在给女性都市写作带来巨大的商业利益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蚕食了文本的深度想像空间,损失了作品的思想内涵。这是女作家们要超越自我时所不容忽视的。
Brief summary regarding contemporary Chinese feminine literature
作者: LIU   Feng   hui   来源: 美中外语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   现代文学   女性文学   文学研究  
描述: Brief summary regarding contemporary Chinese feminine literature
十九世纪英国女性文学中的女性意识解读
作者: 曹嘉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小说   女性意识   女性文学   英国女性文学  
描述: 19世纪是英国文学史中一个群星璀璨、名家辈出的时代。尤其在女性小说领域,大批女作家竞相涌现,一度打破传统文学中男性一统天下的局面。其中较有影响的代表女作家有简·奥斯丁、勃朗特姐妹、盖斯凯尔夫人和乔治·艾略特。她们笔锋犀利,言语睿智,刻画的众多女性形象一反男性作家笔下的温驯柔弱、多愁善感的天使模式,表现出女性坚强、独立和自信的一面,从而体现出强烈的女性意识。本文试图从她们作品中的女性意识这一角度出发,深入探讨这一作家群的女性意识在历史纵向上的一个演变过程。 全文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探讨19世纪英国女性小
英格博格巴赫曼对女性主义文学的文学理解
作者: 严霁帆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巴赫曼   女性文学   文学理解和实践   二十世纪德语文学  
描述: 西方女权主义思想主要产生于18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期间。19世纪后半页,西方兴起了第一次大规模的妇女运动,历时约70年。进入20世纪六七十年代,女权运动又掀起了浪潮。 第一次浪潮中以争取妇女的权益和参政意识为中心,同时强调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变革不同性。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妇女运动则将重点转向了妇女的“经历”以及男女两性在性别上的差异,其基调是消除两性差别,并把这种差别视为造成女性对男性从属地位的基础。女性主义文学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是西方女权运动的产物,其宗旨是,不仅试图搞清楚与父辈及其社会政治
明代妓女词人研究
作者: 欧阳珍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明词   妓女词人   女性文学  
描述: 明代妓女词人研究是学界相对陌生又颇具研究价值的一个课题。 本文在全面考察明代妓女词人生平、创作的基础上,着重论述其词创作的内容倾向和艺术风貌,并选取几个代表性词人作重点研究,以期拓展明词,乃至明代文学和中国女性文学的研究视野。 全文共分四部分加以梳理与论述。 绪论,简单介绍唐宋以来妓女词人的创作情况、明代妓女词人研究的选题价值以及研究历史和现状,介绍本论文的基本思路与主要观点。 第一部分总体介绍明代妓女词人的基本情况、主要特征,并探索其繁盛原因。之前的明代妓
< 1 2 3 ... 5 6 7 ... 11 12 13
Rss订阅